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考古工作在金沙江北岸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古调查和田野发掘工作,有许多重要的收获。其中尤以对西昌市经久乡大洋堆遗址、会理县河口乡土坑墓群、盐源县双河乡老龙头墓群三处古代化遗存的发掘意义最大。这三处古代化遗存代表着金沙江流域新发现的多种考古学化,是金沙江考古的重要发现,对于研究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凉山州博物馆近日请我为他们正式出版的《中华化论坛金沙江化专号》写上几句话。通过他们的介绍,我知道凉山州博物馆和川滇两省的许多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专家学已为这个课题花费了整整十年时间。我为学们一如既往,孜孜不倦的精神所感动。十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短暂的一刻。学们不计名利默默地为金沙江化的研究奉献出自己宝贵的十年光阴,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佩。  相似文献   

3.
论金沙江文化与文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化是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明的起源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所谓金沙江化,是指金沙江的流域化。作为一种流域化,金沙江化具有自身的各种特色。从史前化到青铜化阶段,金沙江化均具整合与不整合的流域形态,其基础在于不同的地域类型。金沙江明的起源时代,相当于它的青铜时代,青铜化十分发达,但仍在国家制度之外徘徊。汉代政治化的扩展,把金沙江各族纳入明社会,成为中国明一个重要的亚明区。  相似文献   

4.
1992年11月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举办的“第二届南方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凉山州会理县召开,川滇两省二十余家博、历史、民族科研单位的八十余位专家和学出席了研讨会,代表们热烈而深入地对南方丝绸之路进行了讨论,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与会代表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龙圣 《寻根》2011,(2):88-95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有一条大河叫做安宁河。它发源于冕宁县,自北向南流经西昌、德昌、米易,在米易境内与雅砻江汇流后,注入金沙江。安宁河流域土地肥沃,周围群山环抱,形成一条两端狭窄、中间宽阔的梭形河谷地带。  相似文献   

6.
对金沙江考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化生态环境赋与了金沙江考古学化独特的面貌。金沙江考古是西南考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将金沙江流域作为川滇两大化区之间的一个边缘地带来看待。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学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将金沙江流域作为一个考古学化区来进行研究在学术上是成立的。多年来考古工作们在金沙江流域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对金沙江考古缺乏足够的认识,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工作尚不够系统、不够充分,金沙江流域考古学化的面貌也不够完整。金沙江考古对于考古学界来讲,还是一片处女地,有许多工作可做,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而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川滇两省及金沙江沿岸众博单位的通力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措施,足踏实地一如既往地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成绩和收获。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化”概念的提出,是值得探索的新课题。本对金沙江化的分布范围、历史定位和基本特征,以及对金沙江化的利用与开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彝族民歌文化资源,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民族融合越来越紧密,彝族人民外迁越来越方便与频繁,凉山彝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目前凉山州彝族民歌的发展呈碎片化、断续化、断层化形态,不利于彝族民歌这一优秀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集合政府、民间、学界三方力量,如何共同整合资源与担当责任的角度以及彝族民歌传统传承保护方式与现代新兴技术传承保护方式出发,以探寻出彝族民歌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经过长期酝酿 ,由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金沙江文化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凉山州博物馆联合主持策划的《金沙江文化研究》专辑 ,将于 2 0 0 2年由《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编辑出版。专辑将以强大的专家学者阵容和丰富翔实的考古、历史、民族、生态资料 ,从崭新的视角切入 ,第一次正式将“金沙江文化”这一全新理念推向学术理论界和社会各界。金沙江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 ,它的定位基础在于历史上活动在金沙江流域的各个族群、政治实体和文化单位 ,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往还。由于金沙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使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了中国西部众…  相似文献   

