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笑是世界上的通用语言,是心灵沟通的桥梁,笑是信任的基石。是启发的钥匙。笑,千奇百怪:微笑、欢笑、眉开眼笑、开怀大笑,冷冷一笑,嘲笑、讥笑、苦笑、皮笑肉不笑……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恰当地运用“笑”呢?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王新 《红领巾》2009,(5):39-39
“笑”是表达愉悦情感的表情,微笑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都有许多表达“笑”的词汇。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英语中常见的关于“笑”的字眼: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笑”的表达有哪些呢?就此收集、归纳和解析。供人们对这些在笑的方面表达同一概念、但彼此又有细微的语义差别,或有不同体色彩的词进行体味,以避免在章中使用重复并使章生动、富有变化。  相似文献   

4.
说“笑”     
王坤 《初中生》2008,(11):64-64
笑是人类交流最古老的方式之一。每一个人早在学会说话之前就掌握了这门技巧。发出特定笑声的人,如果让他重复这些声音,注定是徒劳的,因为他的发声器官已经没有那样笑的准备了。科学家发现,连续快速的笑声一般持续0.04秒~6秒。不论男女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5.
刘单 《小读者》2010,(1):51-51
一、人体不同部位,“笑”的特点不同 脸:笑引起脸部的变化。如笑脸、满面笑容、嬉皮笑脸。 嘴:笑引起嘴的变化。如笑口常开、抿嘴笑、笑得合不拢嘴。  相似文献   

6.
杭州马一浮先生有一对小辈——马镜泉和赵士华夫妇,他们结婚时就是由马一浮主婚的,其中的赵女士在退休前是前杭州大学中文系的教师。这一对夫妇在马一浮生前时常到马一浮那里问安,  相似文献   

7.
采访之前先看到张国老师的几张照片,一张是特写,另外几张是工作照。 特写照片上的张国威风凛凛:刚毅的国字脸,浓密的剑眉,深邃的眼睛,既有跃马横刀的豪气,又有深谋远虑的睿智。  相似文献   

8.
课堂幽默,可带来轻松愉悦;课堂幽默,也可带来活泼生机;课堂幽默,还能彰显睿智捷思;课堂幽默,更可提高教学效果。然而,一味追求笑声,刻意制造“笑场”,便极有可能误读课堂幽默,使得“幽默”变味,或不合时宜,或低级庸俗,或见惯不怪,如此“笑场”,未必“有效”。  相似文献   

9.
《渔父》中渔父的"莞尔而笑",耐人寻味,是文章的文眼所在。探讨文中的"笑"的意味,可以明晰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深化对文章意蕴的认识。基于"笑"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从"笑"读进去,在诵读中从"笑"读开去,领略屈原的人格之美和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  相似文献   

10.
读《孔乙己》,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教《孔乙己》,正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一、他从笑声中走来小说以“笑”贯穿全文,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一“笑”,既造成了悬念,又笼罩全文。笑声中走来的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不伦不类的样子,鲁迅先生只有在悲愤中才能勾画出来。而看客、酒客的笑便只徒有其表了。他们笑他脸上的伤疤,笑他以“窃”换“偷”的狡辩,笑他没有进学甚至笑他没有名字。由外到内毫不手软地揭开他内心的伤痛,直到有人哄堂大笑为止,这笑声也就成了与茴香豆同根的调料了。这笑声中,短衣帮的笑最具魁力,他们近乎是刁钻的、“不见黄河不死心”的笑,非要把孔乙己剥个体无完肤不可。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其品行未必比孔乙己高,笑的过程简直就是“同室操戈”,实质就是“受害者”笑话“牺牲品”。如果说短衣帮的“笑”是愚昧的、无知的,至少是无聊的,那么咸亨酒店老板的笑便是另有所图了,他已把孔乙己当成了类似茴香豆的下酒料,是否可以理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价值观倾向的笑,既可以直通艺术审美,也可以到达娱乐至死。所以,讨论笑的艺术,先要把两种不同性质和品位格调的笑区别开来,即把真善美的笑与假恶丑的笑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呢?"闹闹不停地挠着头,百思不得其解。原来今天的语文课,小静老师又和大家讲了一些有趣的会意字,光凭字形就能猜出字义,闹闹的学习兴趣大增,回家做完作业也不歇着,继续找了一些会意字来研究。闹闹一鼓作气攻克完颇有难度的"武""灶""国"之后,却在"哭"与"笑"面前犯起了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笑",练习三的第一题我一改往日的做法:"大家喜欢笑吗?"我们的交谈开始了。听了我的问话,大家异口同声:"喜欢。"有孩子现出疑惑的神情,我接着道:"是的,没有人不喜欢笑。心理学家研究,在人的喜怒哀乐中,笑的表情最多,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按一百年来算,每个人一生平均要笑36000次。人们为什么这样喜欢笑,笑到底有哪些好处?""笑一笑,十年少。"有同学喊道。"你是说笑可以……"还没等我说完,他就抢了去:"笑可以让人变得年轻啊!""笑一笑,不吃药。"吕兴起站起来笑着说,"笑可以为人们治病。""笑还有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4.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奴役下的一个可怜的牺牲品,黑暗王国里的一个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苦人儿。他念了一辈子书,不但没能实现仕途的愿望——沿着科举的阶梯爬上去捞得荣华富贵,反而沦落在社会的最底层,不但“不会营生”,反而养成了“好喝懒做”的“坏脾气”,成为人们逗趣取乐的笑料。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一生备受凌辱、饱尝煎熬,最后悲惨地死去。那么这样一个人物,怎么能与“笑”联系起来呢?在小说中,有关祥林嫂的“笑”的描写有三处,作者这样安排不是偶然的,它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形、音、义三方面考察,“笑”应该是“从竹夭声”,“哭”应该是“从 犬声”,均为后出的形声字。今本《说文》在这两个字的处理上均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17.
严永梅 《湖北教育》2002,(19):43-43
纵观一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总给人一种厚重感:深刻而不浮躁,朴实而不花哨,舒放而不压抑,清新而不张扬。  相似文献   

18.
以中学阶段所学的外国小说作为群文阅读的研究对象,将小说中人物的“笑”作为群文议题进行学习。围绕议题,引导学生辨识、分析、归纳、整合,发现小说中人物的“笑”蕴含的丰富情感:“笑”是作者的理想和追求,是愿望的载体;是对生活的妥协和自我麻醉;“笑”是难得的表情,不“笑”是生活常态,是苦难人生的真实写照。指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与反思,分析形成原因及特色,实现应用与拓展。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很多词和句子都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使用,要理解这些词或句子的使用情景和语义,就必须先从日本的文化背景入手。日语中"はい"一词的频繁使用,与日本人喜爱肯定表达而尽量回避否定表达有关,而这一现象正反映了日本人的"不安感"与"和"意识。本文拟从"はい"一词的用法看日本人的文化心理及意识。  相似文献   

20.
秦添婴 《考试周刊》2011,(19):27-28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示"笑"的方式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表现出不同的语义成分、语义容量和词化模式。本文运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和词化模式观点对这些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