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家死于官场,将军死于阵地上,书生们也只希望长眠于自己的书房,与心爱的书籍相始终,如学者许觉民所言,“书斋是我生命相连的第二生命所在”。正是为了这样一个“堆书的地方”(陈四益语),老一辈文人、学者无一不付出了几乎一生的努力和艰辛。  相似文献   

2.
浅析学校生命教育课程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作为学生认识生命与体验生命的手段,近年来受到广大学者们的重视.然而在我国,生命教育课程本身的缺失是阻碍生命教育实施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以人的发展与生命教育层次为视角,审视了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本真,探讨了生命教育课程的缺失的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生命课程的价值取向,试图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方斌 《教书育人》2011,(9):34-35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从预防未成年人自杀、降低未成年人自杀率的角度出发,第一个提出"生命教育"这一思想。几十年来,各国对"生命教育"这一思想都有广泛的关注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尝试不同的途径去践行。美国诸多学校都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成立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各种专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生命教育在国内的兴起,许多的学者从自身研究的领域和角度对其作出了一定的阐释。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视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照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生命教育是关爱和敬畏个体生命的教育;是体现在个体生命活动中的全程教育;是按照生命规律不断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并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以“培养人”作为自己的质的规定性,因此理应关注“人”以及其本质性的要素,即人的生命以及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实现。所以说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生命教育作为一个新开拓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都相继开展了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我国的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建设受到当局的大  相似文献   

6.
王锋 《教学月刊》2009,(2):26-28
美国学者杰·唐纳·怀特士(J.Donald Willage)于1906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思想。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自然性、社会性全面均衡的发展。狭义上: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脚广义上:教育离不开生命,一切与学生生命有关的教育都称之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在生命中教育、为了生命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儒家自先秦开始,就有一套自己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是"天人性命之学"的滥觞。两汉之后,儒学发生了异化,这套"天人性命之学"渐渐被世人所淡忘,而佛、道二教却广为传播,长足发展,它们所发现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的思想成果,既刺激了儒家学者,又为儒学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宋明理学兴起之后,儒家学者借"他山之石",重新发掘儒家固有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使之发展成熟,蔚为大观。由此可见,文化思想的多元交融对于社会文明的前进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兼具第一代现代文学学者“在场感”和第二代现代文学学者重视文献的优长,王景山的学术研究具有突出的时代意识、社会意识和求真意识,是建基于过去、作用于当下、着眼于未来的,融合了历史感、现实感和人生经验的有生命厚度的研究。他之所以坚持“去华崇实、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不是因为它是书本上大写的真理,而是因为它是自己这一代学人曲折坎坷的生命体验所凝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痕迹     
英国著名学者约翰·罗斯金曾写过这样一首题目叫作《痕迹》的小诗,全诗内容如下:把第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53):1-2
人是通过自我意识知道自己、调控自己改造世界的,自我意识是人的核心。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许多学者认为复制方法可以实现自我意识不灭。本文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生理—心理自我三个角度说明复制自我意识的不可能,从而让我们正确的看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寻找社会实在的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思考的最初目标。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只希望自己劳动者的身份能被社会所承认,同时社会其他成员能够来效仿他们,这样社会就会有平等的状态。这种虚拟的劳动者存在状态给予他们一种崭新的、勇往直前的气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资本主义最基本的劳动方式中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面对着无可选择的劳动状态,劳动者选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走入劳动过程的深层次活动中去,人在无可选择的前提下所做出的仅有的选择行为使人自己变成了物质。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叫文人其实是不容易界定的,我们说知识分子是文人吗?或者学者是不是文人,好像有一点划等号,可是你又会觉得学者有时候太严肃,知识分子你会觉得只是读了很多书,文人的意义好像更大。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的品味,重视生活里面怎样喝茶,不追求权利与财富,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哪里。《竹林拨阮图》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范式中,生命意义的寻求、发现与实现是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使命。从生命的视野看,个体生命只能成为生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生命“所是”和“所能是”的自己。这一答案从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得到有力支持。当今人类的发展为个体生命成为自己提供了可能,当代教育改革正朝着有助于个体生命成为自己的方向发展,教育有义务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范式中,生命意义的寻求、发现与实现是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使命。从生命的视野看,个体生命只能成为生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生命“所是”和“所能是”的自己。这一答案从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得到有力支持。当今人类的发展为个体生命成为自己提供了可能,当代教育改革正朝着有助于个体生命成为自己的方向发展,教育有义务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范式中,生命意义的寻求、发现与实现是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使命。从生命的视野看,个体生命只能成为生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生命"所是"和"所能是"的自己。这一答案从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得到有力支持。当今人类的发展为个体生命成为自己提供了可能,当代教育改革正朝着有助于个体生命成为自己的方向发展,教育有义务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意在帮助学生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以便更好地回报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2.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3.掌握紧急情况下逃生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生命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2014年年会在广东医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的宗旨主要探究生命文化学学科成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明确生命文化学的学科范式,发掘不同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生命文化或生命哲学思想,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异质生命文化的碰撞、对话与融合问题,弘扬积极向上、全面健康的生命文化,为理解与认识进而尊重与爱护生命提供价值保障与智力资源。参会学者主要从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方面对生命文化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探求是对于社会进步的伟大贡献。作为一代文坛领袖、独领风骚四十年的苏轼,其人生态度于当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并也因此成就着他的伟大。他以博学的、学者的眼光,以及诗人的敏锐,夹杂着人生的坎坷,对生命进行了审视,结构了自己恢弘灿烂的生命历程,形成了魅力无穷的文人品格。  相似文献   

19.
我们要把握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课堂上的尊重,不仅是姿态上的接近,还要努力使自己变成学者、变成长者、变成智者、变成爱者。眼睛里流淌的爱意是尊重,俯身的倾听是尊重,真诚的鼓励是尊重……在课堂这个词典里,只有让尊重无处不在,生命的美丽才会绽放。  相似文献   

20.
金连平 《江苏教育》2010,(10):18-18
教育管理应该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应该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而不是无视个体生命存在的自由,试图规定、限制以使别人的生命成为自己意志的体现或自己生命的继续。徐月新校长管理中的"激活"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学校管理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在于"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