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共同发现了镭元素后,对医学科学有很大的推进。不幸的是,正当居里夫人和她的同事们进一步研究放射学和癌肿症治疗的时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8月2日,德国不宣而战地攻入法国领土,接着又侵占了比利时、波兰等。 法国人民进行抗战,同事们都参加了他们的联队,作了母亲的居里夫人也积极投身到这方面来,  相似文献   

2.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金,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侨居法国的波兰人。这一年,波兰邀请她回国参加在华沙举行的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在主席台上,国家领导人、各国著名科学家和她的  相似文献   

3.
《跨越百年的美丽》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庄重的形象和伟大成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具体事例赞美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这篇课文文采斐然。从居里夫人的“美丽”起笔.融入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生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1.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一位法国籍波兰科学家。她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一系列新元素,包括镭和钋。此外,她的放射原理以及放射同位素分离法都是非常有名的。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一起荣获诺贝尔奖。当时放射性元素的破坏作用还没有被发现,居里夫人在工作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有时将装有放射性元素的试验试管放在衣袋里,有时放在抽屉里,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最终在1934年7月4日死于恶性贫血。  相似文献   

5.
巴黎的圣丹尼大教堂距离巴黎圣母院咫尺之遥,但是游人不多。巴黎圣母院傲居塞纳河中央的西岱岛上,因为雨果的小说而名满天下。圣丹尼大教堂则凝聚着法国的历史,以区区一个教堂的面积,接纳了法国12个世纪的皇家骨值;圣丹尼大教堂还是阿贝拉尔晚年的栖身之地。按说圣丹尼大教堂理应享有伦敦西敏寺和巴黎先贤祠那样在神圣和世俗空间中的崇高地位,它的相对寂寥,当有其地域和文化上的因由。  相似文献   

6.
冯骥才 《良师》2011,(10):36-37
在法国,当地的朋友问我们想看谁,我们说卢梭、雨果、巴尔扎克、莫奈、德彪西等等一大串名字。朋友笑着说:“好好,应该,应该!”于是他先把我们领到先贤祠。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重新改建的建筑的入口处,刻意使用古希腊神庙的样式。  相似文献   

7.
2002年11月30日,大仲马的灵柩在五颜六色、嘈杂混乱、吵吵闹闹的人群簇拥下,进入了庄严神圣的先贤祠(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这番景象倒是很投大仲马喜欢  相似文献   

8.
<跨越百年的美丽>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庄重的形象和伟大成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具体事例赞美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这篇课文文采斐然,从居里夫人的"美丽"起笔,融入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生命的理解.行文中多次回应"美丽"这一主题,使得"美丽"的内涵逐渐丰厚,居里夫人那美丽、庄重的形象逐渐定格在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9.
蔡文清  周继坚 《教育》2011,(20):35-36
80年前,与钱三强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同窗;70年前,他俩的书信往返于德国和法国之间;60年前,他俩在异乡举行婚礼,他俩深深记着导师居里夫人的一句话:要为科学服务,科学要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0.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梁衡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之美.最后写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11.
巴黎第一大学,全称为先贤祠——索邦巴黎第一大学,是法国乃至于欧洲最为古老的大学之一,迄今为止历史超过一千年.虽然它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但是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至今仍旧是法国乃至于世界最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在科研领域,文化研究领域以及职业培训方向具有超强的综合实力.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大学 早在11世纪末期,巴黎一大就已具雏形,当时名为巴黎大学,与中世纪西欧的所有大学一样,它开设了3个大系:神学理论、医学和法律.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女性 :“我对她人格的居里夫人 (MarieCurie,186 7~ 1934)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 .她的坚强 ,她的意志纯洁 ,她的律己之严 ,她的客观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的身上 .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 ,她极为的谦虚 ,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她就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 ,现代原子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 ,2 0世纪最有声望的女性——居里夫人 .一、艰难的求学历程居里夫人本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 ,186 7年11月 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 .父亲是一所中学…  相似文献   

13.
居里夫人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是人类放射学研究的先驱。她的处事态度和工作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中,选录了她的作品《我的信念》。课文注释中把居里夫人的国籍介绍为波兰人,是不够准确的。本文通过对初中全套语文教材在作者注释方面的深入分析,结合居里夫人的具体生活经历,认为应该将居里夫人介绍为法国或法籍波兰裔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居里夫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她出生在波兰,真正的名字叫玛丽,因为嫁给了法国年轻的学者彼埃尔·居里,后来被称为居里夫人。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之前,人们刚刚知道有一种稀有金属叫做铀,能发出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这就是x射线。居里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想到也许还有别的物质  相似文献   

15.
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女性科学家,她也曾是一名普通的科学教师,深爱着科普教育。《居里夫人的科学课——居里夫人教孩子们学物理》(简称《居里夫人的科学课》,下面引文出自该书)讲述的就是玛丽·居里如何用自己最平常的语言、最真挚的爱和最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孩子们诠释科学,带领他们迈进科学的殿堂。1907至1908年问,居里夫人担任一群孩子的基础物理科教师,对他们进行一种特别的教育尝试。她的学生伊莎贝尔·夏瓦娜详细记录了当时物理课上的情景。事隔一个世纪,居里夫人早已离我们远去,伊莎贝尔·夏瓦娜也静静地走了,可这本珍贵的笔记却从地窖中苏醒,绽放出绚丽的光芒,映射出居里夫人在讲台上的优雅和自如。  相似文献   

16.
居里夫人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者,19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她原籍波兰,名字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因为她的丈夫叫比埃尔·居里,所以人们习惯称她为居里夫人。  相似文献   

17.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美丽一词统领全文。教学中我引领学生在种种意象中体会着立体的美丽。【板块一】意象初显——外貌中寻美丽1.出示描写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导入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片和文字,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居里夫人。(大屏幕出示一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工作的图片和简介居里夫人的生平文字以及她对待荣誉,参加战争等事件)  相似文献   

19.
严淳 《家教指南》2006,(4):49-51
【经典欣赏】居里夫人(1867-1934)即玛丽·居里。原籍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作为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在8年的时间内两次摘取不同学科的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此外,她一生中还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智慧超群、硕果累累。其实,她不仅是一位成功的知识女性,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她的长女伊雷娜是一位核物理学家,后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1939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是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路易大帝高中”,这所位于巴黎著名的先贤祠附近的学校,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以其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出色成绩而闻名于世。在这长长的校史上,杰出的校友不计其数,其中竞出过四位法国总统:蓬皮杜、德斯坦、希拉克及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的雷蒙&;#183;普恩加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