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职业教育》2006,(1S):F0004-F0004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红色旅游”——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所谓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是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所涉及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这些旅游资源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深厚的历史内涵,使旅游者在清心漫步之中了解过去,陶冶情操,积累智慧,同时领悟内涵,深化认识,透过眼前的一幕一景,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与老一辈革命家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从而获得一种深刻的旅游体验。综上所述,“红色旅游”就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  相似文献   

3.
红色旅游即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如到延安、西柏坡旅游等。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2000年江西最先建立红色旅游区并提出红色旅游口号。  相似文献   

4.
本文先对红色旅游进行重新定义,认为红色旅游指以追求人类民主、独立公平的正义事业的各国革命党的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遗迹为吸引物,组织接待各国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旅游活动.再分别从国外相关红色旅游的文献(战争旅游、遗产旅游和黑色旅游)入手进行文献梳理,最后,总结国外红色旅游经验并得出对国内红色旅游发展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革命老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落后态势.随着红色旅游浪潮的掀起,革命老区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应该科学地规划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发展,加大开发红色旅游的力度,从而有效地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国内红色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业所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事业接待型的革命圣地爱国教育活动逐渐与旅游业结合,红色旅游随之诞生.国内红色旅游的发展有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优势条件,同时发展红色旅游也给一些革命老区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因此各地开发红色旅游的积极性持续高涨.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红色旅发展发的背景及红色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然后对目前红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作为红色革命的老区,有着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相对于传统的名山大川的旅游形式而言,红色旅游发展年份不长,更多的是依托当地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创立、发展起来的。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一个好的红色旅游项目需要对红色资源进行整合,再加以科学的包装,用朴实、平和的语言,来讲述高尚但又纯粹的政治内涵,要将革命历史材料演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加强和完善大别山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整理与保护,努力实现大别山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红色旅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把红色旅游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本文就高中历史人教版《红军的长征》一课为例,谈谈红色旅游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适逢全国“红色旅游”工程的全面推动,纪念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80周年之时,打造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是当务之急。结合革命纪念馆实际情况,本文从完善景区建筑,开辟赏心悦目的旅游环境,作好陈列布展,营造独具魅力“艺术氛围”,提高人员素质,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重视宣传促销,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挖掘红色资源,整合影视传播,实现跨业营销几方面浅谈如何打造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红色旅游与革命老区全面小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滞后,文化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现代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难以在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加速观念更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等功能优势。因此,革命老区应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并将发展红色旅游与帮助老区脱贫致富、转变老区群众思想观念、加强老区先进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老区人口素质、实现老区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李凡 《考试周刊》2010,(28):39-40
中国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面临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统筹规划,游客单一、消费水平不高等问题。要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发展.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健 《华章》2010,(14)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新型主题旅游活动.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纪念馆中如何开发红色旅游主题,为纪念馆的发展提出了创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厘清商洛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状况,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地处陕西东南部的商洛市,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先后三次建立革命根据地,解放后被国家批准为"革命老区".其境内有丹凤县竹林关等六处重要会议会址,有山阳县漫川关等六个较大战斗遗址,有唐澍、徐宝珊等六位著名烈士故居或牺牲地及墓葬地,还有商州城、龙驹寨等十余处重要革命活动发生地.商洛红色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利用红色旅游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用红色旅游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在基石,探讨了利用红色旅游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利用红色旅游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遗产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纵观关于红色旅游的纲领性文件、学术研究和相关报道,业界对红色旅游凭借物的提法主要有以下5种:红色旅游资源、革命历史文化资源、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产、红色文物。由于以上概念存在界定不清、彼此混用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加以辨析,使之明晰化。  相似文献   

16.
革命老区既是我国革命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根据地”。如今许多地区依托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了极具中国风貌的特色主题旅游形式。近年来,红色旅游产业高速发展,红色旅游游客群体的“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基于游客群体的“年轻化”趋势,梳理和分析当前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开发的具体问题,寻找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合理挖掘和创意再造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学旅行在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逐步成为红色旅游发展道路上的必然趋势。对于革命类历史博物馆而言,研学实践基地肩负着传播革命历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重任。本文以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通过其在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发挥红色旅游景区资源优势的经验梳理,初步探索出研学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一些有效可行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人文价值,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大别山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孕育了无数的革命志士。红色旅游产品是一种物质载体,它代表的是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历史性事件,是中国革命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缩影。大别山红色文化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制作出的旅游产品应该体现出革命精神,而红色旅游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先导。对红色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要提升目标,要有创新。  相似文献   

19.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和接待旅游者进行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河南红色旅游近年来发展快,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有力措施,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适逢全国"红色旅游"工程的全面推动,纪念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80周年之时,打造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是当务之急.结合革命纪念馆实际情况,本文从完善景区建筑,开辟赏心悦目的旅游环境,作好陈列布展,营造独具魅力"艺术氛围",提高人员素质,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重视宣传促销,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挖掘红色资源,整合影视传播,实现跨业营销几方面浅谈如何打造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