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家访     
路上,接到儿子的班主任张老师打来的电话,张老师说要到我家来家访,问我方便吗。自儿子上一年级以来,这是老师第一次来家访,我也正想找机会跟老师沟通一下。于是,我满口答应,说:“您来吧,我在家呢。”  相似文献   

2.
家访的策略     
孙跃国 《班主任》2001,(4):16-16
家访是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与家长取得联系的重要形式,优秀的班主任更把家访看作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家访要与班级的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家访也应该讲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学期开学,我接受了四(3)班班主任的工作,望着五十多双求知的目光,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现在的独生子女,除了学习之外,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他们的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是什么?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家庭教育的合力来进行教育呢?班主任的职责告诉我:家访,到学生们中间去,到学生家里去。小何长得挺神气,但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与同学关系也处得不好。家访中,我看到他家中陈设豪华,还专门为他设了一间练琴房,家长一心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钢琴家”,对他的的练琴抓得很紧,而学习则问得很少。家访中,我向家长指出:希望他帮孩子摆正学习与练琴的关系,即练好琴,更要把学习搞好。针对他与同学关系紧张的问题,我提议举行一个“家庭钢琴演奏会”,请来班上也在学弹钢琴的几  相似文献   

4.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国家大力提倡班主任要常走访家长,做好家访工作,让家长与老师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是的,自从我当班主任十几来,深有感触,家访是班主任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谈几点自己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5.
江辉 《文教资料》2008,(12):109-110,184
9年的班主任,我对家访的体会是:家访是一门艺术,是一份奉献,是沟通老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心灵的桥梁.   也许有人会说,家访--无事不登三宝殿--告状.此言差矣!我认为,家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早就听说班主任宋老师已经到几个同学家家访过了,我在猜测老师何时会来我家。不管怎样,自己的房间总得收拾整齐,给老师留个好的印象。我默默想着,立刻就动起手来。书桌擦洁净  相似文献   

7.
三次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否成功地做好家访,关系到能否教育好学生,能否带好班集体。前不久,我在家访中遇到这样一件事:去年,我班来了个插班的女生。这个学生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强,能投老师所好讲话。但是,她生活散漫,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全和同学打架,学习成绩很差。我几次找她交谈,不见效果,于是我决定家访,和家长一起对她进行教育。第一次我采用预约型家访,让这个女生提前一天告诉家里,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我去家访。这个学生迟疑了一下答应了。但当我如约而至时,她却在胡同口挡了驾。她告诉我,母亲没在家,家里没人…  相似文献   

8.
胡翊蕾 《现代教学》2011,(12):23-23
班主任需要耐心、爱心以及不断积累的经验,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是非常具有挑战的一项工作,而家访就是其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王慧老师是我带教的青年教师,她在初为班主任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在家访中遇到的困难尤为突出。这些困难在职初青年教师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于家访工作,我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雅红 《考试周刊》2015,(16):189-190
<正>工作第一年的第二学期,熊老师急忙跑来办公室,把我拉到一边,递给我一张纸:"赵老师,你看!"拿起这张纸,我的眼泪瞬间弹出眼眶,这竟然是一张全班同学的签名信,一封要求更换我这个班主任的"下课"信!哽咽着回忆这半年多的班主任生涯:早操、晚睡、上课、下课。白天,我"传道、授业、解惑";晚上,我看自习,改周记;课余,我苦口婆心,谆谆教导;假日,我不厌其烦地给家长打电话,家访……我不允许他们犯任何错误,试图纠正他们所有的  相似文献   

10.
邓燕华 《班主任》2002,(4):16-17
家访是老师与家长保持联系、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是不会忽视家访的作用的,但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往往会遇到一些尴尬。一、心怀戒备,不冷不热教师家访为的是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共同寻求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大部分家长对教师的家访是欢迎的,可也有部分家长心存  相似文献   

11.
老师     
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一说起老师,在我成长的道路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班主任张老师,她是一位非常受同学敬重和家长热爱的好老师。张老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为了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她每天早出晚  相似文献   

12.
钟乐江 《班主任》2012,(11):45-46
正记得刚上小学时,我也曾是老师的骄傲,可到五年级时,我变得贪玩了,总和那些不学习的同学混在一起,学习逐渐下降,落入所谓"差生"的行列。渐渐的,我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没了好印象。老师不正眼瞧我,同学也对我不屑一顾。看到成绩好的同学在老师身边有说有笑,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后来,班主任调走了,刚毕业的张老师接任班主任并教数学。张老师很喜欢和同学们在一块儿,  相似文献   

13.
左强 《教育》2009,(4):40-41
最近,薛女士有些事想不明白:她的女儿,就读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青园街小学的刘园园(化名),今年已经上5年级了,可是除了开家长会之外,就没见班主任露过面,也从没去她家坐进行过家访。薛女士有些疑惑:“记得以前我自己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去同学家里家访,可现在的老师好像都不来了,别人家里的孩子,也没听说老师来家访过的。  相似文献   

14.
张远桂 《新课程研究》2012,(11):174-175
镜头一:这几天,同学们都在议论老师家访的事,有的同学说昨天晚上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去他家家访了,有的说是语文老师去他家的……他们互相打探着,议论着,说着老师在他们家家访的情景。我心里很难过,老师怎么没来我家家访,忘记我了?我家是不是住得  相似文献   

15.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方法,是值得班主任老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次家访的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家访时机的选择就是一个主要的因素,为此,本文提出了班主任要——  相似文献   

16.
家访二三事     
匡易才 《教师》2012,(13):28-2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与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因此,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家访工作,通过家访,架设学校、家庭之间的桥梁,增进教师、学生、家长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家访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让家访轻轻松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韩文续  孟令兵 《文教资料》2005,(23):186-187
家庭访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访,是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信息沟通的主渠道。老师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对学生整体而全面的认识,还可以向学生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以获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近几年来尽管各个学校的领导人、分管负责人都努力倡导老师们进行家访,然而老师家访的次数却逐渐减少,究其原因才发现:老师要进行家访,必须首先面对四大“拦路虎”。一、“误解”虎!老师们最害怕的拦路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  相似文献   

19.
我当了二十八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而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但要注意研究儿童心理,还必须注意研究家长的心理,不断提高家访工作的艺术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刚当班主任时,只知道家访工作的重要,根本不去研究家访时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更不讲究家访的艺术。如:我班上有个学生,父亲去世了,只剩母子两人,生活确有困难。这孩子成绩不太好,学习也不够认真。我出于一片好心去家访,在家长面前急切地摆出了要解决的问题,谁知他母亲听完,气得连连摇头,没说一句话。第二天这个孩  相似文献   

20.
未了情     
记得上初中不久,有一天,班主任张老师拿着一本杂志走进教室。张老师说:“这本杂志叫《初中生必读》,非常适合你们读,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订阅;不订的同学班里订了一本,你们相互看。”从那一天,我认识了《初中生必读》,并且深深喜欢上了它。在这份刊物里,我寻找到了学习的好方法、解决难题的小窍门,更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