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中美两所大学的职前教育课程计划出发,以课程结构、课程类型及教育实习等三方面为切入点对双方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比较,结论为两校课程计划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根源于教师培养理念的不同——美国注重培养能力型教师,而中国正处在培养知识型教师向培养能力型教师转化的进程中。中国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应有助于加快培养能力型教师。  相似文献   

2.
本科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选取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所中美公立大学为案例,对两校本科课程的总体要求、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势、特色,进而对我国高校深化本科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中美两国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课程体系特色进行比较研究,着重阐述了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和北京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的发展、特色以及两种课程体系之间的共通点和符合不同国情、校情的特点,以期对国内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内容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明 《当代教育论坛》2008,(10):110-111
本文选取中美两国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课程体系特色进行比较研究,着重阐述了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和北京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的发展、特色以及两种课程体系之间的共通点和符合不同国情、校情的特点,以期对国内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内容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付玲  沈嵘 《职教论坛》2004,(2X):63-64
江泽民同志在与科学家座谈时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人才出创新,创新出实力。美国作为目前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方面一定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哈佛大学和我国某研究型大学的本科通识课程设置进行了综合介绍和比较,归纳出两者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两者的主要差异,在此基础上,找出了目前我国这所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对其通识课程改革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哈佛大学和我国某研究型大学的本科通识课程设置进行了综合介绍和比较,归纳出两者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两者的主要差异,在此基础上,找出了目前我国这所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对其通识课程改革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楠  辛颖 《高教论坛》2022,(3):81-85
博士生资格考试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构建博士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选择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匹兹堡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六所中美名校,考查其物理系现行的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通过国际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应在重新思考博士生资格考试定位的基础上,平衡其淘汰和促进功能;注重以丰富的考试内容与形式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与综合能力;不断健全资格考试的反馈机制和博士生的分流和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社会职能。研究型大学应该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为理念,确立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倡导讨论式、研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科研共同体,营造建设性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提出将高等工程教育推到了改革的大潮中,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文中选取工科中的传统科目-机械工程作为观察点,通过对浙江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找出差异,旨在对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许多大学仿效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尤其是哈佛核心课程进行通识课程实践,以此作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为例对通识课程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只是对原有专业教育进行一些调整与修饰,通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环节与美国大学尚有很大差距,都亟需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刘慧青 《高教论坛》2020,(11):15-19
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版),对河北省三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考查分析,发现三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课程结构不甚合理、课程针对性不强导致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实践实习类课程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三所高校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强化课程针对性以突出培养特色,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以提升实践实习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变化及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等新形势下,国际商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势在必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应坚持应用型本科办学理念、夯实专业基础能力、强化特色、突出创新等原则;在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设计上,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两所大学为例,本文分别从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人文课程和理工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四个角度对两校高等工程教育本科课程设置进行比较。认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本科课程设置和改革应注意以下几点:夯实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通理论、能实干的高级工程人才;完善必修课程,增设选修课程,培养高素质、宽领域的高级工程人才;强化理工课程,关注人文课程,培养有特色、多学科的高级工程人才;拓宽基础课程,精化专业课程,培养厚基础、精业务的高级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现代大学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多角度分析课程体系管理的理论基础;围绕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要求和特点,以培养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和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思维敏锐且创新潜力强,素质与能力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导向,研究课程体系优化路径与方法;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与质量管理手段,探讨优质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美学前教育课程建设在职业与专业标准、课程结构与实施状况以及课程评价三个维度上存在建设依据、职业理念、教育重心、教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是否基于统一的职前教育专业标准、是否设置专门的实践课程、是否支持课程自主选修方式、是否容纳操作性课程评价等对中美学前教育课程效能具有重大影响。基于此,我国五年制高职在学前教育课程建设上应该逐步建构职前教育的操作性专业标准,加强实践课程开发,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建构与操作性专业标准相一致的操作性课程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摆正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位置,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树立通识化、终身化、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美国两所高校大气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的分析,就中美研究型大学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差异做了比较,介绍了美国高校"荣誉"课程的设置、特色及其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并和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的"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进行了对比。基于对中、美研究型大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差异的探讨,旨在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中改进教学过程和课程设置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并探讨有效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从而为建设完整和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服务,最终推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现代工程师:研究型大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其中 ,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定位 ,就是一个争议颇多而又事关重大、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对一些有传统工科背景的重点高校放弃“工程师的摇篮”这一美誉深表遗憾和忧虑 ,认为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将对我国工程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完善、进而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可持续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为此 ,本刊特辟专栏 ,邀请我国高教界、工程界、科技界的部分知名专家 ,就此展开笔谈。从此次发表的几篇文章看 ,专家们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工科专业应当培养高级工程人才虽然意见大体一致 ,但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工程人才、现代工程师是否应当成为主要的培养目标 ,乃至何谓现代工程师 ,专家们从各自的经验和视角出发 ,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这也足以说明 ,就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展开讨论 ,也许并不是一个明知故问的多余之举。我们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就此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