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宇 《新闻窗》2007,(1):65-65
日常生活新闻是相对于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新闻而言的新闻类别,从新闻定义来说,两者没有根本的区别,之所以归为一类,是日常生活新闻的新闻特征,不像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新闻那样凸显,它的新闻源更多的来自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摄影实践和研究中,常常涉及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视觉冲击力等问题。但为什么我们要重视重大新闻和突发性新闻事件,视觉冲击力应如何理解,却未见有较为确切的说法。本文试图就此两个问题作一点探讨。一、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摄影的价值所谓重大新闻事件是指对人类社会、国计民生有着重大影响的、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历来是人们视线关注的重点,也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报道题材。这是因为:(一)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事件紧贴历史本质和社会发展主流,蕴含的信息量高,新闻价值大。新…  相似文献   

3.
进入2009年,北京的中央新闻媒体似乎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很明显,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给中国的新闻媒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中央新闻媒体的变革.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中央媒体近些年比较大的新闻变革几乎都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有关.  相似文献   

4.
2003年春天,对中国传媒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季节,在这个春天里,中国传媒界的表现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同时也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面前,暴露出了一些近乎致命的弱点。这个春天,对于世界和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多事之春。从国际方面来说,发生了伊拉克战争以及非典型肺炎事件,就国内来说,媒体成功报道了“两会”,并在许多方面有所突破,紧接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的矿难事件是吸引受众的重大新闻,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报道.但是,由于事件的突发性以及可能遇到的地方保护主义,记者在注重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而无法对事件进行深入采访,因而在报道矿难事件时如蜻蜓点水,切中不到要害.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名记者,敏锐的新闻感觉和灵活的新闻采访技巧才是最关键的。采访是记者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一线记者,长期奋战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最前线,更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采访技巧。一线的重大新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这就对一线记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掌握丰富的采访技巧,善于随机应变,才能够实现和采访对象的顺畅交流,从而保证新闻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中国突发的大事件多,中国电视的表现还是比较灵敏的,但一些记者和主持人在专业能力上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8.
灾难性事件因其自身的难以预见性和影响广泛等特点,对社会稳定性和行为框架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现代社会,电视媒体作为公众媒体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的信息平台,在紧急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电视媒体如何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段巍 《今传媒》2014,(8):171-172
采访是记者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一线记者,长期奋战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最前线,担负着对重大事件的采访责任,更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采访技巧。一线的重大新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这就对一线记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新闻记者只有善于观察,才能抓住细节的闪光处,从而提前发现重大新闻,这样也能够极大的提升事件的新闻价值。同时,掌握丰富的采访技巧,善于随机应变,能够实现和采访对象的顺畅交流,从而保证新闻信息的质量。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一线记者的洞察力和采访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是中国电视新闻的大年。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大悲大喜;从地面直播到太空直播,大开大合,这些中国新闻热点均为世界所瞩目。2008,无论对于电视新闻还是大众传播,“直播”和“现场直播”都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年度关键词。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一种制播方式。然而,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制播方式问题,围绕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从传播观念到新闻改革,从信息公开到新闻法规,对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与发展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波 《声屏世界》2011,(4):53-54
在由互联网、手机、IPTV等营造的自由、开放、共享、个性的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曾为之自豪的“快捷”“低廉”“互动”等优势已经不明显。重大新闻发生,特别是突发性灾害事件、群体事件发生,也许一段手机视频消息就被发出去了。人们似乎习惯了“听”电视,看“视频”,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8日中国记者节,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第四届未名大讲堂"与名记者,名主持、名专家面对面"活动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白岩松、敬一丹、陆小华、彭吉象、时统宇、尹鸿、喻国明、俞虹、朱虹、张颐武、张志君等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围绕"2008中国媒体新起点"这一中心议题,就2008年重大新闻事件给中国媒体带来的启示进行广泛探讨,并就中国媒体的现在和未来展开深入对话.论坛由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和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俞虹教授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13.
《新闻窗》2007,(1)
日常生活新闻是相对于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新闻而言的新闻类别,从新闻定义来说,两者没有根本的区别,之所以归为一类,是日常生活新闻的新闻特征,不像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新闻那样凸显,它的新闻源更多的来自日常生活中。从广义上说,日常生活新闻包括  相似文献   

14.
随着媒体进一步融合,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开始综合运用多种终端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的播报,电视媒体顺应这一形势也不断变革。新闻现场报道尤其是直播报道作为电视媒体的竞争优势,对出镜记者在掌握传播技能、辨别信息真伪、熟悉并掌握新闻生产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6.
崔恩慧 《青年记者》2009,(16):37-38
1999年5月,福建电视台创办《现场》栏目,实质上已具电视民生新闻的雏形。2002年1月,中国第一个打出“民生新闻”招牌的电视节目《南京零距离》横空出世。2008年1月,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正式更名为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全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民生频道诞生。这成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稳步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1999~2009年是中国电视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其中电视民生新闻的曲折前进过程尤为引人注目。如今,站在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十年拐点处,电视民生新闻近期所表现出的新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陈瑶  倪四义  易凌 《青年记者》2009,(23):68-71
回想起来,在2008年3月14日下午最初得知拉萨事件演变为严重暴力事件时,心情复杂,既有一个普通人对于这样噩耗的惊骇,也有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面对这样的重大新闻题材条件反射般的冲动。  相似文献   

18.
肖欢欢 《新闻记者》2004,(11):52-53
新闻是讲究时效性的,但是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如果失去了报道时机或者对整个事件的报道价值未做最大限度的开发,那也是对新闻资源的一种浪费。在实践中,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事后仍然会表现出一定的新闻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要潜心留意,瞄准时机进行“补报”,使那些失去时效  相似文献   

19.
俊杰 《新闻前哨》2004,(8):32-33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内外交往的频繁,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化、体育、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和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不断涌现,给我们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及时快速报道好各类重大的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件?媒体如何抢占重大新闻事件最佳报道效果前沿,使报道逼真鲜活,感染力强?这一直是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各类媒体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航天事业通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从1999年至今,"神舟"系列一直为国人瞩目."神七"标志着中国登月计划的第二步成功实施,这一重大新闻是各家纸媒图片新闻关注的焦点,然而,纸媒无论是在报道的实效、滚动、图片阅读的持续上都弱于电视和互联网报道,即使出版"号外"也明显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