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预防校园暴力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暴力给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且长久的危害,成为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引发校园暴力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失误以及社会方面的消极影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校园暴力,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闫杰 《现代企业教育》2006,(14):182-183
校园暴力给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且长久的危害,成为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引发校园暴力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失误以及社会方面的消极影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校园暴力,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如今校园暴力事件偶发,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关注也日益增高,校园暴力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家庭教育对于校园暴力的防治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对校园暴力进行阐述,对校园暴力产生的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对校园暴力主体行为与其家庭教育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毋庸质疑,美国基础教育存在着种种问题:学生学业成绩平平、性观念迷乱、辍学率高、校园暴力不断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主要从家庭教育的功能退化、社会文化的衰败、学校教育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美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毋庸质疑,美国基础教育存在着种种问题:学生学业成绩平平、性观念迷乱、校园暴力不断、辍学率高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十分复杂。本文主要从家庭教育功能的退化、社会文化的衰败、学校教育的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校园暴力,本文以美国为代表,对其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美国校园暴力可分为欺侮、枪击、性骚扰及网络暴力,近几年呈现集中化、低龄化、严重化趋势。校园暴力的原因较为复杂,个人方面有个性问题及成瘾问题;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暴力和不当家庭教育方式同样会诱发校园暴力;学校教育中自由观念过度、道德教育缺失以及应对方案不足使校园暴力恶化;同时,社会中暴力文化泛滥、枪支管理漏洞及种族歧视问题也留下了诸多隐患。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内在原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社会的影响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负有一定的责任,大众传媒是校园暴力形成的刺激源。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关于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学生沉迷于“网游”、学生诚信危机、学生社会道德缺失等问题频繁见诸报端。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社会与家庭教育的原因。笔者仅从学校德育这个维度就其成因和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且情节愈加严重,其原因主要有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失当、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以及政府教育资源存量不足及其配置不合理等。为了最大程度抑制校园暴力,建议从政府决策、社会关注、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G市高校2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49%的学生认为存在少数校园暴力,只有16%的学生认为不存在校园暴力。29%的学生承认自己或朋友曾遭受校园暴力侵害。校园暴力的产生反映出施暴者的人格发展不健全、自我认知不和谐、对挫折的耐受力差、对挑衅缺乏理智。也与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暴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环境和朋友、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网络游戏、学习和就业压力等有关。大学校园暴力的预防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通力合作,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校园暴力案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当属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原因。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培养合格的下一代做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才能营造一个比较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应当把培养合格的公民、健全的人格、科学的头脑作为对下一代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会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基于某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失衡或被忽视的现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成为应有的视点.和谐校园文化应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组织文化四方面协调有序的发展;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与互补;新兴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在校本文化和校际文化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中形成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弘扬与进步.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学生暴力事件在学校频繁发生而且不断升级,因此对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学者们提出了要学生树立生命关怀的意识,建立生命关怀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生命关怀的实践活动,实现生命关怀教育融入课程内容等有效措施。而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力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研究体系。我们对生命关怀方面的文献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后来的学者和学校教学管理者提供广阔的借鉴空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罗震 《天津教育》2021,(6):106-107
中学生社团活动是新时代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生机、活力和魅力的重要体现。社团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加强育人工作的有效手段。本文笔者结合实践对新时代加强和建设中学生社团的途径和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强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化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品牌健康发展具有规范,导向,促进和激励的功能,是学生成长的基本教育因素。加强校园精神明建设,优化校园物质化环境,强化校园化的德育功能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国外高校价值观教育具有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创新开展、社会协同进行、自我善于实践等特点。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需要各级各类学校以生为本、勇于担当,创新工作、提高效果;需要家庭、社区、社会的协同,从而形成教育学生与引领社会的良性互动局面;需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密切校地联系,使价值观教育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相似文献   

17.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问题一致是困扰本专业发展的基本问题。小学教育专业特色主要由儿童性、综合性、实践性等"三性"构成,以此为基础,才能凸显本专业的基本价值与独特优势。构建"三性"为基础的专业特色的基本策略与实践是:重新确定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独特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合作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越界"、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干预",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对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边界。根据贺来的边界理论,家校双方的合作边界具体包括:领域分化,凸显"主体自觉";自我限制,做"能为与当为"之事;开放互补,实现家校"良性互动"。与此相适应,家校双方的合作边界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维持:明确家校双方的教育权利与职责;建立家校双方"互利共生"的愿景;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学校教育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励骅  李欣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1):83-88,120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起的心理学思潮,为学校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所倡导的积极理念为学校教育价值抉择提供了新的解读:教育制度不公平导致学生成功希望的缺失;教育目标的偏离导致学生积极品质的缺失;机械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内心积极体验的缺失;受逼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自主决定感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Relying on Bronfenbrenner’s ecological model,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dentify school-level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nclusive education. We also explored how government policy, with emphasis on 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s, school teams, Roma assistants and inter-sectorial committees, is implemented at the school level.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informants (students, parents, teachers, school associates, Roma assistants and local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s) in five schools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success in supporting diverse student needs. Two core categories of school-level facilitators were generated: inclusive practices and inclusive culture. Within the first category, which refers to concrete actions and relationships in the school and local community, five themes emerged: individualisation and use of 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s;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expert team; cooperation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specialists; cooperation with parents,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local community. The second category, which reflects beliefs, values and implicit school norms,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five subcategories: willingness for life-long learning; proactive stance; sense of teamwork; sophisticated personal philosophies of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and acceptance of difference. We concluded that successful schools have developed into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relevant practices we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