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7,(10):45-50
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经常被人错误的翻译成"媒介即信息",这是因为混淆了"讯息"和"信息",同时也没有准确理解"媒介"的含义。如果我们从符号学视角区分"讯息"和"信息","讯息"就相当于符号的可感知部分,"信息"就是符号携带的意义;如果我们从符号学视角来理解"媒介","媒介"也相当于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因此,"媒介即信息"是不符合符号学规律的,这就相当于认为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就是符号携带的意义;而"媒介即讯息"是符合符号学规律的,因为"媒介"和"讯息"都是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并且,从符号学视角理解"媒介即讯息"可以揭示出该理论的深层涵义,即人类的感知、意识、情感、思想不是由单一的媒介技术决定的,而是由作为符号的媒介及其所构筑的符号环境所影响和限定的。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对情感的维系和传达,无一不是通过媒介来进行的。爱情作为永恒的主题,不同时代的人们是怎样来进行爱情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怎样利用媒介来传递相思之情或增进感情?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媒介进行分析以探究爱情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媒介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已经被认可。但是,对“媒介即讯息”这一媒介环境学经典观点的误读依然存在。“媒介即讯息”意在说明,媒介/技术除了本身具有实用意义,还会产生其它意义。这些意义并不一定为其发明者和使用者所察觉,但却真切地改变了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媒介即讯息”是媒介环境学的基石,它提出了思考媒介的环境视角,促使我们思考媒介技术、传播方式对人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何苗  肖建春 《新闻世界》2011,(7):272-273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无论制作、宣传还是营销方式都是我国对外宣传事业中史无前例的一次探索。本文从媒介即讯息这一角度审视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此类宣传片的创新发展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持,并试图提升其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5.
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曾被誉为媒介研究的“哥白尼革命”,是“麦氏整个议程中最核心的洞见”。网络诞生后,博客、播客、维客等网络新媒体不断涌现,本文试以web2.0时代的“三剑客”对麦氏理论做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6.
媒介即讯息。以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进程为框架来考察:中国近代白话报刊不仅是作为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工具而存在,发挥着信息交流、文化传承和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同时,近代白话报刊本身就和中华民族近代社会救亡图存民主启蒙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折射着中华民族近代文化自觉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7.
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媒介即讯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灵芝 《青年记者》2016,(11):125-126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性展会活动的相继举办,展示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起来.展示设计作为一种应用艺术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在文化展示和商业展示领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展会上,为了吸引众人眼球,很多展示设计使用了怪异的造型、夸张的色彩.这些形式是否准确地传达了信息,是否是传达信息的最好手段,是否影响人们观看的行为方式,应该是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的.  相似文献   

8.
何镇飚 《新闻界》2006,(1):40-42
近两年不断遇到“媒介即按摩”与“媒介即信息”的同时出现,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媒介即信息”的金科玉律。在《从容面对媒体——让你的媒体亮相尽善尽美》一书的第三章《表演戒律》中,作者乔治·莫利斯指出:“马绍尔·麦克卢恩,被尊称为‘电子时代的先圣’。他道出了那句名言‘媒介就是按摩’。后来他把这句话作为一本书的书名,而这书几乎被所有的人误念为‘媒介就是信息’(把m assage中的a看作e)——使得整整一代发言人认为只要在电视上露面或者在印刷品上署名就能成功地传递讯息。其实,这一书名术语是一个文字游戏;麦克卢恩使…  相似文献   

9.
讯息传播编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运作是通过审选和整理特定的文化讯息,建构规范的符号模式,并借助于社会传播媒体,促进人类文化交流的。因此。编辑活动也是遵循讯息传播规律而运行的。  相似文献   

10.
王瑞 《声屏世界》2021,(7):127-128
媒介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对人们理解电影和分析电影有一定的帮助,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很多关于媒介的思想,文章主要从媒介即讯息这一理论着手,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置于伊朗电影《小鞋子》之中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胡萍 《青年记者》2017,(29):11-12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我们正逐步迈入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对比,信息社会有着更明显的环境剧变:新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出现,信息高速公路跨越国界,数字化生活将人们推向快速而日趋迷茫的信息潮流之中.不得不惊叹,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被各种信息终端所包围的社会中.  相似文献   

12.
媒介大汇流下的“融合新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雯 《传媒观察》2006,(10):28-30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传媒形态的推陈出新与传媒产业的整合重组已是当今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这一变局中,新闻传播也正应势而动,从规则、流程到渠道、方式都在发生巨变。突破传统的载体藩篱,以“融合新闻”赢得竞争,成为新闻传播变革的必然走向。“融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8,(11):1
汶川地震的讯息,在第一时间被及时传播出去,使更多的人与灾区同胞血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更凝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和支援。对此,各路媒体功不可没。但是,在整个救灾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不时萌发的“造新闻”恶习,却也造就了诸多“新闻败笔”,令人甚感不适。  相似文献   

14.
麦克卢汉是媒介环境学的创始人,其对当代社会传媒的影响来自于他高人一等的批判性和预见性。尽管麦克卢汉不是第一位、也不是最深刻的传播理论家,但是他以众多在当时看来是惊世骇俗、在现在看来依然入木三分的流行文化批评,在他去世20多年后,重新赢得公众和学术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15.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的研究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关于媒介技术的研究不是很多。目前虽然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已经形成媒介技术研究学派,但研究的学者并不是很多。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三论",被认为是媒介技术研究学派的集大成者。但麦克卢汉的理论受到的争议颇多,一度在20世纪80年代低迷下来。继承麦氏理论的美国学者梅罗维茨大胆吸收了麦克卢汉理论的精华之处,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进行定位,独创了富有特色又具有开拓性的"媒介情境理论",很好地揭示了电子媒介如何引起场景、信息系统和行为的变化。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媒  相似文献   

16.
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的一种视野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李苓  李红涛 《新闻界》2005,(3):121-122
在通过对当前国内的媒介素养研究的文献梳理基础上,笔者认为,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理应涵盖各种人群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受众。并提出以媒介素养作为考察农民与传媒关系的一种视野,考察农民与媒体之间的真正的关系状态,以使农村受众更好地使用大众传媒、参与传播活动,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文章还从“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对媒体信息的接收、理解与评价”和“对大众传媒的使用与传播活动的参与”等三个方面讨论了用以考察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媒介融合应该是一个多元融合的概念,不应该只局限于媒介组织和产业一维。从媒介与空间融合的角度出发,本文探究了位置媒体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以及融合过程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在位置媒体中"位置即讯息",这一特征使融合具备了新形态。位置媒体作为一种具身的空间生产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感知铭刻的形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混合空间"。同时,位置媒体作为空间的一种"流动力",使城市"混合空间"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流动空间"。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不是一般的传播媒介.更不是什么“第四媒介”。它的性质和功能,决不能和古往今来的各种传播媒介相提并论.因为它是信息交流的无边无际的平台、精神交往的无限广阔的天地。它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即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正>“媒介即是讯息”可以说是麦克卢汉最为经典的名句,也是令读者最难以理解的。因为就我们一般理解的媒介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载体,而讯息指这些载体所传播的内容。载体怎么会等同于内容呢?这无疑会使我们坠  相似文献   

20.
袁瑾 《网络传播》2005,(3):86-87
传播媒介的定义是什么?一般而言.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但是无论是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还是作为大众传媒的组织.人们都只把它当作工具。就像其他工具一样.媒体是在帮助人们完成任务、学习知识或自娱自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