10.
本着重讨论金沙江化作为区域化概念的理论构建重点,并对金沙江化中的地理环境、民族迁徙、化交流等重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被人们称为“中国西部龙”的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金沙江化是长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息在金沙江流域的各族人民不仅创造和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化,而且都认同是“龙的传人”,有着悠久的龙崇拜(包括蛇、鱼、马等灵物崇拜)的传统习俗。金沙江流域自古盛产黄金,所以又被称为“中国西部金龙”。同属于古蜀明不同阶段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村遗址先后出土了极其丰富的黄金器物。过去,其来源被认为是一个谜。深入开展金沙江化研究,也许能为解开“黄金来源之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2.
站在凉山望彝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尚林 《寻根》2005,(1):19-23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面积约63000平方公里,北起雅安、甘孜两地州南缘,南接攀枝花市,东西分别与云南省为邻,东北与乐山、宜宾两地接壤。州内设16县1市,西昌市为自治州首府所在地。自治州西跨横断山脉,东抵四川盆地,北负大渡河,南临金沙江,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北部宽而南部窄,以雅砻江为界,可分为两大地形区:西部为高原区,东部为山地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对长江化及其明研究已成为时尚,学术界普遍认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其化与明贯穿着整个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历史进程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作为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其化与明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对金沙江化客体,包括地理、民族及各时代考古发现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少数民族的集聚地,这里曾是邛、笮等古民族的所在地。其出土的青铜化除有自身的特点外,还与其他化有着相互交流和影响,特别是与巴蜀化和滇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甚至与越南的东山化也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凉山地区是连接古代川、滇化之间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明的又一源头:金沙江南北两侧彝族山乡刘尧汉探讨中国文明的源头,我们不能不注视金沙江。彝族657万多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侧云南(370多万)、贵州(80多万)和北侧四川(190多万)。现从太阳历法、葫芦崇拜、彝文释古符等三项来阐述金沙江彝族先民...  相似文献   

16.
传统所称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化“大墩子-礼州类型”,实际应划分为大体同时并存的“大墩子类型”和“礼州类型”二种化类型,时代约为商代中晚期至西汉初,皆属于南迁氐羌系统民族的农业化遗存。其中“大墩子类型”为以南迁的岷江上游石棺葬化为主体、吸收滇西“白羊村类型”等土化形成的一种石棺葬化类型,为滇西早期青铜—铁器时代化的源头之一。“礼州类型”则为安宁河流域大石墓化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历史、民族、考古、生态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四川省巴蜀化研究中心于2001年中成立了“金沙江化开发与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大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  相似文献   

18.
周志清 《中华文化论坛》2023,(1):131-141+190
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圈是指分布于金沙江中游南北两岸距今4500—3700年、海拔在3000—1000米山地、有着相近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的统称,文化的非均质性、复合性与多元性特征突出,与周边地区同时期新石器晚期文化内涵迥异。该文化圈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横断山区中段金沙江中游及周邻地区,影响范围北至大渡河中游,南至元江以北,东至金沙江中游末端、西至澜沧江中、下游,以金沙江中游南北两岸最为集中。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圈反映出流域内新石器时代晚期居民之间频繁的文化互动以及文化认同,并为当地青铜时代居民的人群互动与文化互动奠定了史前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项脚蒙古族乡的群山环抱中,居住着一群汉族,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过着基本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们在民族杂居地区,通过与其它民族的交往,在经历了无数的冲突与融合之后,把自己变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他们是这块土地的拓荒,也是这块土地的绿色卫士。  相似文献   

20.
很早就听说过宝山石头城的故事。宝山石头城位于丽江城北11公里处的金沙江峡谷中,那里有百余户纳西族人家,他们祖祖辈辈聚居在一座独立的蘑菇状的巨石之上,因而该处得名“宝山石头城”。宝山石头城建于元朝初年,当时管辖今天大约五个乡的范围。这里山川纵横,河谷幽深,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的气候特点被人称为“十里不同天”:山头冷凉,河谷干热。宝山石头城东临奔腾咆哮的金沙江,市孤陡绝如削的岩可渡,西依层峦叠嶂的牦牛岭,北据峭拔险峻的太子关,四周山坡上辟有重叠连绵的层层梯田,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