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教育3题     
“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与“人性的弱点”教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特征,我克隆了教参上的说法,说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其内心深处强烈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老师,什么是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发问的是班上最爱思考的学生。“我同意您对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定位,但为什么非得给她贴上‘小资产阶级’的标签呢?现实生活中那些打肿脸  相似文献   

2.
莫泊桑的著名小说《项链》,以成功塑造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而蜚声全世界。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集中体现了她的强烈虚荣心,她出身低下,却向往着过高雅和奢华的上流社会生活。这一点,已成公论,毋需赘述。值得探讨的是,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其丈夫路瓦栽就不爱慕虚荣吗?  相似文献   

3.
记得我高中阶段学习《项链》的时候,老师对其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作了这样的评价:她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虚荣心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代表形象。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爱慕虚荣就成了玛蒂尔德的代名词。如今重读《项链》,觉得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不仅仅是一个具有虚荣心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同时她也是一个具有诚实善良美德的劳动妇女。  相似文献   

4.
在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大师莫泊桑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玛蒂尔德这一女性形象长期以来始终是读者关注、争论的一个焦点.在常规教学中,一般对她的评价认为她是一个庸俗鄙陋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不安现状,爱慕虚荣,所以才导致了她最终的悲剧命运,并对她的虚荣心进行了强烈的谴责,以致玛蒂尔德其人竟也成了“虚荣“的代名词,始终受到人们的嘲讽.……  相似文献   

5.
玛蒂尔德以其生动、丰满颇具争议的形象在评价中出现了多元解读。传统评论基本上倾向于把玛蒂尔德定位于一个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典型.由此也认定莫泊桑写作小说的意图正在于此。然而.如果我们单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究竟是资本主义独有的德性,还是人类本有的劣根性?它们区分的底线恐怕不是一语可断定的。  相似文献   

6.
十年的青春时光,十年的艰辛劳动,赔偿的是一条只值几百法郎的假项链,掩上课本,我们不得不对玛蒂尔德悲惨遭遇表示同情和慨叹,同情慨叹之余,我们是否可以去深究一下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呢?一、不安现状的虚荣性格是玛蒂尔德悲剧的必然。由于出身不好,没有陪嫁的资产,玛蒂尔德只嫁给了一个教育部的小书记,尽管如此,玛蒂尔德的生活还算安闲,丈夫路瓦栽有固定的职业,又继承了一笔价值一万八千法郎的遗产,平时还略有节余,雇上了一个女佣,饭菜里还常有炖肉,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也算得上是小康水平了。但是,玛蒂尔德偏有一颗不安现状的虚荣心。在看…  相似文献   

7.
通常,我们读《项链》时,总是居高临下地批评嘲笑因追慕荣华而陷入困境的悲剧人物玛蒂尔德。其实以平等的目光看待她,我们会发现玛蒂尔德身上的优点。对这个人物,我们所持的态度应该是同情,而不单单是讥讽。首先,让我们关注小说中的另外两个配角人物:路瓦栽先生和佛来思节夫人。这两个人物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他们是“促使玛蒂尔德最终走向悲剧深渊的关键角色,对玛蒂尔德整个悲剧命运的进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刻画了生活环境,为主要人物玛蒂尔德提供了活动的背景。路瓦栽先生也同样爱慕虚荣。晚会的…  相似文献   

8.
玛蒂尔德悲剧的个性因素胡发广玛蒂尔德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对这一形象,批评界的分析过多地集中于社会共性方面,而绝少去探讨其性格形成的个性因素,这是很不完全的。玛蒂尔德年轻美丽,爱慕虚荣,最终演绎了...  相似文献   

9.
曾春晖 《课外阅读》2011,(2):195-195
重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小说塑造了美丽动人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丢了项链,因赔偿项链而品尝十年艰辛生活。不记得谁说过“女人,你的名字叫虚荣”,虚荣心,女人皆有之。玛蒂尔德向往过高雅奢华的大资产阶级生活,希望在舞会上成为男人赞美的焦点,女人羡慕的妒点。当时,许多小资产阶级家庭都存放有虚荣的染缸,玛蒂尔德染上虚荣之色,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可玛蒂尔德因为偶然丢了项链,因为极细小的一件事品尝了穷苦人家的辛酸,不禁令人为其命运唏嘘。  相似文献   

