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运动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领域的历史性变革,全球首座“双奥之城”推动了新兴媒体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度融合,折射出我国国家传播能力提升与传播格局演变的壮阔历程。将我国筹办、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旅”作为一个兼具中国语境和全球视野的历史文本进行审视,揭示全球大变局时代技术与文化在中国的互动与演进,分析奥运传播与我国传媒业创新实践的融合互动,呈现体育传播格局演变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2.
“冬奥口号”是举办城市根据国际环境、国内现状以及自身本土化理解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冬奥会理念的设计、表达与传播,其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体育动员机制,具有体育公共外交的“倡议”功能。该文聚焦历届冬奥会的口号,通过对冬奥口号倡导机制的多维剖析,发现历届冬奥口号的倡导主题呈现出从“齐聚同一时空”到以“火焰”与“激情”为中心的诠释;通过对历届冬奥口号相关的国际主流媒体报道分析,发现冬奥口号的创制一直以来都在向世界传达“义利相兼”“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相契合的倡议理念。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倡议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下奥林匹克精神、办赛理念和奥运愿景的中国解读、中国诠释和中国表达。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是国际性的媒介议题,同时也是中国构建传播主体意识、促进国际话语新秩序建立的标志性新闻议题。采用现实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和框架分析中的“诠释包裹”研究路径,对比分析《中国日报》对于相隔14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报道框架。发现两届奥运会在报道框架上相同,但在框架的建构上却存在巨大差异。基于现实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其原因,发现影响两届奥运会报道框架建构的主要因素为:(1)从全球化融入过程中凸显国际视野到后疫情时代强调本国视角;(2)从媒介霸权主义下的回应澄清到自信意识形态下的主动建构;(3)从首次办奥背景下关注竞技夺金到国家实力持续增强下重视运动参与。并得出结论,对比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报道上,中国媒体在奥运传播的主体构建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奥运国际传播始终根植于现实情境下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学视角,从事件-过程的系统性考察和行动主体视角出发对北京冬奥会后期效应与东北冰雪产业振兴逻辑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北京冬奥会期间,基于国家的政策制定、组织实践与个体的政策认知、文化表达和价值认同的高度一致性,民众实现了在认知、行为和意义层面上的冰雪文化启蒙。后冬奥时代,兴趣与动机激励是实现从具身体验到惯习行为的关键。以冰雪参与旅游为主体的消费阶层的培育和形成,是冰雪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稳定的标志。(2)由媒介营造的奥运喧嚣视觉景观,促使冠军和金牌经历了解码和编码的再生产过程,喧嚣过后,后冬奥时代集体意识与个体认知的秩序将面临重建。平衡集体意识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使“网红”变为“长红”将是赓续冬奥效应的关键。(3)东北所拥有的资源、人才和区域优势为纾解北京冬奥会的后续效应提供了可能,由于冰雪文化的参与存在社会阶层和经济资本等价值属性,因此在个体参与的行为选择上呈现出“选择性亲和”和“选择性疏离”的理论指向。(4)深耕冰雪旅游的内容与产品,实现冰雪旅游产业的优化供给,建立以冰雪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工具的治理模式,实现“旅游+”的发展,是后冬奥时代发展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关键。需要我们从本质上构建文化涵养制度、制度决定观念、观念体现价值、价值决定行为的逻辑递进和循环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特别是如何激发文化持有者参与保护传承的内生动力,是当前学界面临的重要议题。基于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湖南省“汝城香火龙”活动为田野个案,探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乡村精英的话语权生成问题。研究认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村落社会“面子与文化资本的赚取”是乡村精英追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话语权的主要动力。村落(宗族)龙灯理事会是乡村精英为组织、开展“汝城香火龙”活动而组建的自组织,该组织通过内部动员与外部联络的方式进行运作。配合地方政府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依托文化学者构建“非遗”学术话语以及借助“全媒体”立体化渲染发展图景,是“汝城香火龙”保护传承中乡村精英话语权生成的行动策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乡村精英的话语权拥有,有利于激发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会共治保护传承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存在明显的“重权利,轻义务”问题。为了推进体育权的实现,在研究范式上应从“权利思维”转向“义务思维”。体育权的实现依靠的是国家义务而非国家权力,国家义务是实现体育权的直接保障与根本保障,且是一种法定义务。在内容体系上,体育权实现的国家义务包含了尊重、保护与给付三个层次。尊重义务要求国家不得妨害公民体育自由权行使;给付义务要求国家应在物质、服务与制度方面为公民体育权的实现创造条件;保护义务则要求当非国家以外的第三人侵害公民体育权时,国家应及时制止并排除妨害。国家违反体育权实现义务应当具有可诉性,其中,违反尊重义务具有完全可诉性,违反保护义务具有部分可诉性,违反给付义务只具备最低限度可诉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的条文进行解读,对“竞技体育”章的立法进行评析,就“竞技体育”章实施所需的后续配套立法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将全面促进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法治的发展。设置单独的“竞技体育”章实现了我国体育立法的延续和创新,确立了国家发展竞技体育的基本定位,明确了国家对竞技体育训练及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培养运动员的原则,运动员优待制度、帮扶政策、注册制度,国家队选拔原则等诸多内容,并进一步强调了竞技体育竞赛开展的基本原则和体育竞赛基本管理制度。“竞技体育”章新增的运动员权利保护、体育运动水平等级制度、职业体育、赛事组织者权利保护的规定是新修订《体育法》的重要立法创新。