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世成 《集邮博览》2009,(11):67-67
近日收到台湾邮友寄来的《台湾近代画作》(2009年版)邮票航空首日实寄封,封上贴有面值为5元的《归途》和面值为25元的《双牛图》邮票,两枚票间保留有以邮票和放大镜为图案的《2009集邮节》过桥票。首日封左侧航空标签下方贴有一枚打印面值为3元的邮资  相似文献   

2.
正《集邮博览》2014年第4期所刊《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一文,将香港邮政为配合2013年10月1日邮资调整而推出的一套2枚分别印有"本地邮资"和"空邮邮资"字样的邮票,称为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早在2003年就已经诞生了。2003年9月10日,香港邮政首次发行一套4枚《心思心意》邮票,票幅均为35毫米×35毫米。票中没有数字金额的面值,而以"本地邮资"和"空  相似文献   

3.
张丁 《上海集邮》2014,(7):46-46
1955年,新中国邮票改用人民币新币值后,曾发行了普8、普9两套邮票,但在邮政业务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还缺少当时寄发本埠印刷品的1.5分票、寄发国内印刷品的3分票、寄发国内航空印刷品使用的5分票。故于1958年9月25日,由邮电部发行普10《花卉图》邮票。全套三枚,1.牡丹图案,颜色玫瑰红,面值1.5分;2.荷花图案,颜色为蓝绿色,面值3分;3.菊花图案,颜色桔红色,面值5分。  相似文献   

4.
1996年2月9日.新加坡开始发行生肖邮票,成为生肖系列邮票发行国之一,至今已发行了鼠、牛、虎、兔和龙年等5种生肖邮票。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都是2种1套,且几年来邮票的面值一直未改变。一枚是无面值限本地使用的低值票.按20克重以内平信邮资的规定,售价是22分新币。另一枚邮票的面值是国内或国际信函、印刷品等各种邮件之统一挂号费2元新币,属高面值邮票。这两种邮票虽然都是常用面值的邮票,但从该国邮政部门已公布的发行量数字来看,平信用的无面值邮票之发行量是高面值邮票的5-8.7倍。近5年来生肖邮票的发行情况可见附表,从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光午 《集邮博览》2003,(5):18-19
2002年已经走入历史。过去的一年里,英国共发行纪念和特种邮票14套,78枚,其中包括3枚小全张;普票17枚,其中包括含9枚的威尔丁普票小全张;小本票两个。面值总计49.39英镑。目前英国无面值邮票的售价为:二类邮资19便士;一类邮资27便士;E字票邮资37便士。2002年颇有几套邮票堪称上乘,但也有比较一般的应时之作。这里按照发行的顺序作一简要回顾,并谈一谈个人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英国皇家邮局宣布自2002年7月4日起调整邮资,为此发行了4枚新面值普票,即将40p调至42p;45p调至47p;65p调至68p。原来售价为37p的“E”字无面值邮票现以新发行的37p邮票取代。(图1:37p用于国内平信和明信片;42p用于航空明信片;其余两枚用于国际航空信件)。与此同时,地区也发行了68p新票,以取代65p普票。同时,还发行了新的梅钦自粘小本票。早在20世纪末就有人议论英国普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5月19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普32《美丽中国》邮票一套6枚,其中面值80分的"霞浦滩涂"为此套邮票中的首枚,票图取景于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北岐村的一片沙质滩涂。邮票发行当天,笔者以2010年初宁德市邮政局发行的《中国最美的滩涂·霞浦》贺年有奖邮资加印片为载体制作了八枚霞浦滩涂极限片。在此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8.
一些地方邮政部门为防止跌破面值邮票倒流回邮政营业窗口,在邮局出售的邮票背面加盖相关戳记,邮人称之谓“防倒加盖”邮票。 这种邮票最早出现在宁波。1988年8月,邮电部发行了面值高达37元的1套4种“普24”邮票。由于面值太高,使用不多,收藏也不热门,一些持有“普24”的邮商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在邮市抛售,最低价1套“普24”仅售25元。1990年时,宁波市东门邮政支局收寄国际邮件,高值票耗用量相当可观。鉴于邮市与邮政  相似文献   

