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事开头难”。写通讯也是如此。“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找到它。”这是大作家高尔基说的。我在写通讯时也有这种感觉,常常对开头话迟迟不敢下笔,或者写了一个又一个,但是最后往往还是不满意。写好通讯的开头,能不能概括出一些一般的原则呢?我认为是可以的。比如:一、开头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应当言简意赅,凝练明快;二、要新鲜、能引人入胜,但又不可为追求新奇而故  相似文献   

2.
人物通讯是反映新闻人物的事迹及成长过程的通讯报道,是通讯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人物通讯究竟如何写,似乎很难回答。世界之大,千人千面,怎可能用一种形式去套呢?在这里只想谈谈近年来写人物通讯与接触人物通讯稿件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改革之年,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了,小通讯同短消息一样,越来越成了报刊市场的“热门货”。如何写好小通讯呢?我根据从事新闻工作27年的感受,谈些看法. 第一,要题目小,问题“大”,以小见大。所谓题目小,就是口子小,正如“挖井”与“开塘”那样,井口小,水平高,塘口大,水位浅。所谓问题大,就是抓住事关全局,人人关心,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1983年2月1日《陕西日报》三版刊登过我写的《高高的戏台》,通过黄陵县包村乡(当时叫公社)的  相似文献   

4.
通讯的写作,在语言上除了要像消息、调查报告、评论等新闻体裁那样,注重准确、简练和通俗以外,还应做到形象、含蓄、委婉,富有感情色彩和美感。原苏联的名记者格里巴乔夫说:“语言,语言,语言,它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敌人!可以把普普通通的事件写得有意思又有意义,也可以把英雄写得一般化,读起来枯燥无味。”郭沫苦的诗句指出:“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在写作通讯时,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词汇,笔杆才会得心应手,及时选用恰当的词语,把耳闻的、目睹的和联想的东西形象逼真地表达出来;而贫乏的词汇,对于表达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平时要养成积累词汇的好习惯,在读书、看报和听报告时,发现好的词汇和警语,要及时记录下来。著名散文家秦牧说:“积累大量的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各地报紙上个人署名的短文逐渐多起来了。这是一种新气象。这种短文,不同于一般评論,也不同于杂文,自有它的特点,所以姑以“短文”名之,以后如果有更合适的名字,当然可以更換。为什么說短文不同于一般評論呢?評論,一般是比較全面地論述工作中的問题的,无論是社論、評論員文章都有这个特点;当然,它也常常深入探討工作中的某一問题,但那多半是比較重大的、突出的問题。一般評論都是代表編輯部說話的,文章上面冠以社論、评論員等等字样,就标志了这个特点。短文呢,就不同了,它不是全面地論述工作中的問題,而是就工作中、思想上的某一个侧面,进行深入的探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视、广播事业的迅速发表,报纸新闻报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时效性方面,不及广播快速;在直观性方面,赶不上电视形象生动。这就迫使报纸的文字记者改进消息写作,摒弃抽象、空洞、干巴、老套的弊病,把消息写得更简要快捷,也更形象多彩,并首先使导语“面带笑容”、“其美如画”或“跃跃欲动”,像个活动的荧屏,以便一下子就紧紧地抓住读者。近几年,新闻界提倡多写视觉新闻、实录新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听众对广播宣传将不断提出更新、更严格的要求。怎样反映我们这变革的时代,怎样表现一代新人博大的胸怀和美好的情操,这是广播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通讯这种新闻体裁,在宣传“两个文明”的建设中有它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优势。它能够生动、形象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四化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风貌、新经验、新成就。优秀通讯能够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激发感情,给人以智慧和启  相似文献   

8.
前面的两篇“漫谈”主要讲,在通讯的采访、构思和写作过程中,要始终伴随着具体的形象,要始终伴随着浓烈的感情,这是形象思维的两个重要特点,也是写好通讯的两个必要条件。本篇所要讲的是,在通讯的采访、构思和写作过程中,还要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是写好通讯的另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形象思维的最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9.
人们说:报纸是一个面,广播是一条线。这是广播和报纸在传播方式的区别。也正是由于这个区别,决定了广播中的通讯不能照搬报纸,它不仅具有通讯写作一般规律的共性,还具有通过有声语言传递形成听觉形象的个性。声音不能直观,不能再现,但能够达意传情,随着播音员或记者绘声绘色地描述,听众头脑  相似文献   

10.
“标题是通讯的眼睛.”人们常常这样说. 是的,一篇通讯是不是引人看,固然主要看内容,但是标题制作得怎样,也不无关系.正是:“眼睛”传了神,通讯才会有“神气”. 通讯的标题与其他新闻文体的标题,不尽相同.通讯要是按照消息那样作标题,显然是不能成  相似文献   

11.
不久以前,我参加了1995年度广播电视报系统优稿评选工作。在新闻体裁上,广播电视报有三大支柱:消息、言论、通讯,参加评选的优秀稿件近百篇,数量不大,但这是从无数稿件中筛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它从这一角度折射出当年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和人  相似文献   