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的全面实施还应进行配套性立法,建议制定国务院行政法规《职业体育条例》,制定部门规章《体育运动水平等级管理办法》,并对部门规章《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探讨体育教育的价值走向与创新发展尤为重要与现实。分析了“双减”政策对体育教育的多元期待,不仅期待体育教育的发展弊端尽早尽快消除,期待体育教育的操作流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还期待体育教育的相关政策落实要能分层分类分项推进。从永恒不变、动态发展、优化完善等内涵特征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双减”背景下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双减”落实中体育教育发展的构想,诸如体育教育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瞄准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路径的优化,其层次感需要聚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内涵的提升,其满意度需要集中体现家校社协同共育的结果。旨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基础理论和在“双减”背景下促进体育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相关的若干争议、热点予以辨析,审视其深层、结构性问题,厘清有关认识和理论,并就“双减”背景下体育中考介入的困境及再定位进行探讨,旨在为体育中高考改革的决策和推行、“双减”政策在体育相关方面的落实及体教融合提供理论资源。认为:(1)体育“应试教育”及其改革取向指向地位考试、素质素养教育、体育锻炼及“良性负担”“对冲”说,均存在认识误区或偏差。其中,体育中高考改革难以促成“减负”,这也提示特定“体育锻炼”效应介入“双减”面临理论困境。(2)体育中高考改革的调适和定位应置于当下社会-价值视域及“双减”背景之下:其一,体育中高考改革应谨防在某种舆论压力与“既定目标”下的推行,谨防非必需或极限-竞技化的运动能力作为教育及人才评价的核心指标,以及谨防改革的有限效应对社会伦理价值的僭越和碾压;其二,在“双减”背景下对体育中考改革予以定位,需谨防体育在中考改革压力下成为一种新的负担,以及谨防“双减”背景与体育中考导向下学校体育的矮化和生物化。提出:“双减”或“减负”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应超越体育升学考试的导向和限制,体现学校体育的实质和育人价值,这也是对“体教融合”及“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的切合和呼应;应防止在体育中高考与“双减”或不当“减负”观双重作用下催生和助长学校体育“生物体育观”。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执行困境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点。该文以修正后的“模糊—冲突”模型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选取了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文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天锻炼一小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学业减负保障学生睡眠”四个子政策作为案例分析。根据政策属性的模糊性和冲突性划分出不同的政策执行类别,并对影响四类政策执行的支配性要素进行模型解释,最终归结出导致政策执行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体质健康资源、完善政策监督机制、优化条块管理模式、引领社会舆论导向等提升政策执行效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个沿线国家2010—2020年冰雪运动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解析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冰雪运动产品贸易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冰雪运动产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呈现“核心—边缘”化,网络中网络关联度与网络密度较低,但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说明冰雪运动产品贸易合作关系正在逐步提升,并且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冰雪运动产品贸易网络结构中,中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处在核心位置,对其他国家的冰雪运动产品进出口贸易有较大影响,有较高的贸易话语权。(3)从凝聚子群分析发现,贸易网络中有四个凝聚子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子群的国家有明显变动,且冰雪运动产品贸易网络结构有“小群体”特征。(4)对聚类系数研究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冰雪运动产品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系统分析体育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路径。研究认为,激发体育消费活力能够筑牢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能够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育与科技深度融合能够促进更高水平自立自强,强化体育文化交流能够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体育共享发展能够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上述五点构成了新时代体育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五条脉络,是未来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功能,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武术的一种特殊身体认知方式,“悟”在武术教育与传承中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其身心一统、知行合一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一致性,是中国古代身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基于身体认知理论,在澄明和阐释“悟”的义理基础上,探究中国武术“悟”的运行逻辑与价值取向。中国武术“悟”的运行逻辑主要包含符号表征、隐喻映射、意会认知与行为转化四个层次,符号表征是“悟”的前提条件,隐喻映射是“悟”的逻辑起点,意会认知是“悟”的运行方式,行为转化是“悟”的实践指向,它们统一于“悟”中。这种运行逻辑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悟统身心的终极指向、悟合知行的实践进路、悟以体道的内在超越三个方面。中国武术教育与传承中要科学认识和有效运用“悟”的运行逻辑,客观看待和正确引导“悟”的价值取向,让这种中国式的文化传统和实践智慧在现代社会语境下也能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4.
