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由高校与高校、大学群体与科研群体联合组成的“大学城”、“科学城”应运而生:日本从七十年代初期在东京附近的茨城县筑波地区建立了以筑波大学为核心的筑波科学城,苏联从五十年代开始形成了以新西伯利亚大学和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总分院  相似文献   

2.
本文说明了苏联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分析了该地区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综述了该地区能源工业优势的四个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我在1935年夏天离家,到北平和天津办理好出国手续.乘西伯利亚火车,经苏联,到了柏林。我自己的心情是:万里投荒第二人。  相似文献   

4.
纵观世界各国历史的发展,几乎每个国家都会遇到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的地区间的人口流动。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因素的差异,其移民开发的动因、经过及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也各不相同。纵现俄国西伯利亚300余年的征服开发史,移民运动贯穿始终,成为西伯利亚各方面发展的决定因素。国内外学者时西伯利亚移民开发的研究多侧重于移民政策及移民开发的后果和影响这一方面,对于导致人口迁移的动因及移民政策出台的原因等方面实质性的探讨研究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最近十年,对西伯利亚文学和文学环境历史的兴趣非常强烈地增长着,同时,这一学科的相关领域也在发展着,它们的发展促进这一兴趣的增长。现在,可以以充足的理由断言;对文学研究的整个领域来说,多年的搜寻和研究的结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学科的使命是从事西伯利亚民间和专业的文艺学的研究,从事在这一地区内文学社会化的变动的研究,从事这一学科同地方的过去和现在的文学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战后几年,在西伯利亚出现了几个学术中心,它们成功地从事着过去边疆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在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历史、语文和…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挫败了日本的北进计划,保障了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 早在1928年日本就企图侵占西伯利亚。1932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1933年的对苏作战计划,企图争取苏联的远东地区,与中国的东北、蒙古连成一片,以此作为争霸亚洲及世界的战略基地,建立对苏联的有利战略态势。但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使日军疲于  相似文献   

7.
2012年8月2日,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副部长亚历山大·切尔诺戈罗夫在新西伯利亚举行的西伯利亚粮食论坛上表示,农业部计划根据苏联时期经验,在全俄恢复学生农业生产队,为农业领域培养后备人才。切尔诺戈罗夫表示:"2014年是学生农业生产队组建60周年,我们将与那些曾经历苏联时代、目前  相似文献   

8.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使俄国东部地区农业迅速发展。随着铁路的修建,越来越多的移民来到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农业人口显著增加。他们开垦出大片荒地,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粮食商品率大大提高,新式农机具得到推广使用。西伯利亚大铁路对西伯利亚农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使西伯利亚追赶上全俄资本主义步伐,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进一步加深了作为原料供应地的西伯利亚对欧俄的依赖。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赫鲁晓夫振兴农业的一个最为宏大的行动计划,就是发动全民垦荒种粮。持续多年的轰轰烈烈的垦荒运动,虽然具有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谷物产量、带动畜牧业发展等积极意义,但是,赫鲁晓夫将其放在一切经济工作首位的做法是欠妥当的。另外,在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辽阔的草原地带以及半森林半草原地带开荒种地的同时,由于没有采取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结果产生了影响苏联自身甚至欧洲国家的沙尘暴现象,进而导致六十年代初期新垦区的土地严重歉收。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法西斯决策层曾经有过关于“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和“北进”攻打西伯利亚迫使苏联屈服这两种争霸扩张的国策之争。1937年德意日法西斯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更使人相信日本会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但最后日本为何却选择了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法西斯决策层曾经有过关于"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和"北进"攻打西伯利亚迫使苏联屈服这两种争霸扩张的国策之争.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的经济发展都经历过由沿海到内地的发展过程。美国的西部开发模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俄国西伯利亚开发也成为世界边疆开发史上的典型。借鉴美、俄边疆开发的经验,对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托于冰上丝绸之路,阐述了俄罗斯东北部现有交通网络的规模和交通条件.每条交通路线上的城市节点和资源.介绍了具有全球重要性的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资源潜力.这些地区开发资源的同时,也带动着本地交通系统的发展.特别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一些工业发展地区的开发,将会成为雅库茨克向西北方向建设铁路的先决条件.这些铁路的建成也将更好的与西伯利亚和东伯利亚的"北纬航道"相连.在现有的网络发展中,该地区连接欧洲和亚洲的运输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修筑了横贯国土东西大部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该铁路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价值。在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过程中,华工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磨难,他们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竣工以及俄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谁掌握了高技术,谁就掌握了21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自美国的“硅谷”开风气之先,从日本的“筑波科学园”,英国的“剑桥科学园地”,苏联的“西伯利亚科学城”,到台湾的“新竹科学园区”……,世界各地的著名大学都在争相“长入经济”,为抢占高技术这一战略制高点进行了激烈争夺。面对这一全球性趋势,作为我国科技、教育中心之一的上海,应该如何审时度势,发展高校“第三功能”,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进入科学技术革命时代,国民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在于人才的开发,人才的开发则主要取决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反过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又对高等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其不断向前发展。在苏联,科学技术革命引起对未来专家要求的改变。苏联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现在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蕴酿着新的改革。苏联官方透露,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正在制订包括高校教学体系一切方面的规划。作为这方面的一项中心工  相似文献   

17.
<正>法捷耶夫是苏联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毁灭》、《最后一个乌兑格人》、《青年近卫军》等,不仅在苏联,在上世纪中、下半叶的中国,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法捷耶夫与中国著名作家鲁迅虽然并未有会面机会,但因为作品,他们之间却有着一段相知颇深的文学之缘。一1927年,年仅26岁的法捷耶夫,出版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毁灭》。这部小说,以刻刀般的笔触,描绘了1919年西伯利亚滨海苏昌地区一支游击队的战斗生活。共产党员莱奋生率领150余  相似文献   

18.
神游俄罗斯     
张奉连 《留学生》2014,(22):50-50
也许是因为曾留学苏联的外祖父的生动描述打动了我的心扉,从幼年起,我就一直梦想着去苏联一游。几十年后,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尽管苏联早已解体,变成了俄罗斯。 从海参崴到圣彼得堡,从贝加尔湖到伏尔加河,从西伯利亚原始森林到乌拉尔山脉……置身于俄罗斯广袤的绿色原野,只见那低垂的天际纯净如洗,悬挂在上面的白云仿佛伸手可及,变幻出一幅幅令人炫目的美丽图案,我不禁有些飘飘然。幸亏脚边晶亮蜿蜒的小溪、远处起伏的山脉,为我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勾勒出了空间感。然而,当我想着赶紧钻进一个村落寻找人间的感觉时,才发现广阔的原野上绝少屋影和人迹。我只能从远处悠闲吃草的牛群,推想着白云深处的人家了。  相似文献   

19.
16世纪末,沙俄征服与侵占西伯利亚汗国。17-19世纪中期,沙俄势力扩张至千岛群岛和阿拉斯加。1867年的《转让阿拉斯加专约》规定,美国以720万美元购得俄属阿拉斯加。1875年的《库页岛千岛交换条约》规定,千岛群岛归属日本。1905年日本割得库页岛南部。1945年8月,苏联占领了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是有着许多复杂而深刻的因素的。16、17世纪,是西欧各国对外探索开辟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扩张时期,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进行横贯欧亚大陆的扩张。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时的欧亚大陆基本上被一只巨大的铁钳包围:一条钳臂由俄国延伸出去,从陆上横跨西伯利亚,挺进太平洋;另一条钳臂由西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