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昊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5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现今人们主要是以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为主进行体育锻炼.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学习掌握太极拳,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他们两者的特点、作用、形成、内容的进行分析论述.以此让人们更好的练习太极拳,掌握太极拳之精髓。  相似文献   

2.
该文主要让人们了解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重要拳种 ,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推手也即搏击为其运动形式。论述了在习练太极拳时首先要了解它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 ,并要熟知 :“武”是太极拳的内涵、“舞”是太极拳的表现形式、没有技击含义的“舞”不是“武”、“武”和“舞”是互为基础 ,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等。正确认识太极拳中的“武”与“舞” ,尤其是“舞”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从而 ,因“舞”而健身和有“武”而防身的双重价值得以实现 ,使太极拳运动得以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勇敢精神,为抵御外侮,强健民族体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越有民族性的事物越有世界性”这已为太极拳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只有当人们认识了太极拳的民族化意义,及振奋民族精神的独特方式和作用,太极拳才能逐渐成为一门科学,才能授人以道德、化、武技,使人明理、开智、强身。  相似文献   

4.
论太极拳中的"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运动是一项集哲理、健身、技击于一身的体育运动,它以弧形的运动轨迹来体现“万变不离其圆“的哲理,本文试论述了太极拳拳理、拳架练习、技击中“圆“的体现,使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太极拳的实质,以期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张峻峰 《精武》2007,(4):39-39
一提到太极拳,人们总是会讲到太极拳是中国的瑰宝,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怎样才能把太极拳理念运用到生活中呢?在下面的文章中本人将简要地谈谈自身的体会。就我个人的看法,练太极拳有这么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我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强大的健身功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活动.但是,当前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太极拳已经慢慢的被贴上了“老年人运动”的标签,这样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太极拳教学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太极拳教学,我们就必须要对当前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质量,并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进行了文字学考释,得出“中”的基本涵义和引申义。在此基础上,对“中”的涵义在太极拳中的应用进行了逻辑分析。研究认为:真正体会到了“中”在太极拳中的应用涵义,也就掌握了太极拳的内涵和实质。  相似文献   

8.
高东祥 《中华武术》2007,(10):55-55
太极拳很简单,也很难练。要想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有一个好的老师,还要有一定的天赋,再有自己的勤奋苦练,一定能达到登堂入室之境界。在练习太极拳中要做到"三个明白"。第一谓之"心明";何谓"心明"?就是心里要"明白"。不管初学者还是练习数年、数十年的太极拳练习者,都要做到"心明",要明白太极拳的理论和她的运动规律,明白自身练习中已经解决了  相似文献   

9.
阴阳、动静、快慢、刚柔……太极拳中似乎充满了矛盾。而人们对太极拳的印象和看法也充满了矛盾。有人说太极拳属于古人,落伍到已经赶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然而世界10大奢侈品牌之一的法国赛琳,在2008年5月却设计了一整套充满禅宗神韵的 Tai Chi Collection(太极组合)运动服系列,引领世界时尚风向。有人说太极拳属于老人,可是就在竞争着力量与速度的美国 NBA 赛场上,小巨人姚明的官方形象便是大打太极拳。有人感叹太极拳已经逐渐被跆拳道和瑜伽抢占了中国年轻人的阵地,但是百余国家的传播范围,高达亿位的锻炼人次,足以说明太极拳的生命力。本刊记者带着太极拳包裹的诸多矛盾,采访了一直致力于太极拳传播的太极拳名家、研究者、基层教练、多年从事武术报道的资深记者、太极拳世界冠军以及普通的太极拳爱好者和与太极拳无关的人士……听他们畅所欲言,敬请关注本期话题——  相似文献   

10.
桑帅 《体育世界》2009,(4):34-35
太极拳是一项对健身、养生、医疗、美容十分有益的体育活动,本文主要分析太极拳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从历史上人们寻找延年益寿的方法到太极拳成为人们的健身方法引入太极拳在健身方面的重要性,最后详细阐述太极拳对于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等均有良好的防病治病的科学机理。  相似文献   

11.
张方 《精武》2009,(7):24-26
太极拳的功夫很难练到传说中的境界,人们更大的疑问是:太极拳究竟能不能打?连练了九十多年太极的吴图南先生都说,“太极拳推而不打”,不能打,那又何以称为“拳”?在杨露禅、郝为真所在的那个年代里,甚至在阎志高的时期,太极拳都是能打的,那么今天的太极拳为何只能推而不能打人呢?  相似文献   

12.
雷世泰 《武当》2007,(12):13-15
对于孙式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可能有人说,按照太极拳的规矩把套路打下去就是了,还要什么训练方法?此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太极拳的"九要"已经规范了身体动作,若真能做到,太极拳也就有相当水平了。如果只想把太极  相似文献   

13.
周红娣 《武当》2006,(4):13-13
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人们的不懈追求,而经测试表明,习练太极拳可明显延缓衰老。一、太极拳对血管系统的改善太极拳锻炼能延缓心血管机能的减退,提高血液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免疫功能,对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海上职业工作者不但要求有强健的体魄,更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及人际关系。太极拳是我国目前流行最广的健身运动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证研究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提高人体心肺机能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还能防病、治病,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诸多领域发挥强有效的价值。当今,太极拳的锻炼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太极拳锻炼是航海专业大学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自我调节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太极拳锻炼现场RESP的吸短呼长和吸轻呼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现场遥测所得的RESP结果来分析太极拳的呼吸形式对人体的作用,就目前国内外尚属首次。本研究分析了打太极拳时的2170个呼吸周期,发现低频、高深度、持续稳定这一太极拳特有的形式,能使循环和消化系统得到很好地锻炼,改善了肠胃肝脾等脏器的血流状况,为太极拳治病和健身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太极拳理论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太极拳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拳种之一,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之中。太极拳的理论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影响,认识了太极拳理论的中国传统哲学渊源、辩证法和整体思想的基础,就能从根本上理解太极拳的文化特征,揭示太极拳的奥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认为,太极拳应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发展:1)竞赛太极拳;2)传统太极拳;3)健身太极拳;4)对抗太极拳。这为太极拳爱好者能更清楚地认识各种太极拳的实用价值,使其能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向国际推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健身功效的理论阐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简介了太极拳健身价值的内容和特点,使人们对太极拳集修心、养性于一体的健身价值.更加了解太极拳是一种医疗保健体操,应大力推广和普及,这既能使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又能使我们的民族日益强大.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眼法     
1988年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太极拳全书》,该书是合编本,合编了此前已经出版的《陈式太极拳》(沈家桢、顾留馨编著)、《杨式太极拳》(傅钟文演述、周元龙笔录、顾留馨审)、《吴式太极拳》(徐致一编著)、《武式太极拳》(郝少如编著、顾留馨审)、《孙式太极拳修订本》(孙剑云编)。编者编写各式太极拳书,都力图让读者相信,在传承过程中,他们没作增补,保持了原汁原味。客观地讲,太极拳有这么多式,讲解又是这么细,谁能做到没有有意无意加入自己的观点意愿?由陈式衍生出杨、吴、武、孙等就是“有意无意加入自己的观点意愿”的产物。当我们在探讨问题时,抱着科学的眼光,会更有益于看到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库里的一块瑰宝,从起源后通过不断地改进发展,逐步演变成一个有多种流派的武术项目。其健身功效逐步被人们所认可。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起源、基本特征、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身作用这三方面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老年健身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