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先就伍蠡甫先生的《中国画论研究》所提及的"意境"等概念加以阐述,然后从翻译的角度考察美学问题,说明翻译学借鉴美学的原因所在,最后把翻译和中国绘画相对照,结合《画论》,进一步解释翻译和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王尔德是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以丰富多样的创作实践大力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思想。本文从人物、语言、结局三方面对王尔德童话代表作《夜莺与玫瑰》进行分析,以解读这位唯美主义才子在这部童话中所表达的唯美主义思想,以及他对世纪末无序文学创作所表现出来的唯美主义超脱意识。  相似文献   

3.
王敏 《考试周刊》2007,(49):150-151
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王尔德通过其作品在美学领域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精髓。本文从童话故事《夜莺与玫瑰》入手来探究其折射出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  相似文献   

4.
《洛丽塔》是享誉世界的语言大师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名作,是他唯美主义思想的最好体现。它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价值与道德标准,虚构了一个远离现实的悲情故事。本文基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相关理论,从人物性格、叙述特点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来探讨《洛丽塔》的艺术特色,从而感受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5.
王尔德一生追求唯美主义,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集中体现了他对唯美主义的追求,唯美主义追求感官的享受,反对功利主义,关心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善于运用象征手法,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是永恒的、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小说中人物的设置、情节的安排和景物的描写深度诠释了王尔德唯美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朱俐俐 《文教资料》2013,(35):114-115
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学派的杰出代表和集大成者.他认为“艺术高于一切”,企图用艺术的美来抵消社会的丑.《快乐王子》是他的童话代表作,使他成为童话世界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本文主要从其色彩、构图、意象、修辞等方面入手,探讨这部作品的绘画美表现以及成因这些鲜被关注的层面.  相似文献   

7.
艺术和道德的关系是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但倘若据此以为他的作品完全与道德无涉,未免太过武断。《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的中长篇小说,具有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且一度被认为是腐朽堕落的作品。实际上小说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和激烈批判,具有鲜明的道德观和是非感。  相似文献   

8.
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为了“艺术而艺术”是王尔德唯美主义的精髓,他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象征、重复、明喻、暗喻、“三段式”叙事手段等艺术技巧在王尔德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中的运用,赋予了作品形象美、音乐美、色彩美等美,给读者带来了感官上的愉悦。  相似文献   

9.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倡导者,也是唯美主义的实践者。他的童话塑造了唯美的艺术形象,讲述着爱、美与艺术的故事,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进行着一定的道德阐释。笔者从分析王尔德童话的创作背景与唯美主义观点开始,通过三个侧重点,挖掘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点在其童话中的具体体现,进而揭示唯美主义与现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薛晨 《华章》2011,(26)
本文通过分析《道林·格雷的画像》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来解析奥斯卡·王尔德对美、艺术、生活与道德的关系的认识,从而对其唯美主义观进行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戏剧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人物对话是其主体文本,不但推动情节发展,还能表达剧作家的思想。19世纪后期,唯美主义领军人物奥斯卡·王尔德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他的独幕剧《莎乐美》情节怪诞、寓意深刻、语言奇妙,宣扬了只有艺术才是至高无上的主旨。本文将运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分析《莎乐美》中的人物对话因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从语言学角度理解戏剧语言如何表达剧作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毛琬鑫  翟莉 《文教资料》2012,(22):19-21
本文从唯美主义角度解析《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女主人公西碧尔与其在希腊神话中的对应人物珂莉媞儿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探讨西碧尔身上的矛盾性、艺术与生活的二元对立,提出西碧尔悲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她脱离艺术,背叛艺术,从西碧尔的死亡悲剧中探讨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的内涵,艺术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真实,而是复杂的美,为艺术而艺术是一切形式的最高主宰。  相似文献   

13.
唯美主义文艺的产生开创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潮。而王尔德作为英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怪才,其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更是唯美主义的完美展现。本文通过对文中三个男主人公的不同人性的剖析,来解读王尔德对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道德的复杂唯美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4.
周若雯  周德波 《黑河学院学报》2023,(12):178-181+188
19世纪,《庄子》在继《老子》后陆续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欧洲传播。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在阅读了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的《庄子》译本后,对其极为赞赏。他在后续创作了一系列的风俗喜剧,这些剧作实际与他的唯美主义文论一定程度上并不相符,但却与《庄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在思想上,王尔德喜剧和庄子的“无为”与“齐物”十分契合,并都有着幽默的文风,创作了典型的“仁人”形象来讽刺与批判社会。  相似文献   

15.
对于王小波的小说《万寿寺》的解读,历来的研究者们多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或探索其复杂的叙事艺术,或探索其虐恋—权利游戏,或探索其狂欢化诗学,而少有论者专章探讨《万寿寺》与唯美主义的关系。笔者即试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解析小说《万寿寺》,以期揭示出王小波在文本中流露出的唯美倾向。  相似文献   

16.
祝传芳 《考试周刊》2013,(72):15-16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他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的两部童话集《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集》和《石榴之家》一直被视为展现其唯美主义形式的典范。童话中的死亡主题更是完美诠释了他的唯美主义艺术观,这种与唯美主义相契合的死亡可称之为唯美的死亡。从儿童的视角解读王尔德的童话,唯美的死亡能让儿童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并正确接受死亡,有助于儿童对基督的爱与救赎的接受。  相似文献   

17.
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快乐王子》从形象、情节、语言三方面,反映出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观的丰富内涵。王尔德的文学创作并非都是“为艺术而艺术”,《快乐王子》既是唯美主义又具有现实批评主义性质,是两者的巧妙融合。  相似文献   

18.
王尔德在《谎言的衰朽》中提出了艺术具有独立性,生活和自然不完美、必须经过艺术的加工,生活模仿艺术的三大唯美主义理论;在《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中又提出艺术是道德所无法约束的,也不应受道德的约束之理论。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王尔德从强调文化的角度推崇纯艺术(唯美主义),以此作为否定现实、超越现实的手段。唯美主义理论并非如前人所认为的那样遁世消极,而是包含着以审美救赎为主观目的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莎乐美》体现了王尔德“以感性为美”的唯美主义艺术思想。本文从该剧的色彩、语言和意象三个方面的特点分析三者在《莎乐美》中的完美统一,以此来论述王尔德特立独行的唯关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创作和批评两个层面分别对邵洵美的唯关主义艺术实践予以解读。唯美主义诗歌创作、具有唯美色彩的印象主义批评和翻译一起,构成了邵洵美唯美主义艺术实践的基石,也使得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热情的唯美主义艺术的传道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