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司马迁撰《史记》,既不从盘古开天地写起,又不尊圣人之意从尧、舜写起,而黄帝为首。本认为用意在几个方面:一、本着“实录”原则,不唯经圣、,以信史为据;二、树黄帝为法天则地中华民族之典型;三、借古讽今、以讽刺批判汉武帝好神仙的愚味,四、赞扬汉初实行“无为而治”,以推崇道家。  相似文献   

2.
灾难自古至今从未停止过对人类的侵害,而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记》,其对灾难的描述散见于整部书中,主要有洪灾、旱灾、蝗灾、饥荒、地震等。针对这些灾难,《史记》中提出了相应的减灾措施和禳灾途径,如举行仪式、大赦、帝王罪己、免三公、选贤等。笔者通过对《史记》中的灾难描写进行探究,以此来分析司马迁神话式的灾难观及天人合一观,探寻《史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史记》中人物肖像进行了细心摘录,并认真分析比较,发现司马迁面临的难题是:许多人物与司马迁非处同一时代,司马迁从未见过、也无法见过这些人物,但又必须描摹出这些人物的容貌和精神。司马迁巧妙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法:利用传说,借他人之眼,相人之口来传神地进行肖像描绘,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历史人物肖像描写的真实性问题。这些方法又与后来的川端康成、托尔斯泰在人物描写方法上不谋而和。可见,司马迁2000年前使用的方法,至今仍显示出他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史记》是一部鸿篇历史巨著,历史是文化的载体,伦理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因而抒写三千年中国历史的《史记》无疑有着明显的伦理文化特征。《史记》伦理文化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本文从《史记》所记叙的有关一些思想家的列传或者《史记》中所展开的政治家、文学家的对话或他们思想的阐释中,来寻求《史记》伦理文化的人文精神,即伦理文化的理想性建构。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为侠客立传与唐传奇作家创作豪侠小说反映出不同时代的文人心态,我们从社会地位与正义精神的关系,彰显与隐遁的不同结局,君子耻盗与盗亦有道三个方面,对汉唐两个时期,行侠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力图挖掘出侠客群体所承载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澍 《现代语文》2007,(10):110-110
《史记·五帝本纪》:"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司马迁似乎很重实。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也称赞《史记》为"信史"。其实不然。司马迁很好奇,《史记》不仅好奇,有时甚至流于妖诡和荒谬。  相似文献   

7.
依次从史学、文学角度分析了司马迁在<史记>创作中,注重文字史料和口碑史料的综合运用,注重对不同历史人物在同一历史事件中的相互映衬与呼应,从而使<史记>中几位母亲形象具有了跨越历史时空的性格魅力和人格内涵,并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把《史记》人物传记的结构方式归纳为一套模式和十二种方式。文章着重论述的是这些结构方式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这些结构方式在中国叙事、写人文学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开创和开辟意义。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四千多个人物,重要描绘的有100多人,上到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下至商人、平民、妇女、少数民族人民,涉及饮食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古城遗迹、民俗文化、祭祀文化、天象占卜文化、筷子文化、酒文化、成语、谚语、童谣、医学养生文化,描绘打猎、游玩、军旅、宦游、访问等的空间移动行为,这些内容都是中国旅游文化古代部分的重要组成,祭天、祭山、祭日月星、祭拜祖先也是古代思想的成就。因此,从《史记》中完整地、系统地挖掘旅游文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11.
史学名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流誉千古,时人评其书曰“并迁双固”。依《三国志》而通俗化的各种话本,戏剧乃至成为演义式的小说,其最著者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人称《第一才子书》,士林及民众莫不喜读其书,可谓雅俗共赏,家弦户诵。从文化视野考察,文、史各行其道,两苑各撞其芳。随时代之演进,民众需要文化,文化之持续发展亦有赖自身的通俗化,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对文化的渴求。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是雅文化与俗文化互补成功的典范,彼此交相辉映,体现了雅、俗文化自身的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2.
《史记》与神秘文化有缘,因为史官文化的母体是巫官文化;神秘文化出现在《史记》中有因,因为作为百科全书性质的《史记》,会收录那个时代很有影响的神秘文化。而且神秘文化是被司马迁当作一项政治内容载入《史记》的。  相似文献   

13.
伯(喜否)是春秋后期吴越争霸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司马迁为了突出自己的“一家之言”,在刻画这一人物时常弃《左传》而另采他说。通过比较分析,本文剖析了伯喜否被史家丑化的缘由,并探讨了司马迁撰述先秦人物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史记》的谦敬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是古汉语研究中的重要著作 ,书中的谦敬词的使用情况较为丰富多样 ,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社会礼制和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在《史记》中创造性地塑造了一批异于传统贤者、仁者、勇者——"智者"的人格形象。这些"智者"洞察时势、筹计画策以成事功,是时代的风云人物,他们有执着的目标,坚定的意志和敏锐的洞察力,能超越世俗常态而直取本质,他们因时因势而起,是时代的弄潮儿。时代造就了智者的人格内涵与取向,同时也在其中打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迹。智者形象是司马迁的发现和创造,是其对文学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民间符号语的历史记录--长江白鹤梁题刻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白鹤梁题刻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了唐代来自民间的、关于长江枯水位与农业收成之间复杂关系的科学认识。其认知过程带有中华民族在探求事物本源时,长于了悟,不重实证的特点。其表达上的模糊性,在今天看来,又具有显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意义。由此产生的长江千余年来枯水位的记录、官宦题词以及人雅士、迁客骚人的感叹和相关传说故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的《史记》以史料的详实为后人所赞誉,然而以个人的力量对两千多年的历史事实作全面的彻底的校勘考证,难免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史记》中有许多讹误记载,本文仅从纪年和史料两个方面对《史记》中秦史的记载作了些考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求说明当时的真实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8.
史书素以"尚实"为贵,但仅有"实"是不够的,在"实"的基础上辅以适当的想像、虚构,会使优秀的史书陡然增色。  相似文献   

19.
20.
《史记》中的做“梦”者,均为贵族,他们的梦,展示了错综复杂的宫廷争夺储君的斗争,暗示了政治权力的走向,反映了时代的思想局限。司马迁笔下的“梦”,力避暴力和诡秘,大多平和而富有寓意。“梦”是司马迁写人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