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匠精神引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全面管理的质量思想和质量控制理论为基础,分析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的目标、任务及构建原则,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提出适合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系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融合培养是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高职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学生自身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仍然存在对职业精神重视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师能力不充分、考核办法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校园企业文化、强化日常行为管理使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3.
大学精神与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导向和规范、凝聚和激励、熏陶和感染的功用,根据这些功用,大学在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人文科学精神以及对人、社会的关怀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石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用石油精神铸魂,大庆精神立校,铁人精神育人,用石油传统和石油文化塑造新一代石油工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厘清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意蕴,分析三者之间的逻辑联系。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指出了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合培育的有效路径,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与人才培养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大学精神的建构以人才培养为向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成效以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检验,二者的关系和演生限度从根本上制约着大学发展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7.
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为辽宁再振兴服务的首要任务。从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辽宁高职院校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速学校内涵式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高职院校新型培养模式,培养出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船舶建造课程为例,在明确工匠精神融入船舶建造课程意义的基础上,探索工匠精神融入船舶建造课程的思路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要处理好业务素质和全面素质的关系以及学习和发现的关系,进行高校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孙杰 《教育与职业》2023,(22):100-105
培养大量科技领军人才、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是全面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关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成功培养。高职院校要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前提下,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从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产业行业共同进步的角度挖掘工匠精神培育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摸清当前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原因,并从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校企合作、校园文化等方面寻求促进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案与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处理好全面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关系,学习和发现的关系,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工匠精神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对工艺技术精益求精、对生产经营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工匠精神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传承性等特点,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培养目标来看,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职业活动为载体,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操作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现代职业教育需要面向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并注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 ,要处理好业务素质和全面素质的关系、学习和发现的关系 ,进行高校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朱笑爽 《高教论坛》2023,(6):100-105
为探讨“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以全国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727名研究生作为调研对象,从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人文精神等四个维度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状况整体积极向好,群体差异显著,呈现出整体与差异并存、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坚守与屈从博弈等特征。全面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科学精神,需深入落实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以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培育为抓手的激励机制;实施以提升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奉献精神为目标的科学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弥补工程教育短板,需要理工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大学生工匠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塑造,强化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文章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从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阐述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分析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从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师资力量、丰富活动载体、加强网络宣传、整合校外资源等方面构建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相关研究述评,首先对本科人才培养中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解析,然后分析了本科人才培养中职业精神塑造的内在逻辑,接着论述了本科人才培养中职业精神塑造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本科人才培养中职业精神塑造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技术精神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重要体现,反映了高职学生技术学习的人生取向和价值定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与内在要求,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思想支撑,也是大国工匠培育之有效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就应当充分认识到技术精神对高职人才培育的重要意义,将技术精神全面全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产教融合之中,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充足合格的高技术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论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本就当前影响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并对高职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有自身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职业教育系统培养工匠精神重点落在人才培养上,以树立工匠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职业技能、家国情怀、公民道德、文化传统、职业精神、发展能力为内容,校企合作、多元参与,将工匠精神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适应新时代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引导高校根据办学定位与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方法,优化课程,强化师资,全面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文章通过了解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对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看法,分析存在的疑问,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