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爱的女儿:你好!窗外一片漆黑,现在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望着熟睡的你,爸爸忍不住给你写下这封信。为了一篇不到500字的作文,整整耗去了你一个晚上。看着你愁眉苦脸的样子,爸爸好想对你说:"作文其实并不难,就像做一碗你最爱吃的拌面一样简单。"你不信?好吧,那就让我悄悄地告诉你……每次做早点,爸爸首先会问你要吃什么,对吗?这在作文中,叫做"审题"。说得明白点,就是必须弄清楚这篇作文究竟要让我们写什么。如果你明明想吃拌面,爸爸却烧成了汤团,你一定会请求"退货",那  相似文献   

2.
爸爸,我有很多话想跟你说,但是这些话在生活中我是说不出口的,所以,我要在这篇作文中把它们都说出来。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和爸爸去散步。正走着,爸爸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镜,说:"儿子,你一定饿了吧,想吃西餐了吧?"我说:"爸,你怎么知道我想吃西餐?"爸爸说:"因为我戴着这副神奇的眼镜,可以看到你心里在想什么。"好神奇的眼镜!我抬头看了看  相似文献   

4.
中午放学回家,见妈妈伤心地哭泣。我走上前去问:"妈妈,你怎么啦?"妈妈伤心地说:"你爸在外打牌昨天一夜没回家,还有理呢?"原来爸爸又和妈妈吵架了。我想了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先找到爸爸,对爸爸说:"爸,你看你,妈妈正在为你织毛衣,你也得给妈妈做顿饭呀!"爸爸略加思考后说:"好吧!今天我就来露一手。"说着,  相似文献   

5.
1小时候,爸爸看我写作文。有个很简单的字写错了,爸爸笑着跟我妈说:我发现你的儿子很笨。我急了,大声跟我爸说:你的儿子才笨!  相似文献   

6.
1 小时候.爸爸看我写作文。有个很简单的字写错了,爸爸笑着跟我妈说:“我发现你的儿子很笨。”我急了,大声跟我爸说:“你的儿子才笨!”  相似文献   

7.
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县城还没有辅导班,每到寒暑假,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我爸还会布置作业给我,通常是一天写一篇作文.我写过头三天之后,就会什么也写不出来,于是冥思苦想,东拼西凑,拿给老爸看时,他会说:“前面两篇还能看,后面就越来越差劲了.”他有时候去朋友家做客,回来后就对我说:“我今天看了xx的作业,人家比你小两岁,能力却够你学两年的.”我自然很不服气,心里憋了一股劲儿,想扭转这种评价.三年级的时候,学校作文竞赛,我拿了一等奖,这消息我并没有给家人说,而是把得奖的那篇作文重新抄在作业本上,故意忘在我爸看得见的地方,然后背书包上学去了.放学回来后,我发现作文后面被我爸批了四个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把教师当成唯一的读者,作文中情感虚假、内容空洞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要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习作成为他们愉快的精神之旅。 一、变革作文形式,激活读者意识 1.作文命题,指向读者。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眼睛,设计开放的话题,不仅便于学生拟定假想的读者,而且能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如《我的心事》的读者指向模糊,学生看了觉得平淡无味,勾不起写作的欲望。一个学生说:“老师不如把题目换一换,我们可以把它改为《×××,我想对你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和学生讨论之后,新鲜的题目出炉了:《爸爸,您辛苦了》《×××,让我说声“谢谢你”》《×××,你冤枉我了》《妈妈,请你原谅我》《老师,你可曾知道》……这样的题目,读者指向明确,学生写起来有的放矢,就避免了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9.
神奇的眼镜     
<正>一天,儿子和爸爸去散步。正走着,爸爸说:"儿子,你饿了吧,想吃西餐了吧?"儿子说:"爸,你怎么知道我饿了,想吃西餐了?"爸爸说: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各个环节,尤其是习作评价中,要突出人文关怀。一、期待学生总是期待自己成功,老师总是期待学生进步。习作评价中,教师要善于不断期待,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习作的愿望,形成积极的态度。一位学生的习作写出了一个优美的句段,我的眉批是这样写的:精彩的描述显示了你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在下一篇习作中,你又会给老师一个惊喜吧。一位学生习作较以前认真工整,我是这样评价的:你的这篇习作让老…  相似文献   

11.
“爸,星期天我到同学家去玩。”一进门,我便冲着正在厨房烧菜的爸爸喊。“玩玩玩,就知道玩,我跟你说了几遍,你别想了!”爸一脸不高兴。我不满地对爸爸说:“爸,我已经17岁了,你应该给我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了,别的同学……”“别跟我提别的同学,你就会学别人不好的地方,别人成绩好,你怎么不说?你知道不知道啊?你和别人不一样,要不是你妈把你管住了,你不知道又要到哪里去疯了!”“这……”“这什么?”爸爸根本不让我有说话的余地,“你给我听好了,以后不管有谁叫你,只要不是学校组织的、老师组织的,你一律不准出去,听见没有?快去做作业!”这就是…  相似文献   

