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温州民办教育模式具有鲜明的特征,从"三维模式"的视角出发,涉及宏观战略发展模式、中观办学管理模式、微观教学实践模式三个子系统。分别呈现缺乏完善的上位法可依,宏观政策界定缺失;公私划分不够明晰,民办教育生存禁锢较重;内部失衡,民办学校自主性难以有效实现等问题。立足政策高度,统筹温州民办教育宏观发展战略;理顺管理思路,归还温州民办学校办学管理应有权重;夯实实践基础,完善温州民办学校教学实践体系是完善温州民办教育模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本从天津市民办教育现状出发,以国家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目前国内其他地区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的试点经验,提出天津市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管理实施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方亚菲 《快乐阅读》2023,(9):114-116
<正>教育政策既然是教育权利与利益的表现,那么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教育利益相关者就会进行博弈,也会基于利益进行合作。自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法案及政策颁布至今,其所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政策网络,利益主体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影响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的实施。本研究用政策网络理论来分析复杂多变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4.
正分类管理和合理回报一直是民办教育发展中的"硬骨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浙江就遭遇了分类管理推进难、有政策难落实的尴尬。分类管理和合理回报政策制订也是目前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焦点问题,正在修订中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拟定中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对此作何规定?它们的存废会对民办教育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于分类管理长期缺失,民办教育发展遇到诸多问题。面对解决民办学校系统的内部矛盾、落实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和破除民办教育发展瓶颈的现实诉求,近期,我国已在法律层面明确了要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并将其作为民办教育创新改革的核心。由此,需要进一步基于民办教育分类原则,通过确立民办学校分类标准、实行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和明确各类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等路径来实现分类管理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开展分类管理是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美国私立学校分类管理有一套独特而完善的管理制度。从重点解读美国私立学校分类管理在学校设立、办学经费、学校产权、政府资助、教师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出发,对我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从“四分法”到“二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是民办教育发展中一个敏感而重要的政策问题。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对不同类型的民办学校采取不同扶持政策和监管措施,是破除长期阻碍民办教育发展制度困局的关键,也是我国民办教育今后发展的理想选择。但基于复杂的法律与现实利益纠葛,目前只能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这一制度的建设和推开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需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在规定税收优惠政策时所作的区分,制定和落实适用于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以及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的不同扶持政策和规范措施。从"四分法"向"二分法"过渡,必须在反复论证和地方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好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政策制度体系及其过渡的相关路径,从根本上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四十年改革发展,我国民办教育治理制度得以逐步完善。实践表明,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的成长壮大,与民办学校内外部治理制度的变革紧密相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办教育治理制度创新,将主要围绕分类管理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法人制度建设三大主题展开。其中,推进分类管理,是完善顶层制度设计的重大举措;转变政府职能,是激发办学主体活力的重要保障;健全法人制度,是实现民办院校善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公益性和市场性难以平衡。学界从价值意义、法律问题、地方实践、经验反思等多个角度对民办教育分类观点进行了研究,一些问题上争议颇多。《民办教育促进法》三审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具体实施问题将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民办教育领域投资办学和捐资办学并存的局面下,分类管理的缺失带来了诸多困境。现今,无论从民办教育发展内部矛盾来看,还是从经济环境、思想基础和政策走向观之,实施分类管理都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分类管理要坚持多元性取向,允许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谐共存;坚持公益性取向,重点发展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坚持公平性取向,为两类民办学校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其实践思路是在合理划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基础上,完善分类登记制度,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同公办学校一样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将营利性民办学校登记为企业法人,并基于整体扶持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的原则跟进配套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求索本土管理模式;打破各自为政局面,部门地方通力配合;推行地方先行试点,汲取经验总结教训。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办教育的实践倒逼着"合理回报"政策的变迁。从政策走势看来,民办教育将走向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学校分类管理的格局。分类管理也是"合理回报"问题在法律设计上的解决路径。薛娈立认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合理回报"应由无风险回报和风险补偿回报两部分组成。赵彦志运用教育内部收益率方法估算了民办高等教育"合理回报"水平。"合理回报"研究将从法学、经济学、财会管理学等视角下的研究进入投资风险与收益、政府监管体系和教育债券或公益教育基金等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办教育是生长在公立教育体制之外的新生事物,民办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往往要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是一个多政府部门合作决策的行为。因此,民办教育政策制定和落实的有效性,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并且受到既有规则能否及时做出调整的影响。民办教育政策的这一属性,适合从组织行为决策模式视角进行分析。合理回报、独立学院和分类管理三个民办教育政策的缓慢推进,是组织行为决策模式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政策分析发现,浙江温州和陕西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的实施基础较为成熟,改革战略强调整体性和全局性,政策文本突破了传统框架,配套制度重视互补性。不过,两地的政策依然存在分类标准和依据不清晰、缺乏法律支撑、营利性民办学校制度体系缺失以及经营范围不明确等问题。为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明确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制定的价值导向,完善政策制定的制度基础,丰富政策制定的知识基础,选择恰当的制度变迁方式,以及在制度设计上保持民办教育结构的整体均衡。  相似文献   

