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年,欧洲航天局将发射“普朗克”卫星,对过去140亿年里在时空中旅行的光线进行研究。它的发射将帮助我们解答宇宙起源这样最根本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年,我研读了日本东京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佐藤一彦所撰图文并举的《宇宙的起源》(张敏编译,见《科学世界》1999年第3、4期,以下简称《起源》)。佐藤先生提出了某些新假说,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没有物质的宇宙”,引起了我的思索,并由此撰写了拙文《关于宇宙创生的“有”“无”问题》(《江汉论坛》2001年第3期)。本文将解读《起源》的结果简述如下,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3.
天文宇宙     
《科学中国人》2023,(1):12-13
<正>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讲席教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柳卫平带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中国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装置合作组,对关键核天体反应19F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p,g)20Ne进行了反应截面的直接测量,将测量范围推进到世界最低能区,并发现了一个新的共振,解释了宇宙中已知最古老恒星(SMSS0313-6708)的钙丰度起源问题。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作为JUNA实验装置的首批成果之一,19F(p,g)20Ne实验的成功开展证明了JUNA全面具备了进行深地核天体物理研究的能力。这项研究为未来的核天体物理学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包括实验物理学、恒星建模及观测等。  相似文献   

4.
宇宙解秘     
编者按:宇宙起源是一个难解之谜,虽然目前人们倾向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的说法,但这种说法还有许多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下面的文章是一位业余爱好者对宇宙的解释,或许有引发广大读者思索的地方,故刊登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你去问科学爱好者最想得到的是什么,他们可能会说是生命、宇宙以及万物的答案,不过他们也可能想拥有《星球大战》里的光剑。有意思的是,一种科学领域的研究有助于同时实现这两种目标。这个研究就是对质子和中子质量差的研究。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它们一起可以构成原子  相似文献   

6.
探索宇宙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所在的世界从何而来?这也许是人类最古老的问题。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科学,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知识蒙昧的时代,人们把世界的创生归结为神的创造。而今天,科学已成为主流文化,人们摆脱了超自然的思维方式,转而以科学的方法探索宇宙  相似文献   

7.
张辉 《百科知识》2014,(9):16-17
正"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关于宇宙的起源,影响深远的理论之一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近日,科学家宣布找到了宇宙大爆炸的证据。这一结果表明人类将会知道:宇宙是如何诞生的?我们是怎么来的?引力波——宇宙大爆炸的证据1932年,比利时牧师兼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首次提出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也许是近代最有影响的科学家。而2009年11月则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没有一个科学家对科学、政治、宗教、哲学和艺术的影响能与达尔文相比。本期Nature是纪念《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专辑.内容包括关于达尔文、其生活及其科学和传奇的新闻、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多数自然科学家认为,是宇宙“选择”了人类。因为现代天体物理学以及生物进化论已经勾勒出这样一幅宇宙演化的过程图景:先是宇宙(天体)的起源,然后是地球的起源,再有生命的起源,最后是人类的起源,这“四大起源”构成了整个自然界的演化,从这个过程中可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有关生命起源的论述一直笼罩着进化学说的色彩。从进化的观点看,地球生命是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自发诞生的。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再从有机多分子体系到初始生命则是进化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应该承认,生命的出现有它一定的偶然性,突变是可能的,须在充足的证据下才能被人理解与接受。以当今科学上一系列重大发现而言,便明显脱离了经典理论所设置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对于宇宙的起源问题,自从爱因斯坦提出了大爆炸理论之后,大家都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众所周知,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奇点在发生大爆炸后不断膨胀而形成的,有关现象表明:现在的宇宙正在继续膨胀。  相似文献   

12.
高洪 《百科知识》2007,(7S):31-31
多数自然科学家认为,是宇宙“选择”了人类。因为现代天体物理学以及生物进化论已经勾勒出这样一幅宇宙演化的过程图景:先是宇宙(天体)的起源,然后是地球的起源,再有生命的起源,最后是人类的起源,这“四大起源”构成了整个自然界的演化,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人类是宇宙长期演化的必然的产物。人们平常所说的,  相似文献   

