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灾难,把灾难化为教育契机,抗疫的过程又是现实的、鲜活的教学现场。走进抗疫现场,走进抗疫社会大课堂,深刻接受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科学教育、心理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在疫情中反思,在抗疫中成长,使我们敬畏自然,珍爱生命,尊重科学,敬仰理性,遵守规则,懂得关爱,学会坚强,坚定信念,具有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举国之力的战疫斗争。在斗争中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取得了一系列战略成果,在抗疫实践过程中孕育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珍贵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是抗疫精神塑造大学生人格的有力途径,把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会进一步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使命感,坚定“四个自信”。团队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来探寻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并将抗疫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到凝聚人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深刻阐述了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他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他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拉萨教育系统深刻领会伟大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入挖掘伟大抗疫斗争中的德育资源,探索出一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弘扬抗疫精神,讲好抗疫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在全国各地肆虐。全国上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疫之战。新冠肺炎疫情,给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按下了“暂停键”;而在线教学,则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按下了“播放键”。  相似文献   

5.
疫情发生以来,教育部党组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决策部署。教育部迅速成立了由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为组长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坚持组长、副组长“日部署、日研判、日调度”机制,加强对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次进行专题研究,持续部署推进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教育部在官方网站开设了教育系统全力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专题,传递权威声音,交流战“疫”动态,宣传战“疫”典型,凝聚师生人心,发布防控知识。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抗疫答卷的对比,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契机、注入了新内容。“东治西乱”的疫情防控现状是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发的现实前提和实践基础,“中西对比”疫情防控实践案例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发的边界和内容,抗疫教育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立足抗疫国际比较的现实场域,超越各国疫情防控差异的表象,窥见不同治理模式背后的历史渊源、文明根性、价值认知,从疫情防控理念、制度、文化、效果等四个维度的国际比较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从民族与世界、普遍与特殊、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等多视角、多维度呈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生成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和阐释能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7.
<正>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全民抗疫的人民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与人民的抗疫行动、能力、意志、决心与责任担当则让山河侧目,令世界动容,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的生动教材。结合全民抗疫,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精神动力,还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是一场特殊的战"疫",在此前景下,用好抗疫实践,传扬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是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现实诉求,彰显独特的爱国主义理论形态,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生活"常态,让全国人民"禁足"。这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阻击战,凸显了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尊重法治、依法防控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障。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防疫抗疫实践构成了学生特定时空下的生活,在校学  相似文献   

10.
熊波  李萍 《四川教育》2020,(13):24-25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个置身其中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对于学校治理工作而言,如何在防疫抗疫工作中,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呢?一、坚持党建引领,展现战斗堡垒新作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基层党组织的一次大考。成都市双流区东升第一初级中学积极响应“把党组织建在最基层”的号召,开展“组织力”提升工程。学校向全体党员同志发出了倡议书,倡议大家提高政治站位,坚定防控信心,全力配合党总支开展疫情防治工作,争做疫情防控的主心骨、主力军。在学校党总支的精心组织下,党员干部分组深入各年级各班工作,成立临时党小组,全面凸显党组织的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示范作用,切实保障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2):F0002-F0002
作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小学一直坚守着“让心育走进心里,让师生健康快乐”的心育理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持续两个月的在线教育中,构建了三大课程,引导全校师生和家长关注社会、关注家庭、关注生命,开展了积极的健心抗疫行动。  相似文献   

12.
<正>数九寒天,一场由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引发的天津本土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阻断疫情蔓延,天津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决战决胜的号令,天津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迅速行动,协调联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与疫情搏击,用责任坚守护佑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3.
<正>第3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回顾教师们的辛勤付出,相比以往,近年来教师一直在做一道“加试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教师已经化身为筑牢教育系统防疫长城的夯基垒台,在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上发挥熠熠光热,在讲台内外践行立德树人育人初心。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春节假期,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了荆楚大地,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迅速蔓延至全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声地打响。《山西教育》杂志社的全体编辑记者虽然不能投身抗疫一线救治病患,但也不曾袖手旁观,我们所有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抗击疫情贡献着力量。  相似文献   

15.
抗疫精神生成于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它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弘扬了中华民族伟大斗争精神、涵养了中国式新型政治文明。将抗疫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为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源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时代素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增值赋能,让抗疫实践成为高校学子成长成才的思政大课,涵养时代新人,发挥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为此,要加强课程建设,促进抗疫精神的系统融入;注重文化建设,优化抗疫精神的价值表达;加强内外相融,构建高校“微生态”传播矩阵;加强实践教学,促进抗疫精神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6.
《远程教育杂志》2020,(2):112-112
全国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及教育信息化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在以在线教育方式开展“停课不停学”,同心抗疫+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合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开展“抗疫社会服务志愿活动”,倡仪所有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同仁和教育信息化企业勇于担当、发挥专长,通过汇聚优质资源来服务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师生、家长和教育部门,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谭艳 《四川教育》2020,(12):17-17
在疫情“大考”中,学校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怎样把疫情之“危”变为教育之“机”?在深入反思与深度叩问中,我校采取“1+N”教学融合模式切实将“抗疫保学”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全国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及教育信息化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在以在线教育方式开展“停课不停学”,同心抗疫。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合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开展“抗疫社会服务志愿活动”,倡仪所有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同仁和教育信息化企业勇于担当、发挥专长,通过汇聚优质资源来服务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师生、家长和教育部门,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学校教育能够凝聚更强大的爱国力量,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学校教育面向国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主要策略包括:重视教师群体,注重思想引领;针对不同学生,变通讲述方式;挖掘抗疫案例,丰富故事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抗疫体验。学校教育面向国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主要策略包括:各类学校要贡献与分享抗疫"中国经验";对外教育要优化来华留学生的学习体验;各级学校尤其高校应深化抗疫国际合作;"后疫情时代"需注重国际化教育人才培养。"后疫情时代",教育更要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将此次疫情抗击留下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财富"保存好、传承好和传播好。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出现后很快席卷了全世界,在全球疫情尚未消退,海外病例越发激增的大背景下,在校园内宣传抗疫知识,学习抗疫英雄,使校园中的所有学生都能意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形成“人人抗疫”的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教学环节,自然而然地成为宣传“人人抗疫”的主阵地。《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因此美术课在特别是视觉宣传上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将“人人抗疫”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这时期所有美术教师共同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