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研学的兴起,大学生逐渐成为旅游活动的主力军之一,大学生在旅行过程中的旅游环境责任行为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关于大学生旅游环境责任行为,目前国内理论界相关研究刚刚兴起,因此进行探究性的研究有一定现实和理论意义。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对福建省5所高校35名大学生开展深度访谈,依照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步骤,依次对访谈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研究发现,大学生旅游环境责任行为由文明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维护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贡献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和推广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四大维度构成;大学生旅游环境责任行为主要受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群体因素、促进因素四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业激情是大学生创业活动过程中表现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发现:创业环境(文化氛围、环境支持性)、行为因素(创业学习和创业实践)、大学生心理特征(人格特质、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激情的关键影响因素,将这三大影响因素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大学生创业激情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敬畏情绪对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以89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特质性敬畏量表、自然联结量表、环境价值观量表及亲环境行为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敬畏情绪、自然联结及亲环境行为彼此之间均呈正相关;自然联结在敬畏情绪与大学生亲环境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大学生环境价值观可以调节敬畏情绪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结论:自然联结和环境价值观在敬畏情绪与大学生亲环境行为之间分别起到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是道德之首.如今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不少诚信缺失行为.本文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运用价值认知、观察学习和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社会学习理论剖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形成,由此得出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诚信榜样来使其形成正确的诚信观,并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不仅承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关键任务,也被赋予传承劳动文化、赓续劳动精神的重要使命。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可视为大学生个体劳动价值观学习素养、劳动价值观学习行为以及大学生所处劳动价值观涵育环境三因素间交互耦合的结果,“观察学习”是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重要内化途径,“自我调节”为大学生习得劳动价值观提供内在动力。然而,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学习素养不足、劳动价值观学习行为流于形式,以及高校劳动价值观涵育文化环境营造不力的问题成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局囿。依托社会学习理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应以强化劳动认知与激活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大学生个体劳动价值观学习素养提升,以“深度引入”与选树真实劳动榜样促进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学习行为强化,以构建校园劳动文化场与拓宽育人环境边界促进高校劳动价值观涵育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的传授与引导、思想的培育与升华、观念的更新与转变、理念的建立与巩固、行为的矫正与塑造,乃至心灵的抚慰与净化,都不能忽视环境的影响作用。现实环境总是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或强或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校教育环境更是以其最经常、最集中、最系统和最具目的性的特点和优势,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此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关系、群体压力、个体心理,以及德育实施的具体时间、空间及条件等情景环境,对德育效果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是网络场景与现实场景高度吻合的"互联网原住民"。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缺失现象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存在社交场景"圈层化封闭"、学习场景"注意力涣散"、生活场景"法治观薄弱"等现象,法治监管与理论教育不全面、责任自觉与行为自律不到位是两方面主要原因。研究认为"认知构建-环境构建-行为构建"的演讲逻辑应当是网络素养培育和养成的核心内容与梯度范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三元交互决定论能启发我们的思维,为探索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提供新的视角。一、三元交互决定论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理论启示20世纪60年代以后,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提出了探讨环境、行为以及个体因素之间的交互决定关系的"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环境、个体和行为三类因素在综合起作用。这三类因素互为因果、彼此联系,共同决定了行为的发生。三元交互决定论为我们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一)班杜拉认为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就业环境会给就业者产生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甚至产生决定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危险行为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相关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期待创立的以改进与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危险行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大学生危险行为教育就是要在和谐教育、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支持下楚构大学生危险行为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信息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价值观念和政治趋向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章着重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构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香港与内地在教育交流方面日益频繁,来内地高校求学的香港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上升。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香港8所公立高校在校大学生来内地求学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三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因素对香港在校大学生来内地高校求学的行为意向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影响最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内地高校质量和国际声誉、改革教学模式、重视对香港在校大学生的招生宣传、创造良好香港在校大学生毕业就业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彭纪春 《江苏高教》2007,1(1):132-134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健康地成长,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现实课题.为此,我们从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发,根据大学生小群体的理论与原则,为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的问题提出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基于TPB,在中国经济结构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就业行为模型和度量表,对社会经济环境、大学生就业行为进行分析,探析各因素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从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等方面提出基本思路,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剧变,大学生犯罪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该说社会转型是大学生犯罪的深层动因,包括宏观社会环境、微观社会环境等外在环境的变异以及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等内在环境的变异,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分析,文章旨在对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研究及预控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化教育成为主流的背景下,高校对学生主动环境行为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日益提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尚缺乏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教学环节,因此,本文旨在探索高等教育加入国际化因素后对大学生环境行为更深层次的影响。以能源类高校学生为样本,通过对环境行为理论的分析,确定大学生清洁能源意识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行为等相关因素,收集数据并建立相关模型,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模型的准确程度。基于此模型得出,国际化教育能够通过影响学生的清洁能源使用意识对其环境行为产生影响,进而提出通过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的方式,促进高校学生主动性环境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学生的公共行为现状,选取社会环境、校园文化和管理以及公共意识3大自变量与公共卫生、公共资源的使用、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行为6大因变量,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影响现阶段大学生公共行为的具体因素,并对与大学生公共行为相关度较高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可以提出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健康公共行为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01~2011年武汉市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比较,发现过去10年间虽然大学生在环境意识上有所提高,幅度不太明显.总体上大学生环境意识和行为表现较为一致,但是涉及到自身生活时,环境意识与行为产生背离现象.相关环境知识的欠缺成为限制大学生环境意识提高和规范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01~2011年武汉市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比较,发现过去10年间虽然大学生在环境意识上有所提高,幅度不太明显。总体上大学生环境意识和行为表现较为一致,但是涉及到自身生活时,环境意识与行为产生背离现象。相关环境知识的欠缺成为限制大学生环境意识提高和规范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网络在高校迅速的普及,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多维环境、教育方式方法、教育载体选择应用、教育效果评价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前所未有地影响着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思想观念、政治素养、价值取向、个性心理、修养品质、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养成。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分析,梳理网络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归纳网络心理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初步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模型,也就是在校园网络环境、网络受众群体心理两个维度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日常网络生活中存在着各种行为失范问题,通过净化网络环境、推进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高网络行为自律意识、伦理劝诫与法制约束相结合和利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等路径,来防范和减少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进而为大学生网络生活提供一个康洁有序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