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味"是中国美学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审美观."味"本来是一种生理感受,后来发展成为美学范畴,在这种转化中<老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老子>并非专门的审美理论文本,它所包含的"味"饮食审美智慧却大有可观.他的"味"理论不是否定一切美感,而只是提倡一种特殊的美感,一种平淡的趣味,一种素朴自然之美,显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精神,为整个中华古典审美意识打下了浓厚的底色.  相似文献   

2.
今所见通行本<老子>皆分篇章,而古本<老子>是否分篇章?今所见<老子>"道上德下"的分篇顺序又出现于何时?此类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观点:胡适以为今本所分篇章,决非原本所有;马叙伦认为其书本无八十一章之分;高亨认为不分章是<老子>书的原样;熊铁基则认为,汉代和汉代以前的注老著作大多是德前道后……<老子>后来演变为道上德下最早出于刘向编书之时,等等.我们认为,上说皆可商榷.考之郭店<老子>及其他文献可知:古本<老子>是分篇、章的,其分篇、章的情况应该与郭店<老子>一致.  相似文献   

3.
<老子>虽形式上简为语录,内涵却博大精深.在构思和表述上,落笔于道德,用意于广远."正言若反"是<老子>文章的显著特点,更是老子以一贯之的修辞手段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竹简<文子>二次论及"经",四次提到"传",学者多据此认为简本<文子>当时已称"经",且分为上经、下经两篇;甚或认为简本<文子>包含了"经"、"传"、"说"三部分.上说皆可商榷.考之典籍可知:简本<文子>中的"经"非指<文子>本书,而是指<老子>;"传"也是指他书,具体何指,文献阙而难征.竹简<文子>的出土表明,先秦时期<老子>本书虽未题以"经"名,但已被他书尊称为"经",取得了事实上的"经"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对<老子>思想的研究,学术界历来只关注它的反道德性,而对其道德修养理论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老子>不但不是道德虚无主义的,而且有着一个严整的道德哲学体系.它强调个体要通过"无欲""无知""无 .为"的无形通道不断地修养自身,趋近与实现真实道德,这对加深我们对道德修养问题的认识,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子>哲学的价值在于它的生存论,它以道为核心,建构了生存可能性的理论体系.而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有助于我们对<老子>哲学的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7.
老子之"道"的认知与体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老子之"道"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老子之"道",它的提出背景是其认知之前提,涵义考略是其认知之基础,对首句的理解乃是认知之关键.老子之"道"具有"返璞归真"的哲学意境.  相似文献   

8.
<老子>一书文采天成,意趣深远;既可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亦可当做哲学著作来解读.拟通过诠释和探讨<老子>书中"有"和"无"这一对重要哲学概念,来揭示其背后蕴藏的深层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老子>中的思想,由"天道"推广到"社会",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设计领域,<老子>一书所包含的整体和谐的辨证思想,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启巩 《文教资料》2009,(22):110-112
老子哲学一般被人们与庄子哲学并举,并被人贴上"无为"出世之学的标签.其实相对于庄学来说,老学更强调入世的一面,且其入世的动机和愿望是不亚于儒学的.本文主要以老子的传世作品<道德经>为依托,从目的和方法两个方面来考量老学的入世精神,从而达到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老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思想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通过"若水""不争"0、"见素抱朴"、"涤除玄览"等方法去"为道",可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研读<老子>,就是要深刻体会其"为道""为学"思想的大智慧及其管理深蕴.并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2.
中文注重意合,文言尤其如此,这是中文的生态.<老子>语言呈现高度意合的特点,而英文主要以形合呈现逻辑关系,因此,中文的意合为<老子>翻译的多样性提供了一种客观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张晓韵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20-21,59
<老子>中存在着"返朴归真"思想,其蕴含可概括为: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实现"返朴归真"之方式有:自然无为、清心寡欲、柔弱不争、重德向善.对这种思想应予以科学审视,与时俱进,既要赋予其新意,也要去除某些不合时宜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马叙伦采用本证和旁证相互结合的科学方法研究<老子>,所提出的创见得到简帛材料验证,足以说明它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质量.<老子校诂>征引各类版本,异文资料相当丰富;利用古文字材料,从形体结构解析字义;援引<说文>和各类文献,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训释;未能逐章注明<老子>韵读,关于音韵的观点散见于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5.
<老子>五千言蕴含了极为深刻的哲学思想,其中老子兵学思想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及老子兵学思想:"主弱反强、以柔为用"的具体表现,以及老子兵学思想在<老子>一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老子想尔注》是早期道教派别五斗米道注老而成的宗教经典。通过梳理文本,认为道教重要的清静教义,已经在《老子想尔注》中有明确和丰富的阐述。它承续了道家哲学范畴"清静"寡欲不争的含义,但又作了宗教性的发挥,即发展成集宗教尊神太上老君之"道意",宗教戒律之"道诫",宗教修持方法之"道术"三涵义于一体的教义。  相似文献   

17.
民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一词最早见之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老百姓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财物才不会匮乏.管子认为"衣食足则知荣辱";<老子>说:"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相似文献   

18.
<老子>和谐思想的内容相当丰富,其思想体系的支撑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亲民思想、节俭作风和发展理念.其中,亲民,是实现和谐的前提;节俭,是实现和谐的条件;发展,是实现和谐的保证.考察<老子>和谐思想的支撑点,把握其中所蕴涵的平等原则、节约意识、创新精神,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释"基考"     
本文铨释S.6825<老子想尔注>中"基考"一词,其成词途径与<赤松子章历>之"基考"迥异.  相似文献   

20.
在近年长篇小说的竞写热潮中,刘醒龙的<圣天门口>无疑是一部有着自己信仰,并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写作提供了新经验的代表之作.小说以天门口为样本,以仿"地方志"的小说体式,书写半个多世纪革命和后革命时代中国乡村的"常"与"变",思考日常俗世生活富有宗教感的优雅、高贵与尊严.同时在语言运用上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