以中华武术之“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语言学与武学两个视角对“劲”的概念进行学理辨析,然后展开“劲”理论层面的意义探讨以及实践层面的训练要义探赜。研究认为:中华武术之“劲”是以技击为主要目的,以形体练习、气息吐纳以及意识引导为主要练习程序,经系统化训练后所获得的符合武术相关技术特点的整体力。就其理论层面而言,在揭示拳种技击基础、深化格斗对抗理念、促进肢体协调表达、丰富套路演练韵味等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其实践层面而言,则主要通过形体练习奠定“劲”之松通顺达的身体基础,通过气息吐纳保障“劲”之己身贯穿与彼身渗透,通过意识引导实现“劲”之破体构象的实践飞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传统社会中武术发展的“尚抑”之律进行梳理阐析,发现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权变动的历史进程中总是隐现出对“武”的“尚抑”之律,即政权建立初期对“武”抑制,随着政权的稳固逐渐尚武,从而又推动政权更替的历史规律。而民国时期却对这一规律进行了完全的颠覆,在建立初期就呈现出强烈的尚武之风,表现在:武术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武术社团组织掀起尚武高潮;在杀敌救国的战场上成为抗敌利器和强心之剂;对国术理性科学的研究成为一时之尚。这给当代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带来启示:关注“武”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力学校教育、服务军队建设等最关键、最根本的价值和作用——以武健文,上升国家文化战略高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武术力量;以武育人,汲取历史经验助力体教融合,为学校体育事业注入民族基因;以武铸魂,弘扬新时代尚武精神,顺势应时铸造强军之魂。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2016-2020年体育传播研究的期刊论文展开计量分析。借助Cite Space 5.8 R2对Web of Science收录的SSCI和A&HCI期刊进行了有效性的判断并展开共现分析。研究发现:2016-2020年国际体育传播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基本上延续先前议题,研究方法是量化与质性研究并重,质性研究数量略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依次是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国家,社交媒体与女性主义议题仍然是研究热点,“华人之声”开始在国际学术领域中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国际体育传播研究的领军人物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与体育传播研究、社会公平与体育传播研究、体育与媒介化研究、东亚奥运会与体育传播研究、体育跨文化传播研究有可能成为今后5年国际体育传播研究的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17.
立足我国国家制度、建设机制、教育环境等本土化场景,运用探索式案例研究方法,以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宝宝功夫”建设实践为案例,系统探索了儿童青少年体育课程本土化创新构成要素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立足课程建设、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及推广的创新框架,构成了国家政策、指导方针、传统体育项目、办学情景、素养培育、本体需求等相融合的儿童青少年体育课程本土化创新要素。实现路径:释放本土跨界政策效应,结合本土教育情景特点,挖掘本土民族文化价值,满足本土应用环境需求,实现儿童青少年体育课程建设路径、教学过程、内容元素及推广策略创新。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与民俗体育传承人关系,直接影响到国家与民俗体育传承人各自的角色定位,影响着传承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国家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事关“非遗”保护的实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分析了传承人对其舞狮人身份的认同流变,并透过舞狮传承人对此身份认同的演进、变化,探讨了国家与舞狮传承人关系变迁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传承人对其舞狮人身份的认同是国家建构与其自我反思性建构的动态过程,从传承人对舞狮人身份的初识、搁置、确立再到合法性权威获取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传承人对其舞狮人身份的认同由计划性认同、拒斥性认同、认同调适逐渐走向合法性认同的演变;反映了国家和舞狮传承人关系由自主发展到合作共赢发展的流变,国家在其中始终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价值转向、现实困境、运行模式和推进策略。研究显示:“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在管理维度由教育部门向体育部门转变、时间维度由学科培训向体育培训转向、空间维度由学科培训场域向体育场馆场域转向、经济维度由教育培训业向体育培训业转向、社会维度由成绩资本向健康资本转向;现实困境表现在行政壁垒阻碍相关政策执行效率、监管主体缺失导致市场监管乏力、标准缺失阻滞体育培训规范化运营、师资薄弱遏制体育培训供给服务质量、坪效不高降低体育培训运营效率五个方面;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创新可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中高考体育培训、体育+学校结合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校内+校外结合的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教育+体育结合的购买第三方服务、体育+社会结合的体育培训公益配送、社区+体育结合的社区公益培训、学校+体校结合的体教融合等多种运行模式;提出了围绕体育场馆为中心开展注册普查、赋权体育单项协会出台评价体系、授权体育部门成立培训市场监管处、建立培训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构建家校社培训共同体、赋能体育培训业数字化转型等六项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冬奥会成为中国围绕冬奥平台展开外交、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和谐合作国际大家庭的闪光点。“冬奥外交”是新中国体育外交的赓续与发展。新中国体育外交生动反映了在新中国赢得生存、谋求发展和走向强大的连续过程中体育外交在维护国家主权、展示国家形象、构建命运共同体中的卓越贡献。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国际国内一盘棋,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关系的建立,始终坚持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参与国际体育治理,新中国体育外交促进中国外交实现了服务发展的使命。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将践行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体育外交制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球体育公共产品,影响国际体育规范、主动推进全球体育治理,创新体育外交体系、探索建设体育外交学新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