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末,“媒介批评”开始成为我们的热门话题。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媒介批评”学专著出版了多本,相关研究呈现前所未有的热潮,以《今传媒》为代表的媒介批评刊物也相继问世。尽管与国外和港台相比,这种“热”有些姗姗来迟,但却有利于在吸取境外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探讨。《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的编辑任勇胜先生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就传播学、媒介批评与媒介批评学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媒介批评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站在中国本土视角上,阐述了媒介批评的定义、内涵及外延;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下媒介批评的目的及意义;提出了目前中国媒介批评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4.
记者: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杜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之后,您对出版工作有些什么看法? 答:现在都在学习《决议》,大家都想做些切实的工作。一九八七年将是改革的一年,出版战线也一样,现在都在探索改革方案。首先,目前图书流通领域问题较多,充分暴露了发行工作的矛盾。要抓住这方面问题进行工作,办法是彻底搞活,让基层书店有自主权。没有自主权,就不能调动基层书店的积极性。对书店的营业人员来说,吃大锅饭的现象严重。这种现象应该改革,要实行多劳多得,奖励工作做得好的、图书销售多的营业人员。  相似文献   

5.
6.
7.
作为精神活动之一的文学艺术,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理论、创作和批评。比如,文学理论旨在揭示文学现象的内在规律与社会动因,文学创作自然涉及各种作品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上旬,由浙江嘉兴日报社、新闻战线杂志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嘉兴日报社承办的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党的诞生地--浙江嘉兴隆重召开,这是全国新闻评论界的一件盛事.中宣部、中国记协、<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单位与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会议.与会期间,记者就有关新闻评论的问题采访了<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媒介批评理论的研究,日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有关理论专著和学术论文不断问世.  相似文献   

10.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三大精神记者: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想请您就当前出版界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谈谈您的看法。您是新闻出版界的领导,又光荣地出席了十三大,能否请您首先谈一谈十三大与出版工作的关系。宋木文:这个题目很大,要说的话很多,我现在只能谈一点初步的体会。十三大是我们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  相似文献   

11.
12.
突出当代意识、学理意识和精品意识,倡导学术著作大众化,大众图书学术化2010年《中国图书评论》在保持原有学术水准和阅读品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书评的群众性、可读性,更加贴近现实、贴近读者,引导大众阅读,加大信息量,及时介绍各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评论新出版的优秀图书,对读书界、  相似文献   

13.
图书评论是监督和提高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武器。开展图书评论,对于促进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和推动学术科学的进行,将起着无比巨大的作用。近几年来,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现在图书出版的品种,比1978年增加了三倍。无论是在社会科学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方面,出版物的品种都比较丰富,特别是有份量的著作,也日益增多。图书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我国科学文化的繁荣,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反映了我  相似文献   

14.
15.
作为国内四大书评刊物之一的《中国图书评论》我每期必看,尤其是“秉笔直书”这个栏目更能引起极大关注和兴趣。开展图书评论,就意味着既有对好书的褒奖,又有对坏书的鞭挞。从实际情况来说,撰写、发表批评性图书评论文章难度更大一些。贵刊在1990年1到6期中,该栏目就发表了批评性文章34篇,被批评的图书达28种之多,这在众多刊物中,堪属独树一帜,其勇气  相似文献   

16.
这年头,赔本的事情是不大有人做的。我不认识书评刊物的会计师,无从知晓它们的经营情况;不过凭行情来揣摸,书评这桩事大抵是赚不了什么钱的。印“琼瑶”可以盖起大楼,卖“金庸”可以买来汽车,然而煞费苦心地编一本书评刊物,其结果往往令人心酸。不过,书评又的确是一项必要而且崇高的工作,有专家预测,在书籍的出版趋向饱和之后,将是书评的时代。可以说,书评刊物在今天受到一点冷遇,不过是暂时的现象。在暂时  相似文献   

17.
张羽 《今传媒》2006,(3):2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媒介批评实践日趋活跃,媒介批评研究无论在研究领域还是在研究视野上均有突破,但也存在一些让人思考的问题。一、媒介批评理论“滞后”于媒介批评实践作为一门学问,学界普遍的看法是,媒介批评是从1995年进入中国传播学者视野的。依据是该年吴迪先生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第5期上发表《媒介批评:特性与职责》一文,首次公开地、系统地研究媒介批评问题。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式的媒介批评活动仅从这个时期才开始。事实上,媒介批评活动是伴随着媒介的产生而产生的,因为“一种意识产品及载体的产生,接着就会出现对他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也许由于职业的原因,工作的需要,我喜欢读《中国图书评论》。每到一期,必先睹为快,不花很多时间,浏览一遍,既可了解全国出版界的动态和优劣图书的信息,增强我馆藏书的质量。我是搞图书馆工作的,每年在审订订购下年杂志时《中国图书评论》是必订的,即使经费再紧缺,也不能砍掉。笔者认为《中国图书评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栏目清晰,文章短小精悍,一事一议,一书一评,使人爱看。栏目基本上分卷首语、疑误求正、名家推荐、评书录、秉笔直书、图  相似文献   

19.
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陈志强同志,就“中国图书奖”的评选工作进行了交谈,现将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摘录如下: 问:“中国图书奖”由中国书评学会接办后,它的性质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5,(19):32-35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发生学是对历史事物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过程的研究。中国媒介批评起源于或者说"生成"于清末民初,集中体现在维新变法时期(1895-1898年)、辛亥革命前后、五四时期(1917-1927年)几个时段。胡丹博士的专著《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媒介批评研究》对中国媒介批评的起源做了发生学的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