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与阅读教学的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教学新理念转化为有效的阅读教学行为,必须寻找相应的阅读教学新策略,这些新策略主要包括:从教学目标观上看,变“一维目标”为“三维目标”;从教学价值观上看,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从教学方式观上看,变“肢解分析”为“整体把握”;从教学主体观上看,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从教学过程观上看,变“传话”教学为“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2.
苏雯君 《教学随笔》2016,(3):109-109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一头联系着作文教学,一头联系着语文基础知识。抓住了阅读教学就相当于抓住了整个语文教学的根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形式有效的方法。本文将从“突出情感因素,做到以情动人”,“引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讲究语言艺术,吸引学生参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孔建 《现代语文》2011,(11):107-108
在新课程改革走过了十年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在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着种种教学不到位的现象,即“抽条”现象。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阅读教学背景、文本特点、文本内涵和朗读等方面剖析了种种“抽条”现象,以引起语文教师自身的反思,并呼吁大家警惕阅读教学中的“抽条”现象。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建议”中多次提到“理解”,那么,究竟何为“理解”?由“理解文本”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教学又是怎样的呢? 从古至今,人们对“理解”的理解经历了从表象到实质、从主观臆断到实事求是、从片面到相对全面的不同历史阶段,并由此对“理解文本”产生了不同的解说,带来了不同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为写作积累知识和感受,写作是促进阅读的深化与理解,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就是要让阅读教学从“读什么”到“怎么读”,从“写什么”到“怎么写”,从而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  相似文献   

6.
谭平华 《英语广场》2022,(21):134-136
“双减”政策的提出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阅读教学策略以及取得的教学成效都和传统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来 ,关于语文教学是分析语言还是学习语言的讨论 ,澄清了过去的一些模糊认识 ,明确地从“语言”本体的角度来定位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标 ,全面改革语文教学 ,这种返朴归本的语文教改方向是可取的。以此观照阅读教学 ,可以发现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首要问题 ,就在于转变教学观念 ,重新调整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路 ,制订出以“语言”为本体的阅读教学目标 ,将所有的努力聚焦于“语言”这个核心 ,尽快纠正以前种种偏离“语言”本体的做法。努力“从现在广泛存在的‘语义教学’发展为‘语意教学’” ,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 ,并不折不…  相似文献   

8.
“体验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教学方式,为语文新课标所倡导.已有许多学者和教师予以关注并研究。从“体验性”阅读教学的内涵、理论意义、特点和“体验性”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进行探究,并比较其与其他阅读教学方式的异同,尝试对“体验性”阅读教学的可操作性作以补充。  相似文献   

9.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走向深度阅读,教学评一体化必不可少。教学、学习、评价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又统一于教学目标。“读—思—言”深度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学思结合,而且蕴含了教学评一体化。“读”“思”“言”环节,既有教学也有评价,使教、学、评协同一致,从浅层阅读上升至深层阅读。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假设”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广泛,而在阅读教学中几乎无人问津。到底能否将“假设”用于阅读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语文与数学虽学科不同,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各有其特殊性,但从教学目标看,启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智能,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它们的共性。抓住语文和数学的共性,把“假设”在数学教学中“激发解题兴趣、转换思维角度、沟通解题思路、创设思维情境、突破教学难点”的功能迁移于阅读教学,可发挥“假设”在阅读教学中的多重作用,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现状:阅读教学“假象”中的“真相” 课改十余年,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层面,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变革新气象”。各种形式、各类专题的公开观摩展示活动,营造出了阅读教学“繁花似锦的现实美景”。但据多地调查情况反馈,随堂课(常态课)乃至比赛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语文教学理论比较趋同,具体教学设计有套用模式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过去,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改革中,比较重视研究教学原则和方法,对课堂教学结构研究得不多。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学大纲指出:“讲解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个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心理过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成为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课堂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中的“变序”是相对千篇一律的“串讲式”课堂结构来讲的。“序”即顺序。“变序”就是不从头尾依次进行而是改变课文内容本来的叙述顺序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课堂结构。一、…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但耗时最多而效果最差,总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指责和批评。无论从阅读教学现状看,还是从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看,阅读教学都必须进行突破性的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焕发出现代活力。一、传统教学对阅读教学的羁绊1.教学观念上,奉行“以写作为中心,阅读为写作服务”的宗旨。这种教学观的历史渊源是我国古代的“以文章取士”。这种教学观认为,学会写作才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从文…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目标是语文深程目标的具体化,是阅读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指南.新课改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如何实现三者的整合?本文从现代教学论和科学心理学的角度阐述:阅读教学中需从三个方面做起。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清晰明确,具有可实施性:教学过程注重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多元评价中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朱丹 《文教资料》2007,(1):75-76
语文阅读教学的取向问题,从整体上看,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究竟面向何方的问题。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取向,是教师对阅读教学内容该取何物的总体把握,既包括对文本的阅读与教学的定位,也包括对学生的阅读与教学的定位,是在定位基础上对阅读与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它既受到语文课程对阅读取向选择的影响,也受到语文阅读教学取向的规约,实际教学中一般表现为“逻辑”、“操作”、“情感”、“交往”四类取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希希 《亚太教育》2019,(12):118-119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由此,探讨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有了现实意义。良好的路径和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此文中,笔者尝试以《回忆鲁迅先生》为例,从“入”和“出”两个方面去探讨阅读教学的路径,从而指导教师更加理性地备课、教学,力图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近来出现的“非指示性”教学,是一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以往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对它的目标问题争议颇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模式的变化,体现了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发展——从“行为目标”向“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转换的趋势,这也正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8.
在“解放旨趣”下,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实践,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或她与文本相遇时原初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本文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典型代表——“非预设性”阅读教学和“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入手,以课例分析及评价为辅,全面深入地剖析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本质,并对个-洼化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再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一、阅读教学与阅读对话的关系阅读教学与阅读都有对话,“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1]从所要达到的目的看,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即阅读教学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的,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和空间内,完成必要而合理的教学预设  相似文献   

20.
陈德兵 《广西教育》2012,(44):30-32
一、“板块式阅读教学”的基本内涵 “板块式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模式,一种教学思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的创造者余映潮先生给“板块式教学”所下的定义为:所谓“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