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教《在仙台》中的“物以希为贵”江苏吴春华《在仙台》一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在仙台学医时,教师藤野先生给他以真诚的帮助和不倦的教诲,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感激。许多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往往都着重讲解藤野先生“教我学医”的三件事,而对课...  相似文献   

2.
语文十册《在仙台》是一篇叙事散文,节选于鲁迅的散文名篇《藤野先生》。《在仙台》作者回忆了一九○四年至一九○六年留学日本在仙台学医时的片断学习生活。文章主要记叙藤野对“我”真诚的帮助和不倦的教诲。  相似文献   

3.
在义务教材初中语文《藤野先生》一文的课后“理解·分析”第二题中,有这样一个提问:“鲁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统摄全篇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此解说成:“作者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统摄全篇。”对如此解说,笔者认为有些偏颇。《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10月12日写的,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一些生活片断。文章的标题往往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的标题是《藤野先生》,所写的事情是与藤野先生有内在联系的: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日暮里与水户表现出的忧国之情,是作者能在藤野先生教导下刻苦学习的主要动机;写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在仙台》(五年制第十册第23课)一课,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课文通过写鲁迅在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对他的关怀和帮助,热情赞扬了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毫无民族偏见,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友谊。鲁迅在写藤野先生对他的关怀帮助之前,先用一小段文字写了他在仙台受到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十册23课《在仙台》节选自鲁迅先生散文名篇《藤野先生》。课文记叙了作者早年在日本留学,受到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和不倦教诲,表现了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正直无私的崇高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尊敬的感情。教学这课,要学习藤野先生正直无私、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和鲁迅的美德,指导学生读文章时要注意当时当地的特殊情况。要达到这些要求,我认为备课时应抓好如下四个方面:一、涉及面。这篇课文写作年代较早,事情发生在异国,描写的是医学教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堂《在仙台》的阅读教学课,教师将该文的中心思想归纳为:课文记叙了作者早年留学日本,在仙台学医时,受到藤野先生真诚的帮助和不倦的教诲,表现了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正直无私的崇高品质,歌颂了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料,教师一板书完毕,就有一个学生举手道:"老师,这里没有爱国主义精神."什么?没有爱国主义精神?"那教师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7.
关于《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颇多。然而,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是毋庸置疑的,尽管有人认为它不是本文的主题或唯一主题。时隔多年,再读《朝花夕拾》,细品《藤野先生》,心中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藤野先生是鲁迅年轻时留学日本在仙台读书时的副班主任。文中,他是一位严谨治学的学者、一位循循善诱的教师。更重要的是,他正直无私,心胸宽阔,毫无民族偏见。这样的先生自然让富有爱国思想的鲁迅为之感动。从文章内容来看,藤野先生是文中的重要人物,但不是唯一的人物。应当承认,文章从头到尾都是在写“我”的见闻和感…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篇幅不长,可是容量不小。文中不单是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到离别的经过,还写了诸如东京留学生的情况,去仙台途中的所见,看电影之后决定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等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又是以什么为线索而紧密联结在一起的呢?我们认为这篇文章是通过鲁迅留学日本这段生活中的几个片断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鲁迅先生青年时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贯串全文的一条中心线索。  相似文献   

9.
鹭焱 《初中生》2007,(4):14-17
《藤野先生》是鲁迅散文中的名篇。藤野严九郎先生是作品中的原型,他是鲁迅先生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这篇散文记载了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医校时和藤野严九郎先生的师生之情。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作品,讲的是作者早年留学日本,在仙台学医时,老师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正直无私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尊敬的感情。根据教学要求,可作如下安排: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在仙台》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叙述了作者1904——1906年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经历。文中所记的那个时代距今较为久远,那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当今学生所处的环境差异甚大,加之这篇课文又是节选,与《藤野先生》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不尽相同,因此,对这篇课文无论在词语、句子、思想内容的理解上都具有相当的难度,形成本课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2.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求学时遇到的老师,为了纪念这位老师,鲁迅创作了这篇作品。文中运用了大量对话描写,讲述了藤野先生与鲁迅之间发生的故事,在几次对话中,使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藤野先生》一文中的对话描写入手,分析对话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藤野先生》写的是鲁迅先生青年时代在日本留学时的感受,把它与梁实秋先生青年时代在美国留学时的感受比较一下,是很有趣味也是很能引发出人的许多新的想法的。  相似文献   

14.
鲁迅作品一般比较艰深,学生不易理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是不是因此就只能由教师自己一讲到底,用不着去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呢?我校一位初三教师教《藤野先生》的实际,对此作了否定的回答。这位老师基本上采用了问答法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鉴于读一遍或听一遍,学生不一定能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教师就在范读课文之前作了一点提示:本文主要写鲁迅在仙台和藤野先生的接触,那么到仙台之前他在什么地方学习和生活呢?后来怎么会离开仙台的呢?教师读完,紧接着让学生分层次,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纷纷要求发言,结果多数同学都分析对了:第  相似文献   

15.
我随“北京市青年友好之船”访日归来,又读鲁迅先生的名作《藤野先生》,更真切地体验到藤野先生博大的胸怀,鲁迅先生深沉的感情。深深地敬叹鲁迅先生卓绝的笔力。当我再教这篇散文时,便不禁融进了自己的新的感受。教学中,同学们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两个方面。之一,散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有一半篇幅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看跳舞,去仙台旅途的印象,仙台职员的“优待”及课堂上看电影,这些和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之二,写藤野先生,  相似文献   

16.
许春林同学问:“《藤野先生》一文,从标题看是写藤野先生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在东京的见闻、往仙台途中所见、在仙台受到的优待、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等材料?”你提的问题正是理解本文的一个难点。从课文前的  相似文献   

17.
小语第12册《在仙台》这一课,节选自鲁迅先生1926年写的《藤野先生》一文。课文开篇写道:“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初教时,我总以为是校对者的疏忽,误将“稀”写为“希”。不料多年过去了,教科书依然如此。细想起  相似文献   

18.
有些文章,内容很丰富多彩,但往往写得深刻含蓄,宛如埋藏在地下的珍珠一样,须经挖掘出来,才能看得分明。从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藤野先生》节选出来的小语第十册23课《在仙台》头段,就是这样。《在仙台》真挚地歌颂了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对学生真诚帮助,体贴入微的优秀品质。课文的头段就是为这些品质作铺垫、衬托的。但它却只写“我”在仙台如何受到“优待”,对藤野先生只字不提。而且由于写作年代的关系,作者运用了不少文言词句,更增加了学生理解的困难,实是教学上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这一难点,从而认识它与全文的关系和作用呢?我以为可从下面两点去抓。 (一)弄清“胶菜”、“芦荟”的内在含义。本来蔬菜与水果是风马牛不相及  相似文献   

19.
正《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是教材里的经典篇目。《藤野先生》篇幅很长,朗读一遍至少15分钟;《藤野先生》很难,半白半文的五四白话语言不好理解;《藤野先生》很散,文中写到的事情较多,头绪比较繁杂,内容偏多。文中,藤野先生仅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普通医学教授,况且鲁迅后来也放弃了从医。如何教好这篇散文呢?如何在45分钟时间里有效完成教学呢?一位老师作了一次长文短教的尝试,设计如下;(一)导入并讨论  相似文献   

20.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早年日本留学生活的一篇散文。文章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赞扬了藤野先生“为中国”、“为学术”,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写了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切的怀念,并追述了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要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全文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感情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1904年,作者到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那时虽然中日甲午战争已过去了多年,但日本人还骂中国人是“猪头三”,动不动就对中国人加以白眼,另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