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即若离     
相互依靠的情义 母亲是韩国华侨,中文程度自然及不上父亲.于是我看到,每封母亲写的信上,都会有一个一个的红笔圈着错别字,那是父亲帮她挑出来的,然后又把信寄回给我母亲.我母亲收到后都会在被订正的字旁写上一整行对的字,就像小学生被罚写生字.  相似文献   

2.
她的刘海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也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我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而那个女孩,她不是,我管她叫姐姐。后来我和母亲搬出了那个家,那个时候我还只和母亲的梳妆台一样高。离开父亲的时候我抱着自己的玩具被母亲抱出了家门,头靠在母亲的肩窝里,没有哭。从此,我们走出了那座房子。父亲说:“我送你。”母亲微笑着点头:“我该走了。”父亲为母亲打着伞,雨水滴湿了母亲的左肩,我看见了。自我满月就一直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母亲不在,她为了那个姐姐把我放在这儿,她说太忙。打小我的印象中只有两位老人的存在,而忽略了母亲,那个太忙的母亲。…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 1米 75 ,我的母亲 1米 6 8。父亲和母亲谈恋爱时 ,父亲剃着平头 ,母亲留着长发。认识父亲的人说 :“那是谁家的闺女 ,真漂亮 !这傻小子还真有眼光。”认识母亲的人见了说 :“小伙子真是体面 ,这姑娘福气好啊”。秋收的季节 ,母亲没带上什么嫁了过来。父亲和母亲从此生活在一起。父亲很勤劳 ,母亲很贤慧。父亲干完农活就到水田里去捉些鱼虾 ,用荷叶包着拿回家 ,煮了给母亲补身体。母亲怀了我 ,就在家里煮煮饭 ,给公公婆婆端点水。那个小阳春 ,我从娘胎里出来了 ,从此 ,家里多了个我。母亲把我托给了公公婆婆。母亲剪了长发 ,和父亲…  相似文献   

4.
父爱永恒     
渐渐的上了小学二年级,母亲要去外地工作,我和父亲并不想让她去,可是工作需要,母亲必须去外地。从母亲走的那一刻,家庭负担全部压在了父亲的身上。每天早晨父亲帮我梳头,这是母亲的委托,但母亲说,如果不习惯的话就把它剪掉,父亲从小就喜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珍宝     
李代金 《下一代》2013,(2):29-29
姐姐告诉我说父亲有珍宝,问我知道是什么不。我摇头。我真的不知道父亲的珍宝是什么。父亲一直神神秘秘,将他的珍宝锁在一个小箱子里,再放进一个大铁箱子里,并在外面加了一把特大的锁。父亲的珍宝,从不示人,问母亲,母亲也摇头说不知道母亲都不知道父亲的珍宝,可见其有多么珍贵、  相似文献   

6.
隔膜     
时间被凝固了,在那一瞬间,父亲用全身的力气把一桌饭菜泼洒在地上.母亲愣住了,"钱!钱!就知道钱!我们几十年的夫妻,你就这样对待我?"母亲痛心地用食指戳在父亲的胸膛.  相似文献   

7.
我对于父亲的称呼始于一声“叔叔”。父亲从十七岁当兵离开故里,回家的日子就屈指可数。我降生的时候,他不在身边。不到两岁的时候,母亲千里迢迢抱着我去父亲所在的兵营探亲。下火车后,母亲把我递到远远冲过来的父亲怀中,我也就懵懵懂懂地冲着这个陌生的男人脆生生地喊了声“叔叔”。后来,母亲告诉我,当时父亲就怔住了,尴  相似文献   

8.
张鹰 《家庭教育》2011,(12):46-46
母亲在弥留之际嘱咐我:“以后要对你爹爹好。”我哽咽着使劲点点头。母亲去世后,我把父亲接到我家,我关爱他,他也关爱着我,一晃十五个年头。如今,父亲已八十有二。  相似文献   

9.
感动的表达     
三岁时,在母亲生病的时刻,我为她端水拿药。当我把原本装满水的杯子端到母亲面前时,杯中只剩下了少许水,都快洒光了。我哭了,可母亲却抚摸着我的头,说我懂事了,我看到了母亲眼中晶莹的泪花。多年后,我才认识到:母亲被我感动了。哦,原来感动可以用泪花来表达。八岁时,一向不太关心我的父亲为我买了冬鞋,连母亲都惊诧于他的举动,于是心中与父亲那堵厚厚的冰墙融化。我明白了,父亲原来是把爱放在心底,不善表达。我被父亲感动了,由衷地笑了。哦,原来感动可以用笑来表达。九岁时,我学骑自行车,一次下坡没刹住闸,跌进了沟里,扭伤了脚。爷爷赶快把…  相似文献   