9.
赵岳 《上海集邮》2011,(12):34-34
为配合1955年3月1日开始的人民币币制改革,邮电部陆续发行各种新币面值的邮资票品。5月5日,第一枚新币面值邮资明信片发行,邮资图为面值4分的陆军战士图。同年7月16日开始发行普8的4分面值票图案同样为陆军战士图。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为庆祝华裔公民农历蛇年,1月5日发行其第五套生肖邮票,依旧是邮票和小型张各1种(图见封面)。由于恰逢加拿大调高邮资,因此这套蛇年邮票成了调资后的首套新面值邮票,其中大张邮票的每枚面值为国内平信基本邮资0.46加元,小型张邮票的面值为国际平信基本邮资1.05加元。  相似文献   

11.
一、新普票面目一新: 众所周知,普通邮票是邮票家族中的老大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1840年英国的黑便士,我国的第一枚邮票-1878年的大龙邮票,以及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都是普通邮票。随着邮政的发展,特别是集邮的催化,才逐渐出现了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航空邮票、附捐邮票等。但普票还是以它面值种类齐全,适用于各种邮件;发行量大;发行时间长;每套枚数多;同一设计常常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邮票上的面值都是为了适应某一种邮件的起重邮资而设置的,“一信一票(或称一信一资)”是国际通用的设置邮票面值的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我国的邮政业务的基本资费由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由邮政主管部门具体执行。因此,经国家邮政局公布的、现在正在执行的邮资标准也应当是经国家物价部门制定并  相似文献   

13.
原有邮票的面值已不适应按现行邮资"一件一票"使用的需要,当高面值邮票又不到位之时,邮局营业人员只得大量贴用留存的低面值邮票。 1990年7月,国内信函邮资调整,留存大量8分面值的邮票,单枚已不足信函使用。同年  相似文献   

14.
第二轮生肖邮票已出至一半,由于邮资调整,邮电部门将“画”与“字”两枚票的面值对调,“画”图成了挂号邮资,“字”图成了平信邮资,与前5年正好相反,让人看着别扭。其实何必非要墨守“一平一挂”的成规,两枚都印成平信邮资有何不可? 自1994年以来,为庆祝两国建交,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已形成系列,效果不错,但名称却过于含混。比如今年的《花卉》和《珍禽》,多年以后的新集邮者在目录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6日,在情人节的前一周,英国发行了一套新的祝贺邮票。印制精美,并有很强的立体感和金属感。5枚邮票均为一类(1st)无面值票(现售价每枚27便士)。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件颇具历史价值的实寄封。 邮票:封背贴华北人民邮政生产图邮票3000元(HB435)和中国人民邮政“普1”天安门图邮票200元各一枚。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混贴封。 邮资:所贴邮票面值共计3200元,符合自1950年5月11日起调整的平信800元加挂号2400元邮资标  相似文献   

17.
本刊(210426)刊发了拙文《旧币值普票的新发现》,接续前文再作补充如下。普1--200元票的早期使用实例提及普1邮票的最早使用时间,主要聚焦于800元票,只因800元票于1950年2月面世,作为新中国发行的第一枚普票,其“光芒”太过耀眼。其余8枚票的最早使用时间,至今未见定论。  相似文献   

18.
该实寄封于1949年由安徽省安庆挂号寄芜湖,封背面贴有安庆加盖“改作伍拾元”五连票,其右上部为一组对倒票,五连票的下方另贴有江淮邮政面值为5元的朱德像直双连两对,9枚邮票面值共计270元,符合华东解放区第五号国内各类邮件资费表(1949年8月1日至同年9月30日期间执行)中单挂号邮件的资费规定。邮票以8月11  相似文献   

19.
梁铁旦 《上海集邮》2011,(10):30-31
翻阅《集邮》(增刊)第16期,看到其中一篇《从一枚混贴实寄封来探讨普1面值10000元邮票的发行时间》,此文通过论述一枚1950年2月17日从上海寄往法国的实寄封上贴有普1 10000元票,得出结论:普110000元票的发行日期应不迟于该日期。这可是"重要的发现",而且与原先认为1950年2月仅发行普1800元票的结论不一致。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20.
附捐邮票是为慈善、赈灾、福利、健康等事业筹集资金而在邮资之外另加附捐金额的邮票,又称为慈善邮票、福利邮票。附捐邮票面值包括邮资金额和附捐两部分,其附捐部分用于慈善事业,邮资部分则可用于邮政通信。我国第一套附捐邮票是1920年12月1日为赈济黄河决口区灾民而发行的,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在北京一版帆船普票加盖“附收赈捐壹分”字样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