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芳 《文教资料》2006,(15):49-50
军旅诗是指描述军旅活动的诗歌。由战争引发的离愁别怨、征夫怨妇等主题以及军旅途中的写景诗作,都属于军旅诗的范畴。建安时期出现了大量文人军旅诗作,其风格和类型也在这一时期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2.
军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门类。然而从研究实际来看,历代对此关注程度均不够。近30年以来,随着研究领域的深化与细化,军旅诗开始走入研究者的视野,并且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军旅诗评注、鉴赏作品集相继出版;个人研究论著陆续问世;军旅诗研究的单篇成绩显著。同时,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建安时期,天下大乱,世间苍生深受战乱之苦,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军旅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坛所创作的军旅诗既有诗人亲身经历沙场征战的真实感受,也有较多的文人创作,因此,建安时期是军旅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4.
记得10年前,我在新华书店买到一本任蒙的《文化旅思》,那是我第一次读到他的文化散文。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湖北有个叫做任蒙的作家正在从事文化氛围很浓的散文创作,并且记住了这位作家。  相似文献   

5.
诗意的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在本次《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实践这样的教学理念。一、诗意感受语文课堂的诗意离不开教师自身的诗意,而教师的诗意很大部分源自对文本的解读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任蒙是武汉市的一位业余作家,30余年笔耕不辍,曾经在各地报刊发表过数以千计的各类作品,尤其是他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文化散文,越来越引起文坛注目,赢得了很高的评价,任蒙也连续获得"全国孙犁散文奖"唯一大奖和全国冰心散文奖。日前,众多专家学者就近些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任蒙文化散文专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记得10年前,我在新华书店买到一本任蒙的《文化旅思》,那是我第一次读到他的文化散文。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湖北有个叫做任蒙的作家正在从事文化氛围很浓的散文创作,并且记住了这位作家。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基于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建构了独具特色的诗意德育,在"诗的学校"中培植诗意存在,在"诗生活"中涵养诗意德性,在"生活诗"的书写中培植诗意德行。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唐优秀的诗歌能手,杨巨源的诗在艺术上善于使用色彩,利用色彩营造意境,这在其描写战争题材与军旅生活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的诗作既是写实的涂绘,又不乏浪漫的渲染,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而又富于诗意的意境。诗人惊人的色彩感悟能力、表现能力建立在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基础上,奠基于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独到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有诗意,就有诗的内容,诗的意境,诗的韵律,诗的华美和诗的享受。数学教学当然也是教学。数学教学中的诗意,有的在教学过程前就呈现出来,有的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在教学后回味中体现出来,不过大多数教师是  相似文献   

11.
李勋有许多好的诗,对于他的诗,已有人作过比较客观的分析与评价,认为他的诗是富有真情与爱心的,他把对诗的态度与对生活的态度融在一起,形成诗风上“质朴浑厚,冷峻温馨”的特色。李勋的诗可以经历时段来分类,比如早期多为农家诗(我以为这是他最有价值和个性的诗种):离乡入伍之后,便开始了军旅生活诗的创作;之后,他诗歌表达的内容在扩大,他几乎整体性地向情感诗方向转折,这是他重返世俗后诗向成熟面发展的显示,尽管视野在开阔,诗之氛围却在收缩,诗风诗意内在情绪都有别于以往那种激情冲击。有人把他的“爱情诗”作为最好的诗,也许是从这方面而论。我却更喜欢他的那些用泥土包裹着富有思想力的“农家诗”,这种不仅有农家生活又有农人新思想的诗作才是他的诗的美之所在、韵之所在,也是他独特诗风的基础。《庄稼汉》(1988年)就是代表  相似文献   

12.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就是在生活中感触到诗的意趣、和谐和美的存在。让学生诗意地生活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崇高境界,学习诗词,畅游诗海,引导孩子在诗教文化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散发着诗的气质,能营造出诗意。在诗意中我们感受文学的魅力,感受人性的真善美。学生写作,也需要学会诗意表达,使写作更贴近人的本真需求,展现一个真诚、自我的精神世界。一、关于诗意“诗意”一词,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如王昌龄的《诗中密旨》即云:“诗有二格:诗意高谓之格高,意下谓之格下。”朱庆余《送吴秀才之山西》一诗中也有“东湖发诗意,夏卉竟如春”之语。这里的诗意,或指诗歌品位高下,或指行诸于文的美感体验。今人张思齐在《宋代诗学》中对“诗意”的范畴界定,则比较明确和直接。  相似文献   