10.
在一间宽敞的屋子里,盛中国怀抱一把德国小提琴坐在我面前,谈起了自己的母亲——我母亲和父亲都是中国第一代学习西洋音乐的学生。母亲学声乐,父亲学拉小提琴。我外祖父是一位名医,湖南有名  相似文献   

11.
另一种关心     
父亲爱我的方式和母亲爱我的不一样母亲把柔和写在餐桌上父亲却把关切诉诸呵斥我们或许也会成为迷航的小船另一种关心@罗文$湖北省公安县南闸中学初三(2)班~~  相似文献   

12.
果然 《华章》2004,(12)
小的时候我不算是个本分的女孩子,或许是因为把我当儿子看待的父亲潜意识里不自觉地培养,母亲总是为我的不端不淑发火和担忧,父亲却看着我的淘劣哈哈大笑、陶然自得。每当吃饭时母亲摆开架式要教训我时,父亲就会把我抱在膝上,带着愉快的口吻说:“来,咱爷俩喝口酒!”看我吮着筷尖上的白酒辣得眯起眼睛,母亲也会被逗得笑起来。于是我便得以在这种类似庇护的遮掩下,顺利地躲过母亲的数落。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心思     
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个没有情爱的男人,至少,他从没有在我和哥哥面前,表现过对母亲的亲密.有时候我给他们拍照,父亲都会紧张,总是催促着我们赶紧照,他没闲工夫陪着我们.说完了又偷偷把身子朝前移一移,结果,几乎所有的照片里,都是父亲很伟岸地占据了大半个江山;而母亲,则温顺地站在他的身后,像是他的贴身丫头.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出走     
母亲第一次出走,是在我六岁那年.我五岁时,父亲煤气中毒,双耳血流如注,接连做了三次手术,家里欠下一屁股债,才将父亲从死神身边抢回来.父亲病愈后,身体虚弱,不能干重活.母亲对父亲说,她要出去打工.父亲不同意,但母亲还是走了.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等待     
我出生在步云山下、碧流河畔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我生下来就没见过父亲,是母亲独自把我拉扯成人。听母亲说,他们结婚后,父亲考上了东北大学,第二年我便呱呱坠地。这时发生了"九·一八"事变,父亲在沈阳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从此再也没有回来。那年,母亲只有25岁。往后的日子里,母亲埋头操持家务,细心侍奉公婆,饱尝人间的酸甜苦辣。母亲不仅  相似文献   

16.
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了。父亲一走,我的快乐也跟着他不见了。母亲整天以泪冼面,家里所有跟父亲有关的东西都被姥姥收起来了。我偷偷地藏了一张全家福,每天睡觉前都要拿出来看上好一会儿,有时候还哭着对着父亲说话……后来我对母亲说,我们都想父亲,就把父亲的照片挂起来吧。那张全家福被母亲放大后,挂在我们家最显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母亲去世得早,是父亲把我们姊妹三个一手拉扯大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姐姐10岁,我7岁,妹妹只有4岁。母亲去世后,我们姊妹三人中只有我能够继续读书。姐姐和妹妹不能读书,倒不是因为父亲重男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爱     
父亲也有母亲般的爱———我怎么才发现呢 ?那是去年寒假 ,母亲因外婆家里有事 ,原来定好了去父亲的老家过年的 ,现在只有父亲和我两个了。父亲平时不爱说话 ,所以我总认为他呆板 ,不如母亲那样知我疼我 ,跟他出门———没劲。过年了 ,终于登上了回家的列车 ,不知是车票紧张还是父亲为了节约钱 ,他只买了一张卧铺票 ,把我安顿好以后 ,他便去硬座车厢了。车开时天已黑了 ,我感到有些无聊 ,便躺下睡觉 ,当一阵汽笛声把我吵醒时 ,已是半夜了。翻身刚要再睡 ,父亲来了 ,我不想跟他说话 ,便装睡。他帮我把毯子盖好后 ,站在那儿看了我好一会儿 ,才…  相似文献   

19.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说话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母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是每月赚取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目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我家六个兄弟姐妹。母亲病逝时,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大哥、二哥在外工作,弟弟到外地读书,我还在本镇读高中,在家,只有我和父亲两个男人相伴。我家有一块宅地,有人想买。那一天晚上,我们两个男人吃着晚饭,父亲突然问我:“我想把那块地卖了,你看这…  相似文献   

20.
正母亲脾气倔、规矩多,教训起孩子来绝不允许父亲插手。我从小性子执拗,被母亲怒吼或加以笤帚伺候是常有的事儿。而且,母亲打骂起孩子来,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初一那年暑假,母亲又因琐事教训我,我第一次公然反抗:绝食抗争。母亲见我不吃饭,甩下一句狠话——有志气一辈子别吃!母亲上班后,父亲悄悄地把饭菜给我端来,我不吃。父亲见状,塞给我十块钱,让我去村里小卖部买点儿零食,还嘱咐我,去村西头那家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