12.
这次作文的要求是:请同学们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习作。看到这次作文的要求,首先请你不要慌,生活中很多时候,你都可能会有话想对别人说,这不机会来了。拿起笔之前,还是请你仔细想一想,对谁说?说什么?如果最近你和好朋友闹了矛盾,不好意思当面解释,没关系,拿起笔来,把心里最想说的话告诉他(她);如果你对老师、学校的某些做  相似文献   

13.
案例背景: 在批改作文“最难忘的寒假生活”时,看到一篇写跟爷爷吃麻辣烫的文章,有滋有味。作文评讲课上。我特地挑出这篇佳作推荐给同学们——出人意料的是A同学嗤之以鼻:“这篇作文是抄的!”同学说:“我昨天在《新概念作文》中看到一篇作文和他写的一模一样。”我顿时无语。究竟是谁剥夺了他们说真话的自由?为此我选择本校五、六年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找到了“假”习作原因:小学生习惯于或乐于写“假”习作,这与教师在实际作文教学、习作评价时有意无意“立意深刻、内容健康、材料典型、语言优美”等列为小学生习作的要求,更有甚者鼓励学生假借他人作品。  相似文献   

14.
开心直播室     
(一)一天,父亲问:“丁丁,你的作业完成了吗?”丁丁答:“完成了。就是这篇。”父亲看过后说:“丁丁,你这篇作文好像去年我就看过了。”丁丁说:“爸爸,我们班又换了老师,她可没看过。”(二)母亲:丁丁,你难道不为自己害羞吗?读了三年书,只能数到十。这样下去,看你将来怎么办?丁丁:妈妈,没关系,我可以做个拳击比赛的裁判员。(三)老师把丁丁叫到办公室,叹了口气,说:“你看看你写的作文。唉!我像你这个年龄时,已在报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了。你怎么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呢?”学生说:“老师,我想,那是因为你的老师比我…  相似文献   

15.
爸:不知道现在远方的你近来可好,我是你的女儿忭忭。爸,其实一直以来好想跟你说:爸爸,对不起。由于我的任性,做错了好多事,也许你根本就不在意,因为你爱我,但我却一直记在心里,因为我也爱你。  相似文献   

16.
本次习作是关于克隆的想象作文。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克隆。克隆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它能像复印机复印文章一样制造出和原件一模一样的任何东西。现在,你是不是觉得克隆很神奇?如果现在就给你克隆的本领,别认为这是奢望,在作文世界里遨游,丰富大胆的想象是最重要的。同学们,你最想克隆什么呢?有的同学说,我想克隆多啦A梦里的小女生,因为她胸前的神奇口袋里装着无数新奇的好东西。有的同学说,我想克隆一个自己,他可以帮我做任何我想做而爸爸、妈妈不让我做的事情。有的同学说,我想克隆一条大蛇,因为矮小的我总是受到别人…  相似文献   

17.
戴秋飚 《甘肃教育》2014,(22):124-124
正为尽快了解每位学生,新学期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自我介绍。批阅时,一位叫张依的女生写得尤为出色,语句老辣不说,整篇习作洋溢着幽默诙谐的笔调,不失为一篇佳作。我决定把它作为讲评时的范文。讲评前,我问:"张依,这篇作文是你自己构思的呢,还是借鉴人家的?"说实话,就是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我才小心翼翼地使用了"借鉴"这个词。不曾想,张依"腾"地站起来,大声抗议道:"老师,你怎么能怀疑我?我没有抄作文,不信你可以去问我妈妈!"众目睽睽之下,为了掩示尴尬我只能说:"张依,不是老师不信任你,实在是你写得太好了!"  相似文献   

18.
爸爸曾对我说过,妈妈难产生 下我之后就去世了,今天是我16岁 生日。 “爸爸,你说妈妈现在过得好 吗?”我望着桌上的生日蛋糕问爸 爸。 “你妈妈过得很好,她一直在你  相似文献   

19.
双休日里,妈妈和爸爸的一次电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第一次产生这样强烈的感受:我爱我家,因为家中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我敬重我爸,因为靠他一个人支撑着我们这个家。我按捺不住心中涌起的激动,决定在老师布置的周记作业中,写一写我的家,夸一夸我的爸爸。于是,我就在文章里先写了打电话的经过,还写了爸爸平时是怎样带病工作和关心我的事例,嘿,内容可丰富啦!老师看了我的作文,幽默地说:“王团长,看样子你要来个地毯式的轰炸喽。”我似懂非懂地笑了笑。老师说:“这篇 文章里,最能引起你感动的是什么呢?”我说:…  相似文献   

20.
笑话     
怕触电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芬芬用筷子夹着,小心地走进屋里:“爸爸,你的电报。”爸爸见了,又好气又好笑地问:“为什么用筷子夹着?”芬芬说:“我怕触电呀!”合写作文老师:“你这篇作文怎么前后风格、语调完全不同呢?”学生:“我爸爸和我妈妈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为什么接电话米勒先生的电话铃响起,他去接听。一个小孩的声音在电话的另一头问:“你的号码是不是694136?”“不是,”米勒先生回答。“那你为什么拿起电话听筒?”孩子问。演化小明:“你知道吗?我爸爸说人是从猴子演变而来的。”大呆:“胡说!我才不信!”小明:“我爸从来不会骗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