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卷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命题实践方面,对能力及其考查都已经深入到一定程度。在历史教学中重视能力的培养,才能避免使学生成为背书的机器。怎样提高能力呢?笔者仅就通过深化教材提高能力方面谈几点想法。为什么要深化教材呢?历史本来是丰富多彩的,但现行历史教材由于受课时的限制,教材本身无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不可能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探讨,只能是点到为止。教材犹如压缩饼干。教师如果照本宣科,教起来必然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也是兴趣索然。不少学校的学生认为:“我们最喜欢历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呢?我在历史课中,进行了“读、评、练”的教学实验。我的做法是:把一堂课分为学生精读教材,学生和教师讲评历史现象和事件,学生复习巩固与练习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精读教材。首先由教师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后,立即出示本节的“阅读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看似简单的教育格言,实践起来却是一件特别不容易做到的事.要学生在“死板”的历史课上“动”起来,更谈何容易呢?作为一名历史学科的教师,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同样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不是强迫地去“喂”给学生,而应该是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给学生自己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历史呢?历史导学案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中学历史学案导学就是一盏这样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灯.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历史教材中,运用数字揭示历史情况的地方很多,如:人数、垦田数、赔款数、军队数等。教学时,如果老师照本宣科,泛泛讲述,学生听起来无味,容易产生厌倦感,影响教学质量。怎样教“活”历史课上的数字呢?下面谈谈个人的浅见: 1.如教学《大航海家郑和》一课,郑和  相似文献   

5.
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如教师对教材掌握的娴熟,教法得当,教学经验的丰富,等等。但是,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觉得最关重要的还是对于历史课的教学任务如何理解的问题,也即是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问题。谁都承认,中学历史教学任务包括着向学生传授基本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智能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但是,在怎样理解这些教学任务的本身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如有的同志认为,传授历史知识只是一种手段,历史课的中心任务或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智能,这就不仅降低了历史课传授基本知识的任务,而且把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也从历史课中或多或少的抹煞了。由于有这些看法,于是有的同志在上课时,就只是着  相似文献   

6.
一位中学校长说:“我们学校的历史课不考试了,个别老师就觉得历史这门课没啥教头了,学生也问学历史有啥用处。我反过来问他们学物理化学有啥用处,他们说学了物理化学能造机器、造原子弹。我说历史是社会科学,学了能造出精神的原子弹。”对,校长的回答是对的。学生学了历史课,不考试只是减轻了学生课业的负担,怎么能减免掉老师教好历史课的严肃的职责呢? 我们应该通过历史课的教学使中学生获  相似文献   

7.
历史课是一门政治思想性很强的课程,这是由于历史科学本身具有特定的政治思想内容所决定的。历史教学的实践证明,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可行的。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请教于同行。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利用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国本国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什么是爱国主义?按照列宁的说法:“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最深厚”的感情不是生而有之,不会自然产生,而是靠诱发,靠教育,靠培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贯穿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中华民族历史上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及高考、中考的影响,长期以来,历史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初中历史课,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有些学校没有历史教师就让其他专业的教师代替,有些学校则不开设历史课;有些教师也认为历史课是一门讲故事、哄学生开心的课,只要学生爱上就行,学到没学到知识无所谓;大多数学生则认为历史课不是必考课,学不学无所谓,有些学生甚至产生“厌烦历史”的现象。如何使“厌烦历史”的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如何使学生在历史课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要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  相似文献   

9.
李有选 《科学教育》2006,12(6):38-39
“历史新课程避免了专业化的倾向,克服以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也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转变传统的“枯燥”历史课堂为生动有趣的“互动”课堂呢?笔者从以下几个看点来谈谈激活课堂教学的体会:1看点一:情景述说——表述历史“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社,从当前历史教学的实际状况出发,开展关于“上好一堂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的讨论,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这对提高历史教师的认识与教学业务水平,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其现实的积极意义。上好一堂历史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问题复杂,牵涉面广,认识很不一致。看了讨论文章,得到一些启发,也谈点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上好一堂课,选择适当的良好的教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方法的选择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令特点出发。在这个问题上我想与林丙义、李克毅两同志对“一讲到底”的教法问题进行商讨。“满堂灌”的教法是否定的。“一讲到底”的教法好不好呢?我认为是不太好的。因为它是成人化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课,是中学生整个文化知识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上好历史课有助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增强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但是,有些学生却对历史课不甚重视,处于上课听听,考试背背念念的状态.造成这一状态除去其它原因外,历史教学本身不甚得法亦是原因之一.本学期在初三历史教学中,我对历史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摸索,主要是扣紧教材,讲练结合.现将初步体会概述于后.一扣紧教材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历史教学是否具有教育功能?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有哪些作用?这是深化历史教育改革必需解决的课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几点想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具有教育功能 初中历史课是初中全面打基础的课程之一。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第一,通过学习人类历史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人从历史课教学的角度,谈谈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体会。一、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要途径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由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引以为自豪的史实,向学生展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比如:林则徐虎门硝烟;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宝贵浴血抗日;谭嗣同甘洒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课中联系现实是加强历史教学思想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正当教育部发出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的同时,“历史教学”来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是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我们愿根据自己教学上的体会谈一谈我们的看法。历史课中联系现实的目的是什么呢?(一)凯洛夫最近答我国”教师报”记者问中说:“政治思想教育首先应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这一点必须加以肯定。这就是要求教师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教材,从事物发展过程中来解释各种现象,通过教材的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一门课,首先应该使学生喜欢这门课,在中学生的头脑中,生动形象的东西仍占激起其大脑兴奋的主导地位,这种心理特点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兴趣的培养。历史课枯燥乏味的东西比较多,如果不调动他们的兴趣,历史课上起来,就会让人感到困乏,也就谈不上学好这门课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是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够照本宣科,要对教材做适当的处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课堂效果。构成教学过程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媒介作用,使得学生与教材之间取得了联系。教材本身是“死”的,固定不变的,而学生是“活”的,教材和学生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只有解决和处理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才能在学生和教材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最佳方法就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恰到好处地把固定不变的教材变得“活”起来。使教材的单一性与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相统一,使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相吻合。这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下面浅谈一下活化物理教材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入门教学的特点 从教材上看,小学历史课属历史常识,给学生讲述的只是中外历史上的某些历史事件,如”武王伐纣”、“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攻克巴士底狱”等和某些历史人物,如”大教育家孔子”、“马克思和恩格斯”等。教材给予学生的只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某些“点”。初中历史课则不同了,它要较系统地讲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无所不包,无不涉猎。历史是世界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只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就会让学生增加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喜欢上历史课,让历史课“热”起来。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开发学生智能。“教”要为“学”服务,“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怎样教学生学历史呢?近几年来,我是这样探索的。(一)教学生搜集有关历史资料。开学的第一节历史课,我就向学生介绍本册学习内容,动员学生结合教材有意识地搜集资料。我把搜集的资料卡片展示给学生,并证明搜集资料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学会积累知识的方法。例如,我出示选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经过的卡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什么呢?尽管收到了不少投稿,但没有一篇尽如人  相似文献   

20.
“快乐教学”主要是运用直观、激励、操作等刺激手段,创设富有兴趣魅力的教学情境,稳定学生注意进而激励学生产生愉快的心境去学习新知识。如何把这种教学运用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快乐教学”教历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