12.
通讯两种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一是叙述,一是描写.这两者相比,叙述较易,而描写则稍难.因此,有必要把描写专门说一说. 恩格斯曾经讲过:无论自然界还是社会,“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出总画面.”(《反杜林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写通讯也是向人们呈现一幅面面.如果没有描写,特别是没有细节的描写,那么这个画面就会模糊不清,通讯中记述的人或事就难以动人和感人,难以叫人信服. 描写,是通过活生生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比较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以增强通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主题是一个人的“灵魂”,情节、细节是他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他的“骨骼”。通讯的结构就是这种新闻体裁的内部组织构造,是受主题思想的制约、支配的;是表现通讯内容、体现通讯主题思想的重要艺术手段。结构的严密、紧凑、巧妙,或平庸、松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篇通讯的质量。清代戏剧家、文学理论家李渔(笠翁,1611—约1679),把文章的结构技巧比作“工师之建宅”,指出:“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又快  相似文献   

14.
有些通讯员以为编辑就是坐在办公室大笔一挥,把我们辛辛苦苦写出稿件的命运就被轻易决定了。其实,编辑的苦衷哪里知道,稿件来了,先是一阵欣喜,然后反复地看,思索再三才能决定一篇稿子的取舍。不过感觉总是能编用的好稿太少了!就从人物通讯说起吧。在那一摞一摞的稿件中,人物通讯就占了很大一部分。什么《巾帼不让须眉》、《甘  相似文献   

15.
(一) 所谓“短通讯”,包括小通讯(微型通讯)、新闻故事(小故事)、短特写、短速写等,一般只有四五百字、五六百字。同长通讯相比,限于篇幅,没有广阔的画面、众多的人物、复杂的情节和错综的结构,而只能集中笔墨,写一个横剖面、一个活动侧影、一个生动镜头或一瞬间发生的故事。然而,这些“侧影”、“镜头”、“片断”并不是随时随地就可拾取的。作者只有心中有了“大”(宏观意识、全局情况),才能从众多纷繁的平凡事物中敏锐地发现和抓住这种“小”(能折射时代特色的典型小事);而写好这种“小”,又能成功地反映出“大”。《桌上的表》的作者张明介绍采写《桌上的表》的经过时说,1948年3月解放洛阳时,他提任突击部队的一营营长。战斗中,指战员英勇顽强,有关素材可以写成一篇长通讯;其中,部队遵守政策、纪律也很出色,一营被光荣地命名为“洛阳营”。到底写些什么呢?挑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的言论文章,文风上不仅平易通俗、深入浅出,而且生动形象、鲜明深刻。这是他写作风格上的又一显著特色。 一般说来,议论性文章容易写得抽象干巴、枯燥无味,而读毛泽东的评论文章,深切感到除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外,有感情,有形象,有含蓄,令人百读不厌。他的文章为什么写得生动形象、鲜明深刻呢?从表现手法上看,有以下几点很值得我们借鉴、效法。 激情横溢 佳语不绝 要使议论性文章的语言生动,就得对事物有精深而清晰的认识,有热烈而真挚的感情。毛泽东撰写评论文章,对文中所说的事,所讲的理,总是满怀激情,憎爱分明。在这样的思想感情基础上,再选用鲜明而形象的语言,将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文章自然就富于感情色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媒中之所以出现通讯这种体裁,是因为受众需要看到、听到比消息更翔实、更生动、更富有感情的报道。事件的梗概,受众已从消息中明白了,不是要通讯去重复消息报道过的内容,而是要它形象地描写事件,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在情感上予以影响。换句话说,通讯写作不应当只是概括的叙述,不应当是事例的堆砌,而应当有具体的描写,展示生活的画面,让人们从这种画面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第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就是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性。描写的客观对象主要是人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著文立说,讲究个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如果人云亦云,拾他人牙慧,那又何必浪费笔墨呢?题为《通讯写作十字说》,看起来新颖,听起来好记,如果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那就不辜负笔者的一片用心了。在我近三十年的记者生涯中,通讯是我喜爱而且经常采用的一种新闻体裁,也写了一些自己认为得意的通讯作品。1991年春天,我应陕西省记者协会的邀请,给省党校新闻班讲了56个课时的通讯写作课。我将通讯写作概括为“高、细、深、新、实、动、真、情、美、言”十个字,讲课效果还是可以的。其实,这种概括并不是我的创造。记得在西北政法学院上新闻系时,学校请  相似文献   

19.
年前翻看报纸,不少新闻(消息)读起来乏味。几个人一凑,竟凑出新闻写作十大弊病。凑十以显其全,似乎又要开什么十全大补的药方,未免俗套。然而,那些开头必称“为了”,中间来一段“通过学习认识到”,最后“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又怎样怎样……这类陈言套语也确实叫人头疼。好象写新闻总有个固定的套子,不论什么事实,都可以往那套子里装。在那种套子里,事实的本来面貌被扭曲了,活生生的人物不见了,丰富多彩的生活黯然失色了。  相似文献   

20.
主题,就是贯穿一篇通讯的“中心思想”、一篇通讯的“灵魂”。它是决定通讯的思想性、指导性的根本因素,是选择和安排素材的主要依据。它紧紧地指导和制约着形象的再现、感情的抒发和想象的展开。可见,提炼主题如何乃是决定通讯成败的关键。古人作诗或写文章都强调“立意”(“意”即主题思想)的重要,主张“意在笔先”,就是说,主题的确立要在动笔之前。明清之际的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王夫之(号姜斋,1619—1692年)说得好:“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姜斋诗话》)把主题比做文章的“统帅”,是很确切的。《红楼梦》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林黛玉同香菱谈论作诗的诀窍时说过:“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林姑娘的这种高见,反映了曹雪芹的创作见解,也是阐述“意”的主导作用的。现在,我们评价一篇通讯(包括新闻的其他体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