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今,在新闻媒体上使用偷拍偷录等隐性手段进行采访比较普遍,已经引起了公众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有的人认为这种采访方式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采访方法,侵害了某些人或团体的利益与隐私,甚至有诱导犯罪的嫌疑,应当禁止。  相似文献   

2.
论隐性采访     
本文从论证什么是隐性采访开始着手,进而详细论证了隐性采访的现实意义和其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在实际采访中如何进行隐性采访。全文重点论证了当前隐性采访所具有的道德和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3.
新闻媒体通过记进行隐性采访,有利于保证获取证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有利于新闻宣传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做斗争,但在法律框架内,隐性采访既有空间也有禁区,新闻工作要十分谨慎地把握采访尺度,一,不经新闻机构的特别批准,记不得自行实施;二.应当遵守《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保密法规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不得以引诱犯罪为手段,不得干预和影响司法审判。三,隐性采访所使用的手段,仅限于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应遵守保护公民,法人人格权的规定,不得以侵害被采访对象的人格权为代价。  相似文献   

4.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本文对其具体含义及其法律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隐性采访因其独特的采访方式,在一些特殊的报道领域独具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媒体及受众的欢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科技含量的微型摄录设备不断涌现,隐性采访隐瞒身份和采访意图的做法,又使人们越来越多地从伦理角度质疑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隐性采访将很多暗箱、黑幕探了个通通透透,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从而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但因为涉及到采访手段的非常性和对隐私的接触,实施过度容易与公民的隐私权发生矛盾。因此有必要对隐性采访这一做法进行法律上的研究,明确其应有界限,以期完善新闻法制和保障依法开展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7.
关于"隐性采访"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秩序是法律的追求。如何才能使那些暗访记者所进行的报道既满足社会公众的渴求欲,又在法律界限之内?就此对隐性采访存在的合法性和法律制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新闻与法律的结合点上 ,从法学的视角对隐性采访的合法性根据、法律属性及法律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隐性采访的合法性根据 ,分析了隐性采访的法律属性 ,并从主体、客体、内容三方面分析了其法律关系的结构 ,提出了如何正确行使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隐性采访的法律道德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隐性采访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采访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媒体使用。就隐性采访的必要性和进行隐性采访的法律和道德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也引来了争议.文章通过对隐性采访成功案例的剖析,着重探讨了隐性采访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功进行隐形采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媒体工作者在通过隐性采访时因触犯采访对象隐私权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作者通过分析隐性采访与隐私权两者边缘性关系,阐述了新闻从业人员遵循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坚持公众利益,正确处理这两者关系,避免冲突和纠纷,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隐性采访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其针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抒发民声,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目前,我国尚无一项法律对隐性采访进行明确界定。文章在肯定隐性采访合法性的基础上,力求平衡隐性采访权与被采访对象人格权的关系,并针对隐性采访中被采访对象人格权保护的具体问题展开论述,阐释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动物卵(母)细胞外周存在卵(周)膜,其中一般存在卵黄膜。对卵黄膜这一结构是否可归属为细胞(质)膜的问题,当前存在着认识上的冲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等的分析比较,指出了卵黄膜归属认识类型和存在的冲突,并尝试对卵黄膜进行初步归属,以期澄清认识、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新闻界对隐性采访理解和使用趋于理性的同时,隐性采访在中国目前却呈泛滥之势。受众情感上的包容和媒介缺乏自律是其泛滥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了诸多法律和道德上的问题,并危害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在法律范围内有序操作和在技术层面上的规范化是隐性采访规避冲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shows that it makes a difference whether accuracy measures or rate measures are used when assess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When the outcome i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ccuracy (i.e., the number of correct responses), word reading skills (measured as access to orth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account for a modest amount of the variance i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10‐year old children. However, this changes whe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conceptualised as rate (i.e., number of correct responses per minute); when this is done, the correlation with word reading increases. The result was validated in two different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s. Moreover,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it is not merely efficient word reading that influences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ding at a fast rate. When word reading and receptive vocabulary are controlled, a written measure of the ability to access and connect similar word meanings (synonym judgement) explains additional varianc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rate.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的合法性不仅要求内容的合法,同时也要求形式的合法。隐性采访作为一种有效的采访手段,为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所采用,由此也带来了许多新闻侵权问题的发生。因此,在隐性采访中必须规避新闻侵权问题。  相似文献   

17.
风格的可译性是一个不朽的话题,其原因有二。第一、风格的分析与传译是译者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对的问题;第二、风格的可译性是一个长期争论、却无定论的话题。本文认为相关争论主要源于在"可译性"与"可译度"这两个概念上产生的混淆,并据此首先从宏观上确定了风格的可译性,事实上这也是之所以进行翻译活动的意义之一。其次,论文承认可译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而明确了译者的任务是在实践中提高可译性的幅度。  相似文献   

18.
恰当地运用隐性采访,能够在新闻监督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旦处理失当,便很容易产生新闻越权、侵权等法律问题。因此,记者在使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把握好“度”,以避免“过度”、“过热”等带来的不良后果。既要在尽可能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揭露问题,又要维护媒介的声誉和监督的尊严;既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效果和社会容忍度,又要尽可能地回避法律禁止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