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标对平面镜成像部分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学习过程,课标作出了强制性要求。即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来学习.中考对平面镜成像的考查为“经历”以上的层次.这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经历知识探究和领悟过程,发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生必做物理实验之一.对比多个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发现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只进行平面镜垂直水平桌面这一情况的实验探究,而对于平面镜与水平桌面不垂直的情况并没有提及.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经常遇到平面镜与水平桌面不垂直的情况,很多学生无从下手.本文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器材进行改进,完善实验方案,突破学生错误的前认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叶鹏松 《物理教师》2007,28(10):25-25
1提出问题因为平板玻璃既能反射光,又可透光,所以许多初中物理教材常选用它替代平面镜去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如苏科版、沪科版8年级物理教科书.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甚至教师因此而产生一种认识,即以为平面镜不透光,用它就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事实果真如此吗?2实验探究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尝试直接用平面镜进行实验探究,最终不仅找出了平面镜中像的位置,而且还成功验证了物像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及时纠正了某些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认识.下面分别介绍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的两种基本…  相似文献   

4.
1、很小的平面镜也能形成完整的物体的像 无论镜子的大小如何,都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等大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由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眼睛逆着反射光线的延长线观察到的虚像,所以无论镜子多小,只要整个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能射到镜面上,就能从镜中观察到物体完整的像,只是当镜子小时观察者需离镜子近些,镜子大时观察者可离镜子远些,例如从便携的小镜里,可以看到整栋的楼房。  相似文献   

5.
杨戈 《物理之友》2022,(12):16-18
以“平面镜成像”教学为例,探索让学生真正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途径,使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6.
平面镜成像是几何光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视场、观察区、像的亮度以及镜面的有效利用范围四个问题,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来,但在各类试题中经常出现,为此,本文结合例题对这四个问题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小块玻璃板在生活中常常被人们肖成废物,但是在物理实验中却可将其变废为宝.本介绍它在物理实验中的几个具体应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讨平面镜成像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莲 《物理教师》2002,23(7):36-37
平面镜成的像通常都是虚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但是 ,平面镜是否可以成实像呢 ?而且像是不是都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呢 ?本文就这两个问题作一探讨 .1 平面镜的像与物体的大小“不相同”吗 ?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一课中 ,往往有学生会问这样的问题 :当人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时 ,镜中的像的大小会发生变化 ,而人的大小并无改变 ,怎能说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呢 ?生活中确实有这种现象 :当人远离平面镜时 ,看到的像会变小 ,走近平面镜时 ,看到的像会变大 .难道课本知识与上述现象相矛盾吗 ?大家知道 ,…  相似文献   

9.
1 材料准备长宽约为 5 5cm、 39cm的长方形木板一块 ,35cm、 2 0cm的长方形薄玻璃板一块 ,木棒三根 ,学生用改正液一瓶 ,深色油漆。2 制作方法2 1 长方形木板中线处垂直固定能让玻璃板插入或抽出的固定架 ,且能当提手用。图 12 2 上深色油漆。2 3 用改正液在木板上画线 (玻璃与板面接触处画一条线、该线的垂线及等距离处的短线。)如图 1所示。2 4 固定架中插入玻璃板即可使用。3 教具优点3 1 减轻了教师准备及演示实验过程中的负担。3 2 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 ,易于操作 ,安全可靠。3 3 平面镜成像特点———垂直、等距、等大 ,…  相似文献   

10.
如何做好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是使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关键。教材中利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和玻璃板设计的演示实验,虽简便易行,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可见瞍差。特别是在天气晴朗、环境光线比较强的条件下,实验效果欠佳;二是可视范围小。不能多角度地展示给不同方位的学生观察;三是物像重合不理想。由于受火焰晃动、蜡烛燃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造成物像不能完全重合;四是物像位置不易确定。由于蜡烛横截面的直径相对于物(像)距偏大,  相似文献   

11.
12.
13.
徐庆辉 《物理教师》2002,23(7):38-38,46
在许多参考书中都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问题 :将一玫硬币放在一块厚玻璃镜表面 ,如果玻璃镜厚度是 5mm ,则硬币与它的像相距mm .参考答案是 1 0mm .此答案的参考图形如下 :这表示平面镜的下表面涂有一层反射物质 ,硬币与它的像关于这个面对称 .故由图 1可知 ,硬币与像之间相距 1 0mm .图 1答案果真如此吗 ?下面就此来讨论一下 :图 2首先 ,考虑一束光l1传向平面镜后发生的情况 .如图 2所示 ,当一束光l1射向AB面时 ,既发生反射 ,又发生折射 ,设反射光为l2 ,折射光为l3.其中l2相对于l3很微弱 ,可以忽略 .当l3到达CD面后 ,又发…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教学中能否创造一种最佳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引入平面镜成像概念时,如果能改变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中的照镜子实例,而用一个小实验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在对实验现象不断质疑中获取知识,就可以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同时又可充分调动学生学科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下面笔者详细阐述该实验演示全过程,供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节《平面镜》实验展示课的两个场景对比谈起,阐述了物理实验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体现这种核心价值的关键点在于能否培养学生的评价和质疑习惯。纵观如今的物理实验课堂,教师往往只看重眼前有效,忽视评价和质疑习惯培养,正是这种看得见的眼前有效剥夺了孩子的评价和质疑习惯。  相似文献   

16.
贝维声 《教师》2014,(35):18-19
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在一次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活动中,善于观察的学生偶然发现物体在两面平面镜中成多个像的奇特现象后,提出了新问题.教学后,我尝试用两面平面镜进行实验,发现出乎意外的实验现象:当两面镜子的夹角不同时,在镜中能观察到的像的个数也不同,不只是两个像,可以是3个、4个、5个像无数个像.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究素材,应该让学生们对平面镜成像探究得更深入、更透彻一些,以便促进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7.
18.
赵陇安 《甘肃教育》2003,(12):42-42
初二物理中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重要实验。以往没有现成的教具,老师在教学中都按教材介绍的演示方法来演示。器材只有一块平板玻璃_两支高度相同的蜡烛和铁架台。实验时把玻璃板当做平面镜用铁架台的夹子夹住,面对学生,竖直放在桌面上,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侧隐约看到蜡烛的像,  相似文献   

19.
李锦文 《物理教师》2006,27(6):8-30
1 平面镜成像实验误区的纠正 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教材中。关于“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面放一支同样的、未点燃的蜡烛B.移动板后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面看来好像点燃似的,即让它恰好与点燃蜡烛A所成的像在同一位置上…….”(如图1)按照教材要求,各学校的实验室都照此配置了实验装置进行学生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围绕着该实验设计的关键点“玻璃板”,在各类练习题或试卷中成了一个出题的“题眼”和考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按书中实验操作方法,会发现蜡烛移动时很难保持竖直状态,而且容易倾倒,影响效果。而我们改用光具座做这个实验时,操作就会很简单,完全可以做学生实验。操作是这样的:如图(系数码相机所照),选取一块比蜡烛略高的薄玻璃板(用厚玻璃板做时会出现两个不重合的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