13.
"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于2011年1月由中科院立项,致力于在最具优势和最具重大科学发现潜力的科学热点领域,通过自主和国际合作科学卫星计划,实现科学上的重大创新突破,带动相关高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发挥空间科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作用。文章介绍了该专项的背景、实施目标、研究内容、进展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宇宙的起源,曾有各种学派许多种学说来加以解释,其中最有影响的学说就是宇宙大爆炸论.但是,关于宇宙大爆炸的初期情况,还存在分歧,科学界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如:一些物理学家预言,大爆炸初期曾经涌出成群的磁单极子,这些磁单极子至今仍在宇宙中游荡着;而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宇宙初期产生的是密集小黑洞;但有一些学者却喋喋不休地诉说形成一种夸克和胶子组成的宇宙糊;而还有一些科学家在大声惊叹我们宇宙似乎是变化多端、沸腾多泡的大宇宙中的一个泡.今天,科学家们又开始说宇宙中充满着绳.……  相似文献   

15.
宇宙热寂说新解摒弃了以前教科书持批判观点的思想,作者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关于宇宙起源和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宇宙热寂说进行了重新评价和解读.作者还认为所谓的“大爆炸”是宇宙轮回的开始,和所谓的局域宇宙说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6.
鲁旭尉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41+40-41,40
从理论的观点考察了宇宙天体的电性,并由此推测天体的初始磁场的起源。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天文学家已经探测到了引力波。宇宙中还有什么在等待着人类去发现呢?下面就是一些令人困扰的关于宇宙的谜团。1.是什么引发了宇宙大爆炸?大爆炸理论是迄今关于宇宙起源的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学说。但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问题是:是什么引发了宇宙大爆炸?137亿年前宇宙时空诞生之前发生了什么,或者所谓的"之前"根本不存在?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如"大反弹""多元宇宙""循环宇宙""平行世界"等。根据多元宇宙理论,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宇宙空间结构的认识,还有一些争议,其主要的争议问题有宇宙空间结构形式,是否存在中心或边?是无限还是有限闭合空间?平面平直空间是指的什么现象,大小运动过程又是指的什么现象,以及物质起源的基础是什么等。本人对这些现象有一点看法,可供天文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1609年,当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还在利用眼睛来观察星空的时候,此时的亚平宁半岛,一位对星空一直充满着兴趣、名叫伽利略的意大利人,无意间将一个口径只有2.5厘米的自制望远镜指向天空,看到了月球表面和木星的卫星,自此人类之前一直依靠肉眼探索宇宙的进程被彻底改变。在接下来的400多年中,望远镜的口径越做越大,探测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的光学波段扩展到了几乎整个电磁波段,从电磁方式延伸到了宇宙粒子以至于新近的引力波,并且从地面走向了太空。正是这些探测方式的丰富性和探测手段的多样性,使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在短短的几百年中,尤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现在已经能够跨越宇宙演化的长河,描绘出浩瀚宇宙演化的历史:从早期宇宙的微小量子涨落经引力不稳定性放大,形成了今天宇宙多样化的结构——从致密黑洞到我们居住的银河系(图1)、从星系团到宇宙纤维状的大尺度结构。借助于最先进的地面和太空望远镜观测和物理理论,我们对于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已经步入到了精确宇宙学的时代。这意味着我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发现一些新的天文现象,而是更关注主宰我们宇宙演化的基本物质成分的物理本质和宇宙结构起源的众多物理过程。而试图理解众多起源过程和它们的物理本质,正是宇宙结构起源——从银河系的精细刻画到深场宇宙专项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20.
达尔文和恩格斯关于人类起源的解释世纪以来,学者不断地积累了有关生命界的知识,这些知识打开了人类起源的秘密。在这些学者中,最卓越的便是达尔文和恩格斯。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在材料积累和研究的基础上,令人信服地指出了:地球上的生命发生於几亿年以前;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演化而来的:猿是人类最接近的祖先, 但是达尔文终究不能揭露出从动物演变成人的原因:这个伟大的任务被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恩格斯完成了。他指出,是劳动创造了人。在自然界和社会上都存在着两种不可调和的观点:宗教唯心和科学唯物的。宗教说,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及其社会,都是被上帝创造的,是永远不变的。建立在科学事实和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却证明了,自然界和社会不是也不可能没有改变的,任何事物都是在走向死亡和毁灭,而新的则开始萌芽、生长和发展。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尤其确凿地证明了这个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