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衡量算术平均数代表性强弱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用的平均指标,可以用以代表总体的一般水平。不同总体算术平均数代表性的强弱,一般采用间接的方法:通过变异指标来衡量。本文通过详细地证明,给出了更为直接的方法:通过平均指标衡量不同总体算术平均数代表性的强弱。新的方法更直接,更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认识从不同的认识目的出发,通过不同的角度认识统计对象可能造成认识上的偏差,以平均指标为例,说明认识上的偏差可能造成的结果并提出正确认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大量例子证明统计学原理教材中所描述的有关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数量关系是不正确的,因而反映总体偏斜程度的算术平均数与众数比较法,偏态系数是不合适的。最后本文对三类平均指标的关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大量例子证明统计学原理教材中所描述的有关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数量关系是不正确的,因而反映总体偏斜程度的算术平均数与众数比较法,偏态系数SK′=x--Mo/σ是不合适的。最后本文对三类平均指标的关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相对数与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两种指标,都是由绝对数派生出来的,是由两个有联系的绝对数之比形成的一种比值,是一个抽象化的数值。而它们的意义有明显的区别,平均指标是对各变量值的平均值,对比的分子、分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而相对数未必都有平均的意义,不具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由于相对数和平均数在统计工作中经常使用,二者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不注意很容易用错,一定要注意相对数与平均数的运用。 一、由相对数或平均敷求平均数 1、由相对数求平均数 当变量值是相对数而各变量值的权数不等时,一般应使用加权法求平均数。具备相对数比值的母项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若有比值的子项资料,则用加权调和平均法。只有在变量值的权数相等的情况下,才能用简单算术平均数。  相似文献   

6.
平均指标计算公式的选择与应用是《统计学》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笔者通过对平均指标这一章节采用“逆序形式”编排教案、组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选择和应用平均指标计算公式求解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统计界在对平均指标的概念、数理基础及应用分析等方面的阐述还存在一些疑点。重新界定平均指标的概念、阐明统计平均数与数学平均数的区别、进一步明确调和平均数的应用场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平均指标是社会经济统计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综合指标,现行教科书理论与统计实践中关于平均指标的认识有许多谬误,需要我们作审慎思考和重新认识,本文是作者从事统计教学的一点心得,抛砖引玉并愿就教于诸位同仁。一、何谓平均指标?  相似文献   

9.
运用组距数列组中值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指标比较麻烦,也容易出错;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组距数列的下限值或上限值来求平均指标的方法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10.
第四章综合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也称数量指标,它是计算____指标和____指标的基础,它的表现形式是____。2.成数是将对比基数抽象化为____而计算的相对指标。3.计算结构相对指标必须以科学的____为基础。4.相对指标的计算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____相对指标、____相对指标和____相对指标。5.某些强度相对指标带有____意义,但它们不是平均指标。6.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____是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7.科学的平均指标应建立在____的基础上。8.众数作为平均指标使用,是假定众数所对应的单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动态相对指标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百分比与百分点的区别、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动态综合指数体系等方面的知识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6,(5):25-30
提出了概率论中随机变量(动态)平均指标体系,讨论了数学期望、众数、中位数的概念内涵及其统计意义;通过与统计学中(静态)平均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以例诠释了概率论中各种平均数之间的关系,能比较发现某一类随机现象的本质特征.这对进一步丰富概率理论知识,拓展概率方法在预测与决策中的应用空间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平均数的计算,一般来说,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利用平均数,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但是在有一些实际问题中,光考虑普通的平均数不是很科学,还要考虑每部分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起的作用就越大,这时我们可以考虑一组数的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当实际问题中,各项权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术平均数,两者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14.
设a>0,b>0,那么2/(1/a+1/b),(ab)(1/2),(a+b)/2,((a~2+b~2)/2)/(1/2)分别叫做a,b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及平方平均数,我们可以得到下列不等式(2/(1/(a~2)+1/(b~2)))(1/2)≤2/(1/a+1/b)≤(ab)(1/2)≤(a+b)/2≤((a~2+b~2)/2)(1/2)≤(a~2+b~2)/(a+b).  相似文献   

15.
统计学界把平均数按照计算方式不同分为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数值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文章通过实例分析,阐明三种数值平均数并未涵盖所有数值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增加一种比值平均数.同时对四种平均数的运用方法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归类,以解决实践中经常误用平均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指数的历史来阐明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名称的来源,分析这三种指数应用条件上的不同,和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平均指标是一种很重要和应用很广泛的统计分析指标,但提起它的计算,尤其是加权算术平均x^-A=  相似文献   

18.
统计学中的平均数显著性检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不同领域中。本文旨在通过阐释这种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及相应的实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问题,以更好地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9.
平均数是一种常见的综合指标,根据其研究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一般平均数和序时平均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对平均数的分类、计算等难以掌握的内容,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