10.
<项链>以一个戏剧性十足而又回味无穷的结尾把爱慕虚荣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同时,也将小人物在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下艰辛又无奈生活的现实揭示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同情还是抨击,抑或"哀其不幸,怒其虚荣",人们过多地把舆论和价值取向集中在了玛蒂尔德身上.其实,玛蒂尔德是无辜的,她只不过是当时社会环境下下层人民的一个代言人 ,她也是社会制度的牺牲品,她的遭遇是有其较典型的悲剧根源,正如西方的一句哲言:人类是上帝的玩偶.笔者从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里想到了一些问题,权作解答.  相似文献   

11.
在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大师莫泊桑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玛蒂尔德这一女性形象长期以来始终是读关注、争论的一个焦点。在常规教学中,一般对她的评价认为她是一个庸俗鄙陋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不安现状,爱慕虚荣,所以才导致了她最终的悲剧命运,并对她的虚荣心进行了强烈的谴责,以致玛蒂尔德其人竟也成了“虚荣”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关于《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形象,历来论者多持否定态度,认为她是个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典型。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未免将这一形象简单化了。凡文学典型都具有丰富的多层面的审美意蕴,玛蒂尔德形象也不例外。如果我们从人的基本需要这一角度来考察,玛蒂尔德其实就是一个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的悲剧典型。她的悲剧体现了人类普遍的悲剧,即个体的生命需求与这个需求的不可能满足的冲突的悲剧。玛蒂尔德首先是个有生命激情、青春活力和理想追求的女子。她因出身微贱才委屈嫁予一个小书记员。这是不公的命运对她施  相似文献   

13.
境由心造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或贫穷或富有,会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但一个人幸福、快乐与否,却完全在当事人的主观感受。”这是我看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后的深刻感触。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妇女,她出身下层职员家庭,地位卑微,却深受上流社会的诱惑,爱慕虚荣,结果为一时的风光,付出了十年的艰辛。其实,在当时,像玛蒂尔德这样爱慕虚荣的人屡见不鲜。他们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们的快乐只是建立在不断追求享乐的过程中,甚至超出了他们能力所及的范围,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记得莫泊桑曾说过:“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  相似文献   

14.
"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与" 人性的弱点 " 教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特征,我克隆了教参上的说法,说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其内心深处强烈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  相似文献   

15.
莫泊桑在《项链》中不仅讽刺、鞭挞了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同时也为默默奉献的路瓦栽先生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  相似文献   

16.
对于莫泊桑《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历来都有各种评论,主要的评价是说她爱慕虚荣。但笔者认为玛蒂尔德在爱慕虚荣之外,还有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和要强坚韧的一面,其命运使人同情,性格更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17.
“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与“ 人性的弱点 “   教读莫泊桑的小说&;lt;项链&;gt;,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特征,我克隆了教参上的说法,说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其内心深处强烈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   ……  相似文献   

18.
《项链》以一个戏剧性十足而又回味无穷的结尾把爱慕虚荣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同时,也将小人物在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下艰辛又无奈生活的现实揭示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同情还是抨击,抑或“哀其不幸,怒其虚荣”,人们过多地把舆论和价值取向集中在了玛蒂尔德身上。其实,玛蒂尔德是无辜的,她只不过是当时社会环境下下层人民的一个代言人,她也是社会制度的牺牲品,她的遭遇是有其较典型的悲剧根源,正如西方的一句哲言:人类是上帝的玩偶。笔从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里想到了一些问题,权作解答。  相似文献   

19.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精品。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的分析,是教学这篇小说的核心所在。但是,多年来人们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和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评价女主人公的形象呢?笔者通过一节“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模式示范课,在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讨论切磋中,对这个多层面、多元化的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一、玛蒂尔德爱慕虚荣,渴求享乐,她是虚荣的牺牲品在讨论中,一个学习小组的代表说道:玛蒂尔德不应该有挤进上流社会的梦想,是虚荣毁了她的一生。玛蒂尔德出身于一个小职员家庭,嫁给的又是一个教育部的小书记,这对她…  相似文献   

20.
但凡拜读过法国文学大师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说《项链》的人,无不对文中玛蒂尔德悲剧性的沉浮产生一丝酸楚的叹惋:玛蒂尔德是一个贪图享乐、追求浮华生活、被极强的虚荣心害得失去青春美貌的小资产阶级悲剧人物。在玛蒂尔德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身上,哪些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又有哪些性格特点要求我们去摒弃和剔除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