14.
陶西平 《辽宁教育》2013,(4X):12-13
<正>民办教育的六大特点我国民办教育从高速发展的初创期向成熟期的过渡,还需要更多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努力,才能实现民办教育在更高层次上的健康发展。从民办教育当前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建设看,以下几个特点日益显现:态势很好,但区域差距很大;发展平稳,但优胜劣汰加快;方向喜人,但政策不够完善;自律加强,但办学不够规范;水平提高,但队伍不够稳定;合作增强,但行业不够成熟。态势很好,但区域差距很大。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国务院和教育部高度重视落实民办教育发展的要求,各地也进行了许多探索,特别是试点地区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有些地区在政策上有重大突破。温州一些取得明显进展的地区,其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民办教育发展必须领导重视,下大决心;必须立足现实,尊重规律;必须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必须加强统筹,协同作战;必须狠抓落实,注重实效。他们的经验为中央决策提供了依据;为兄弟地区提供了借鉴;对民办教育界是极大的鼓舞。比如,在电视剧《温州一家人》里所见到的特别能创业、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温州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再一次得到验证。但是,还有相当多的地区和部门认识没有这样的高度,行动没有这样的速度,决策没有这样的力度,落实没有这样的强度。甚至,错误地解读法律和政策,在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方面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的确立,留给了省级政府发展区域民办教育的自主空间。全国各地前后出台了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地方民办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当前地方民办教育新政区域差异明显,对落实分类管理制度的关键问题:现有民办学校分类登记过渡、民办学校税收优惠、民办学校土地出让与租赁、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教育等问题缺乏操作层面的政策设计,分类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仍具有一定难度。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管理政策,规范管理与自主办学的关系和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等关键问题上,既需要地方政府的创新治理,也需要国家相关统筹力的强化。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现实和政策多个维度上,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既是学校的权利也是政府的责任。对此,应通过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实行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建立适当的生均经费补助标准、完善配套政策等途径,实现以扶持促发展、以扶持促规范的民办教育管理思路转变。  相似文献   

17.
分类管理是我国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议题。对此,支持者有之,持异议者亦有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关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争论在政策层面终于有了定论,但如  相似文献   

18.
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目标是加强政府对民办教育管理和指导,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民办高校分类改革应坚持教育公益性、公平发展、自由选择、利益不损、分步推进等原则。推进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的具体路径包括:完善教育法律框架;变革民办高校法人登记管理制度;明确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指导服务责任;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民办高校分流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史传统 《教育》2011,(22):41-42
近期,对于民办教育进行分类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对于什么是分类管理,如何进行分类管理以及如何引导合理分流等,各方评说不一。浙江省是全国唯一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在经过调研之后,一致认为开展"分类管理"是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近日,《教育》旬刊记者就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的几个问题采访了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黄新茂。  相似文献   

20.
史传统 《教育》2011,(8):41-42
近期,对于民办教育进行分类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对于什么是分类管理,如何进行分类管理以及如何引导合理分流等,各方评说不~。浙江省是全国唯一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在经过调研之后,一致认为开展“分类管理”是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近日,《教育》旬刊记者就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的几个问题采访了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黄新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