14.
诗意,或可解读为“诗一样的意味”。这一解读,隐含了三层要义:第一,诗意是一种隐喻表达,诗不过是个喻体;第二,诗性才是联结喻体和本体的纽带,缺乏诗性的诗是没有资格充任喻体的;第三,具备了诗性的本体,才富有诗意。  相似文献   

15.
著名台湾言情女作家琼瑶小说的成功自然有许多因素,在这里我仅想谈谈她作品流露出的浓郁的诗意。琼瑶小说中的诗意在言情小说范畴内是绝无仅有的。即使在整个小说领域里,诗意有如此浓郁的作品也不多见。我们可以说浓郁的诗意是琼瑶小说的独特魅力。她以爱为经,以诗为纬巧妙地编织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充满诗请画意的言情小说。  相似文献   

16.
宋代军旅词中精品比例较高,但军旅词在《全宋词》中仅存124首。宋代军旅词未能蓬勃壮大,主要是受几个因素的制约。宋代诗酒宴乐的整体社会氛围与军旅词悲壮激昂、“不与艳词同科”的创作性质相抵触;理学排斥情感和雅词对词体清雅平淡的追求,与军旅词情感充沛的性质相龃龉;军旅词体创作对创作主体文化修养与见识胸襟的要求,限制了创作者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文化散文的写作比喻成一片树林的话,那么任蒙的文化散文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我以为,任蒙的文化散文是这片树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粗壮苍劲的大树,这棵大树不但长出了自己的小天地,而且为这片林子增添了大片绿意和生机,成为一个醒目的存在;这棵大树虽然没有余秋雨那股独木成林的气魄和影响力,但它深耕细掘、深藏若虚地显示出自己独到的苍劲之力。阅读任蒙的文化散文,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汉语词典》对"诗意"的解释是这样的:"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由此可见,"美"是诗意的最显著特征,给人以美感享受应是语文课追求的目标。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生命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自然也是诗意。在语文面前,每个学生就其天性来说,都应该是"诗人",而我们教师,则应该是"种诗"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播下诗意的种子呢?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0月,深圳市举行了一次初中语文新课程优质课大赛,参赛者执教的是同一首诗《你是我的同类》。由于“性之所至”,市教研员程少堂先生也当场给与会者上了一堂示范课,课题仍是《你是我的同类》。这堂课赢得了不少人的喝彩,并被誉为“大开眼界”“大获成功”的一堂课,程先生本人在课后访谈中也把这节课视为自己的“经典课”之一。但看完课堂实录,笔者却实在不敢恭维。程先生这堂课以吟诵开始。在指导学生朗读了几遍诗歌后,便让学生研讨什么是诗或诗意。由于学生的回答不着边际,程先生不得不自下结论:“诗或诗意就是曾经使我们的内心得到感动的,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的那种东西。凡是这样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诗或诗意。”接着便以“妈妈对你说‘宝贝宝贝’”和“奶奶说‘乖宝宝’”为例,说明“那就是诗”,“就叫有诗意”,甚至“捡了个钱包还给别人”也叫“有诗意”。读到这番话,笔者真不知道学生是否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原来诗是十分简单的东西,也许婴儿的一声啼哭就是一首好诗。的确,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富有诗意,或者说像诗一样的美,但这决不能等同于文学作品中的诗或诗意。作为语文教研员,不应该不懂得这样的常识。更何况这和欣赏诗歌并没有什么关系。在研讨完“诗意...  相似文献   

20.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就是在生活中感触到诗的意趣、和谐和美的存在。让学生诗意地生活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崇高境界,学习诗词,畅游诗海.引导孩子在诗教文化中汲取营养;让学生诗意地生活,是在精彩纷呈的诗意的活动中呈现,吟诵、品位、鉴赏、习作……促使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在动态过程中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