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化学“思维课堂”教学的构建:创设认知冲突,思维自主建构,思维应用迁移。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知识形成过程,联系已有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2.
吕俊君 《物理之友》2022,(12):29-32
深度学习是认知、思维、情感、环境的高度统一,思维型课堂具备认知冲突、自主建构、应用迁移、自我监控四大要素,是走向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探究滑动变阻器的选择”为例,探索深度学习的思维型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思维型课堂的构建,对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核心素养的概念和框架出发,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围绕思维型课堂的认知冲突、自主建构、思维监控及应用迁移四方面探究如何通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以期为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信息技术思维型课堂融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以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为基础,着眼于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意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包括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和应用迁移四个方面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知识形成过程,联系已有知识经验,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思维品质以提高智力能力,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七个方面的课堂基本要求;同时,还强调了在教学活动中"双主体"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倡导师生的课堂互动。32年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特别是近十年的"学思维"活动课程实践表明,思维型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激发课堂的思维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康扬眉  李玫 《宁夏教育》2023,(Z1):119-120
思维互动是思维型课堂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是进行思维互动的主要手段。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地理思维的有效手段,决定其理解所学地理知识的深度以及其对知识、能力迁移的广度。文章基于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结合作者多年一线教学实践,探索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通过问题情境、问题链以及追问等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思维型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诱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通过创设“支架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活动、自主建构知识;通过创设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应用迁移。  相似文献   

7.
思维型课堂教学以学生思维活动为核心,围绕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认知冲突、自主建构、应用迁移和思维监控的教学环节促进核心概念进阶,笔者认为概念进阶的本质在于思维进阶,由此梳理初中物理“物质”核心概念,设计“物质的物理属性”概念进阶案例,为落实学生在“物质”一课应发展的核心素养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8.
思维型课堂教学有利于建构学生思维,研发并应用可视化学习工具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可视化学习工具在思维型课堂中应用的整体教学思路主要有概念分析、问题统整、素材搜集、准备和整体教学设计等;主要教学活动设计有情景导入、借助列表以寻找证据、分享成果以形成思路、排除干扰以形成认知、总结学习以迁移应用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思维型课堂的4个基本特征出发,以高中物理“全反射”教学为例,探讨促进科学思维发展的思维型课堂的教学策略:以情境创设诱发认知冲突,以序列问题促进自主建构,以批判反省达成思维监控,以变式拓展驱动迁移应用.  相似文献   

10.
问题式教学是推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综合思维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文章以民居为情境案例,按照“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式应用—正向迁移”的设计思路,探究环境对文化形成、发展的影响,采用问题式教学,构建地理思维链,对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问题意识进行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和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每位地理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自主建构性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中,一系列教学活动皆围绕学生自主认知结构这一中心任务而展开,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高效的思维路径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追求。本文以“物体的质量”教学为例,围绕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认知冲突、自主建构、应用迁移和思维监控等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教师应立足思维导图的特点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出发点,探究应用思维导图的有效途径,将学习的重点、难点串联起来,构建完整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6,(18):29-30
在探讨绘制思维导图、任务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方法在生物知识体系建构应用的过程中,寻找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主互助模式是一种以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目标,以师牛互助、牛生互助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学案导学,自主探讨瓦助合作,质疑解难组际展示,交流共享——直面生活,迁移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任虎虎 《物理之友》2022,(12):19-20+26
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思维和能力的结构化是促进深度学习的路径和宗旨,课堂教学的结构化是结构化教学的基础。据此,笔者提出以下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结构化策略:以“类”聚合,促进关系性理解;以“大”重组,促进意义性建构;以“境”迁移,促进灵活性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基于地理课改的理念和地理课堂教与学的现状,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应用思维工具的角度,阐述了要构建思维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工具,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探讨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性。通过思维工具的学习和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动机和兴趣,提升学生终身自主学习力。  相似文献   

18.
成长型思维视域下的阅读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的学习过程。阅读体系的学程建构指向衔接与进阶的目标,注重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基于挑战与共学的任务形式,通过知识建构着眼迁移与建构的能力发展。探寻成长型思维视域下的阅读体系建构,就是通过指向学习“自省”的预学资源挖掘、指向学习“自主”的共学课堂建设、指向学习“自能”的延学体系探索,服务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终身发展学习。  相似文献   

19.
用好思维导图和翻转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知识迁移能力等,作用大效果好,能让高中世界区域地理的复习更高效。  相似文献   

20.
赋权,增能,建构自主课堂,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的价值取向。建构自主课堂,自主学习是核心。自主学习从哲学层面上讲,是由主体性为内核,以自决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从教学论角度看,自主课堂是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相统一的课堂。建构自主课堂,必须超越“技术层面”,树立整体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