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转课堂"是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这一教学模式重新调配了课堂内外时间,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知识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中学化学教学为例,探究"翻转课堂"的优势特点及教学注意事项,为中学化学课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创设高效活力的优质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在翻转课堂中,每个学习项目分成自主学习、课堂学习、拓展活动、交流考核四个环节。拓展活动环节是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兴趣、特点组织的并由考核机制保障的教学过程,是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汽车性能评价与选购"课程为例,对拓展活动进行设计及实践;对拓展活动环节的作用、实施考核、形式、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本文为其他教学工作者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及拓展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开展形式程式化等问题。作者通过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设计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应用研究表明,在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践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放在课外,知识内化放在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模式,具有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高度参与和实现个性化教育等特征,这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性学习的迫切需求不谋而合。本文分析了翻转课堂运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可行性,构建出适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翻转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学习和个性化教育,以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理念,借助微课等技术,为实现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但是,无论是目前的微课设计,还是翻转课堂的组织、设计,都存在诸多问题。翻转课堂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问题探究的自主、个性化学习,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的一种颠覆,因此翻转课堂、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需要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模式,以支持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基于这一假设,该研究提出了适合翻转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启发性挫败设计。该文详细论述了启发性挫败设计的四个相互依赖的机制(启发性挫败的问题设计、元认知活动设计、参与结构设计和学习文化的设计),以及原则和原理,以期为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微课的设计等提供新的视角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教育教学领域也开始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由此出现。其通过实现课上与课下教学的翻转,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为主,让学生在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中完成知行合一。而翻转课堂离不开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应用,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翻转课堂的成效。因此本文将尝试以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为例,对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校本应用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翻转课堂是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与学的顺序颠倒,以实现教学的人性化。随着翻转课堂的日益成熟,将翻转课堂融入课堂教学中成为高职教学的新思路。因此,应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分析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课堂的可行性,构建新型的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伊犁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新疆地理》课程为例,在初步分析目前该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新疆地理》课程中的实践探索中的经验,从而分析出目前该课程运用翻转课堂的优势,对今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出相应方案。翻转课堂通过让学生课前看视频学习知识,课上进行知识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革新。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以讲授的"新疆地理"课程为试点,从教学准备、实施过程和效果分析三个方面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教学效果,展现了这一先进教学理念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通平台、扩充教学空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MOOC和翻转课堂成为教育界一个热点话题。MOOC拥有优质课程资源,促进了远程知识分享,为教和学创造了很好的机会。翻转课堂是应用现代技术实现教与学的颠倒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文将MOOC资源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对工程图学课程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实践,对采用该模式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为"翻转课堂"的推广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该研究分析了翻转课堂的优势及面临挑战,并针对应用实践型的实验课程,以课堂上下学习环境创设为主,构建了“以问题为核心、以任务为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表明,在以实践、操作性为主的实验课程领域,该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1.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文章在分析了翻转课堂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性质和学习者特征,提出以翻转课堂形式开展教学,并对课前教学视频创建、学习任务单及教学活动流程进行了设计,以促进学习者对教育技术的理解,有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根据药物分析课程特点,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药物分析教学中,对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升了药物分析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当今,混合学习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率先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基于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公共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我院使用教学团队自编的适合于高职学生特点和为翻转课堂设计的教材,构建了基于手机电脑端网络学习平台的翻转课堂混合学习模式。本文阐述了该课程如何基于手机电脑学习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混合教学。  相似文献   

14.
Seminar是一种典型的打破灌输式教学、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教学范式.翻转课堂的出现为Seminar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以翻转课堂的理念为指导,构建了基于翻转理念的Seminar教学模式,并通过分析它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成效,揭示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实践价值与注意要点.研究发现,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Seminar教学能够较好地实现对翻转课堂与Seminar教学的取长补短,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成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文章在分析了翻转课堂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性质和学习者特征,提出以翻转课堂形式开展教学,并对课前教学视频创建、学习任务单及教学活动流程进行了设计,以促进学习者对教育技术的理解,有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翻转课堂是颠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引导。翻转课堂设计模式在实践性课程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软件设计等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将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通过网络预习、课上讨论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学生主动性不足、课堂缺乏交流、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情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文章基于道路建筑材料课程,通过分析传统课程教学现状,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前准备、课中教学和课后教学等环节,以项目探究式学习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交流机会,活跃课程氛围。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翻转课堂为现代教育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18.
项目教学法以任务为驱动,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一个相对完整且独立的教学项目,实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的目的;翻转课堂重构教学过程,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完成学习内容,课堂上通过研讨等互动方式促使知识的内化及吸纳。在《建筑构造》课程中,将项目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进入翻转课堂时知识储备不足、翻转过程中师生互动效率不高、翻转课堂后学生自学主动性低等问题,以超星学习通为教学管理的数字化工具,设计了与翻转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在线教学资源和翻转课程实施的关键流程,以"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为实践对象,开展了实践分析。结果表明,将在线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学生反馈效果良好,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基础差异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课时不够内容较多等问题,积极倡导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该课程。文章在分析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不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以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