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古典诗词的特点、起源入手,分析现代语文课堂诗词教学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改良诵读教学法,解放学生手足;提倡歌咏教学法,还诗词以本来面目;引导学生诗词创作,揭开诗词神秘面纱三大改善诗词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通过古典诗词学会感悟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对面悬想是古诗词中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教学时,教师要从主客双方的角度转换空间,激发想象,通过情境描摹、对比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探析诗词的内涵,领会诗人的丰富情感,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诗词历来被视为语文的教学重点之一.近年来中考诗词分值更有升高趋势.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更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而且,近几年诗词赏析题又成为中考试卷中的一大亮点和难点.许多一线教师为"实用"起见,可能只重视朗读、背诵、默写的教学,而忽视了诗词的赏析.这样不但使诗词的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更忽视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诗词赏析的教学只要遵循了由"面"到"线"再到"点"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  相似文献   

4.
诗词鉴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并不严谨.一般情况下,学生能够有效地将诗词的内容翻译清晰,并按照一定的中心进行编排,就能够将知识总结复述得全面和完整.初中要求大多都是以"基础"为目标进行分析塑造的.但课改之后明显有了极大的改善,引导方式的重心也发生了偏移,诗词鉴赏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基础分"和"辛苦分"之间很难得到一定的分数成绩.这就从另一方个方面说明了教学引导和考核模式应该更加细致,更加规范.虽说这样的调整有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想要全方位引导学生达到教学要求还是有一定困度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师既要重视诗词教学,更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开展诗词教学,构建诗词教学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联系,降低学生的诗词学习坡度,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诗词学习兴趣和思想境界的双重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中国古代诗词名篇.因此,古代诗词教学必然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些诗词篇目虽然因为篇幅短小,韵律整齐,容易熟读成诵,但是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须注意诗词这一类文体的特殊性,由此入手,破解教学难点,进而让学生深入把握诗词的特殊形式及其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7.
要提高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入手,依托单元导语,引导学生进行巧妙的诗词鉴赏;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生动的诗词氛围中;开展鉴赏讨论,围绕诗词展开思维的碰撞交流;加强意象分析,让学生在鉴赏中感知诗词内涵.通过以上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诗词教学中逐渐建立起比较扎实的知识结构,并掌握好诗词鉴赏的学...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应准确把握好“三深”原则,即深刻把握诗词的创作背景;深切领会诗人情感、诗歌意境;深入体会诗词审美特质、贯彻朗诵原则。这将是《大学语文》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变化,只要处理好这些原则,那就会得心应手,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诗歌  相似文献   

9.
诗词意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挖掘诗词中的意境,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诗词内涵,提升语文素养;也可以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因此,从意境入手,对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意境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期推动中学语文诗词教学的意境探究,让学生能深刻地领悟诗词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杨应萍 《考试周刊》2013,(21):32-32
在中学语文课堂的诗词教学中,学生主要以读懂诗词为基础,从而理解诗词的主题思想,最终获到审美愉悦的心理。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主要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抓住学生对诗词的审美体验,以及对诗词的审美领悟方面入手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1.
高中古诗词教学应以意境为中心,将学生引入诗词的意境,把诗词的各种意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直接受到诗词的熏陶与感染,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丽萍 《时代教育》2012,(22):125+129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越来越被重视了。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要从读、写、赏等三方面进行,并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诗词的语词积淀义、意象的深层义、意境的升华义等方面,探索鉴赏诗词的规律,以帮助今天的读者掌握诗词的灵魂,从而受到更深刻的艺术陶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变诗词教学的恶性循环的现状,可以从四个方面做起: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拓展诗词教与学的广度深度,诗词教学形式多样化,教给学生一些读诗词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古典诗词从最早的先民咏叹《诗经》到日臻完美的唐诗宋词元曲等,无不象一颗颗闪烁着异彩的恒星,永久地镶嵌在广袤的文学天空中。几千年来,它以其丰富的意蕴、凝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滋润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正因如此,新课改后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人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古典诗词,以期借此弘扬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润泽学生之心灵,陶冶学生之美好性情,  相似文献   

16.
陈燕珍 《考试周刊》2014,(49):54-54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作文教学中,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古典诗词,学生一直在学、在背诵,但这种学习大多停留在古典诗词这一层面,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让古典诗词成为写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77):42-43
在高中语文的诗词课堂上,课堂的气氛沉闷,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是不利于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掌握的,一方面由于教师对诗词的理解不透彻,另一方面学生对诗词没兴趣,再加上应试教育等多种原因使得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每况愈下,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才是活跃诗词教学氛围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从语文课堂现状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持续走低的问题,从诗词的特性、学生对诗词的态度、诗词的内容等三方面探析了诗词在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认为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素质内涵,能够在赏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精神、情感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出发,探讨在诗词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何渗透"人""文"思想。文章分别从课前关注诗词发展和个性特征、学生个体特征,课上关注诗词情境和学生情感态度,课中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的节奏,课后关注教后反馈和诗词意境拓展等方面论述了"文本""人本""人文""人格"思想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从小学阶段起,学习诗词就是学生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在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诗词转换成画面,直观感知诗词的内容。并且品析重点字词,让学生与诗词在情感上达成共鸣。从而打破古今屏障,提升小学高年级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