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对话语言塑造了刘兰芝的形象,用铺陈、排比对兰芝性格进行了刻画。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千百年来流传不绝,“传乎民间,布存人口”。其原因固然在于它的艺术魅力,不过,诗歌题材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王鑫 《语文知识》2012,(2):82-83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在传统的认识中,一直被视为不向封建礼教妥协的进步女性形象。将刘兰芝视为不向封建礼教妥协的进步女性形象这一传统认识值得商榷,刘兰芝不但不反对封建礼教,而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4.
陈飞 《学语文》2007,(5):13-13
提及《孔雀东南飞》,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给诗中双双殉情的男女主人翁的命运这样定位:处于封建宗法礼教桎梏下的青年男女为了寻求自由爱情的不屈服的反抗行为和他们的悲剧命运。笔者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反复细读,感觉对于文中男主人翁焦仲卿的定位有些高,他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牺牲在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下的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深入人心,美丽、善良、勤劳,知书达礼,自尊又自强,对爱情极为忠贞,敢于殉情来捍卫自己做人的尊严,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笔者在教授这一课时,常常思考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除了一般认为的社会悲剧说(封建家长制导致)、门不当户不对说、焦母恋子情结说等等以外,是否也可以从刘兰芝性格这一点作为突破口,探讨焦刘爱情的悲剧原因,进而重新审视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借以说明焦刘爱情的内在原因。笔者撰写此文主要是从刘兰芝的性格方面来探讨焦刘爱情的悲剧原因,以及重新审视刘兰芝这个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6.
<正>《孔雀东南飞》从刘兰芝被遣开端,以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结束,两人遭遇令人同情,结局令人伤悲。造成焦仲卿、刘兰芝悲剧的因素涉及家庭、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家庭结构缺位导致焦家家庭不稳,利己归因心理偏向导致焦仲卿、刘兰芝认知偏差,而封建家长制则是两人悲剧的社会根源。一、家庭原因——家庭结构的变化与缺位激化矛盾这是焦、刘悲剧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婆媳关系,历来都是中国传统家庭关系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女人,而我想说,一个悲剧女人的背后常常是因为有一个造成她悲剧的男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很多:刘兰芝、杜十娘、祥林嫂、窦娥……其悲剧均催人泪下,其悲剧原因干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她们背后都有一个造成她们悲剧的男人。笔者仅以焦仲卿为例,探究一下刘兰芝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性命运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焦、刘二人的婚姻悲剧;其二,是焦、刘二人走向毁灭的生命悲剧。其原因,前者是婆媳彼此性格的刚强而引起的婆媳矛盾;后者是焦仲卿自始至终的“背叛”孝道,将爱情和生命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李恂生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3):44-45,36
《孔雀东南飞》以生动传神、深刻隽永的个性化语言,有力地刻划了刘兰芝这一古典文学中优秀的妇女形象。其个性化语言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对焦仲卿无瑕的爱情信念,二者相互促动、相互生发并相互辉映,体现了她身上所有的美好品质,并给焦仲卿以精神力量,影响了他走上反抗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不断加深的爱——析刘兰芝的爱情心理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宇 《学语文》2005,(5):14-15
《孔雀东南飞》被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诗中女主人公刘兰芝美丽、善良。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刘兰芝同焦仲卿的爱情。备受人们歌颂。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刘兰芝对焦仲卿的爱是始终如一的,刘兰芝以死殉情也是早已决定的。但认真阅读原诗,我们认为这种通行的看法值得商榷。刘兰芝对焦仲卿并非一开始就一往情深,她的爱是不断加深的。直到最后,才达到爱的顶峰,以死殉情。  相似文献   

11.
耿超 《考试周刊》2013,(37):14-15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对造成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课本中一直沿用"五四"以来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悲剧是封建礼教,家长专制造成的,这无疑有一定的道理。焦母之所以能够强迫儿子驱遣刘兰芝,就是因为封建礼教赋予的家长权威。封建礼教、家长专制只是表层的原因,恋子情结才是真正导致刘兰芝婆媳不和与被驱遣回家的内在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孔雀东南飞》,关于刘兰芝被驱赶回家的起因一直以来有诸多观点,但教材等对刘兰芝及其婆婆焦母的人物评析、悲剧根源的理解已成定论,无论何种观点,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即褒扬刘兰芝,贬斥焦母.我以为自己才疏学浅,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习惯不甚了解,未有充分研究,不敢妄加批评其他专家的看法,但我对关于《孔雀东南飞》的不少传统的观点不敢完全苟同.纵观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婆媳之间生出许多恩怨故事,在此只想冒昧谈谈个人不成熟的想法而已.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是中国文学史上女性追求自我尊严、争取个性解放母题的代表作。是汉魏六朝名歌的两大高峰,又称"乐府双壁"。木兰与刘兰芝刚柔相济,为维护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歌创作方法在二人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两位女性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共通性以及互融性。形成这些特性的原因,与二人自身的性格息息相关,而汉代女性地位提高这一社会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其以繁简交错的剪裁方法,生动传神的对话,以及托物起兴、铺张排比等手法展示了刘兰芝、焦仲卿从相爱到相离直至殉情的爱情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和吃人的本质,热情歌颂了人们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与人生幸福的伟大精神。该诗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  相似文献   

15.
读罢《孔雀东南飞》,掩卷长叹:聪明、美丽、忠贞、勤劳的刘兰芝是不该被遗回娘家的,那焦母凭什么非逼儿子休掉她不可呢?笔者认为是“封建门阀制度”拆散了这对美丽的鸳鸯。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中婆媳冲突根源何在?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发掘新的民俗方言资料,经过抽丝剥茧、深入细致、角度独特的文本解读、分析和推测,发掘焦母、兰芝性格中的一些被人忽略而事实上相当重要的特征,进而提出在这对矛盾冲突中,“无子”、“礼仪未至”为辅由,个性因素是主因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7.
杭彬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5):190-192
把刘兰芝与安娜&#183;卡列尼娜相提并论。似乎有些牵强。她们一个是我国东汉末年受苦受难的小媳妇.一个是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少妇:一个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一个是有“俄网革命的一面镜子”之称的文学巨匠——列夫&#183;托尔斯泰现实主义作品中的艺术典型。但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抗争者.作为自由爱情和个性解放的追求者,作为为爱而自我牺牲的爱情悲剧中的典型形象.她们有着同样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8.
《荆棘鸟》中拉尔夫神父是同类人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其不仅外貌、心智、而且性格及品行都是“优美动人”的。他追求心灵与上帝结合的最高境界的美。然而,在权力与爱情,灵与肉的矛盾中,拉尔夫神父丧失了自身的美,最终走向悲剧的深渊。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否定了应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而无论是否定或是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的、具体的描写来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征,给他们恰如其分的评价。焦仲卿和刘兰芝就是作者肯定的、褒扬的两个人物形象。一直以来,因为中国妇女地位的备受关注和刘兰芝果断刚毅的表现,刘兰芝的形象光辉夺目,刘兰芝的绚丽光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另一位主人公——焦仲卿的美丽形象。那么,焦仲卿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相似文献   

20.
刘建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46-48,54
从先秦、两汉到元代,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始终没有变化,其原因在于封建家长制和夫权制的根深蒂固《诗经》中的卫女、《汉乐府民歌》中的刘兰芝、到元杂剧中莺莺这三个女性的翡剧,我们可以看到她们虽处于不同的时代,却遭遇相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