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冲击下,教学型院校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问题。教学型院校应当积极应对挑战,转变观念,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加强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培养大批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前提。实践教学是决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地方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等院校都开展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大学物理课程作为专业基础性课程,要服务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需要。本文通过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修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大纲,以及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索,以期实现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学科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成为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地方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理清办学理念,找准办学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此阶段,研究型大学不应再分散更多的精力为大众化教育做贡献,而应树立精英教育理念,以精英教育为其主要职责,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践精英教育。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中国金字塔般高等院校的底端本科院校,是实现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突出地方性打好地方牌;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结构型教学队伍;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实现多渠道、多途径的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7.
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这对于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将行政管理专业办出特色,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提出挑战。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调整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以培养出高质量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阶段转型与相关教育理念的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在2002年达到15%,进入了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作者着重对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之后,相关的竞争理念、质量理念、人才培养理念、规模发展理念的变革以及如何适应这种变革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9.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5%,历史性地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一个必然结果,便是加剧了高等院校之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不同于精英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具有更多的世俗化、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也更加关注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直接联系。地方性高等院校在与全国性重点院校的竞争中,应当逐步摆脱学术性地位与资源的争夺,转而向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上寻求突破。顺应这一思路,很多地方性高等院校提出了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突出优势、突出品牌,在某些方面或几个方面办出精品、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办出一流。由此,近年来对于高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一种热潮。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高校将摆脱单一的价值追求,改革统一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高等教育市场中明确定位,找准适合位置,各即各位。旧0其中,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及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经济性定位成为高等院校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大众化阶段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制度瓶颈,如高等学校定位趋向单一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人才选拔方式呈金字塔型,千军万马争过高考"独木桥";以及公共财政投入导向错位,高等教育公平亟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科学分类定位,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和谐发展;改革和完善人才选拔体系,建立漏斗型人才选拔新模式;转变高等教育投资理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质量观”引发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质量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电大应从突出开放教育的特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规范开放教育的办学行为,“注册入学、严教、高出”,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完善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科学的质量评价体制等方面,推进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开放教育的发展,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发展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正在由侧重知识型向能力素质型转变。为了适应这种转变,高校课程的设置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在教育全球化大背景下对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规格、教学模式等进行的全面改革,对于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笔者所在学校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主干技术基础系列课程,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  相似文献   

13.
“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还在探索阶段,目前全国各高校均围绕着该问题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尝试,但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仍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文章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出教育教学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考试评价制度的转变与重构,重构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中小型高校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促进中小型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将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期间的战略问题。中小型高校要发展,必须转变办学理念,明确自身优势,科学定位;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充分挖掘方方面面的潜力,采取多种渠道融资、多种形式办学,走国际化办学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快步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在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凸显诸多问题。文章针对普通本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更新理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为导向,增加实践性学分比例;以企业为依托,创建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分型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生源多样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与此相适应,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分型培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多样化培养的有效选择,其内容包括学生分型、学校分类、专业分流、教学分层、管理分权.为了实现分型培养,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大力推进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全面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有效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学生管理,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7.
当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时,"宽进严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宽进严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但是,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办学条件、学生成分等各种原因,这种模式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冲击,其内涵和外延都逐渐的模糊不清。本文希望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来认识"宽进严出"的本质;通过合理地构建高职院校"宽进严出"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高职院校的内在竞争力;以高职院校的鲜明特色,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发展的多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等教育在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面临着多方面的矛盾、困难和冲突。解决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遇到的体制和观念性的障碍.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耍突破固有的、大一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多元化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高等院校按照市场运作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培养国际化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新课题.文章借鉴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从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针对地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应用性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地方高等院校中基于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地方院校大众化进程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矛盾、困难和冲突。为了保证大众化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根据现实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体现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多样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