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这是爸爸献血换来的!——马英九人生中第184次献血,累积献血量46000毫升。年轻时,他每次都把献血中心送的牛奶、饼干留给女儿,并这样告诉她读书的好处在于:他总能发现原来他的感受早已被世上某个人明白地说清楚了。他终于明白,他并不是一个独特的他,他只是他们中模糊的某个。  相似文献   

2.
37岁的济南市民房泽岸曾因63次无偿献血,荣获卫生部无偿献血最高奖——全国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参加完"世界无偿献血者日"活动后,房泽岸乘公交车回家,但没想到的是,随身携带的包在车上被偷。包里的现金、手机、信用卡、身份证丢了都不可惜,他最舍不得的是那63张无偿献血证。这63张献血证,是房泽岸11年来的  相似文献   

3.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阮恒的话为题,点明主旨;二是写了阮恒献血救同伴的过程,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及纯美心灵;三是通过对阮恒献血前和献血时神情、动作的描写,真切地反映了他的复杂内心。紧扣这些特点,可以设计以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战争时期,一位孤儿院的小姑娘被炸伤亟须输血,在误以为输血救人会献出自己生命的情况下,阮恒仍然决定给小姑娘献血.课文对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真切再现了他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可敬可爱的小男子汉形象.读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久久弥漫在我们心头,令人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5.
热血献真情     
2010年5月的一天,辽宁大连市的谢绥“最后”一次坐在献血椅上,和往常一样无偿献血400毫升。不寻常的是,这一天是他60岁的生日,他要为自己18年的无偿献血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6.
正《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阮恒的话为题,点明主旨;二是写了阮恒献血救同伴的过程,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及纯  相似文献   

7.
献血是每位适龄健康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关注献血,共同参与,奉献爱心,帮助他人,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为此,我们采访了北京市献血办公室主任李学铭及长年无偿献血者潘德全、于玲.  相似文献   

8.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战争时期,一位孤儿院的小姑娘被炸伤亟须输血,在误以为输血救人会献出自己生命的情况下,阮恒仍然决定给小姑娘献血。课文对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真切再现了他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可敬可爱的小男子汉形象。读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久久弥漫在我们心头,令人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整体感知1.“她”是谁?“我”是谁?这对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自读课文,弄清以上问题,并画出课文里与题目同样的话。二、切身体会,感悟课文(一)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献血)1.课文讲了阮恒为她的朋友献血的事。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看待我们身体里的血的呢?是的,血是非常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13,(2):17-18
“当你的鲜血流淌在别人血管里,救助了别人的生命,这就是奉献,这就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听闻淮北市近期血液供应紧张.1月6日,淮北卫生学校立即行动起来,号召广大师生献血救人,共有59名师生参加此次集中献血活动,献血量23000余毫升。  相似文献   

11.
笔者日前参加了一个"怎样把握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德育因素"的研讨会。在谈到小学三年级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时,许多教师认为:主人公阮恒知道"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而且知道"自己就要死了",尽管献血的过程有些矛盾、害怕和犹豫,但始终没有终止这一义举。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认为小姑娘“是我的朋友”。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一种无私奉献的大义,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12.
王婧 《学习之友》2012,(11):37-37
赖嘉河是一名公务员,也是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队的队长。每到周末,血站都特别忙,他会过来帮忙指导献血的人填好表格。  相似文献   

13.
献血本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一种完全出于自愿的利他行为。但是,当献血一旦成为被献血时,这种高尚的举动就难免有了强迫的色彩。长春市有学校为完成献血指标,规定不献血的教师必须交400元作为给献血教师的补养费,引起了教师们的不满。  相似文献   

14.
[片段1] 师:课文中"她"和"我"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写一个小姑娘被炮弹炸伤了,需要输血,小男孩阮恒献血给她的事. (师板书:输血、献血,让学生齐读这两个词语.生把"血"字都念成了"xuè")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在一次公开教研课上,一位教师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出现了以下片段。师:同学们,请用笔画出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句子,仔细阅读后,谈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在书上画句子,一会儿学生陆续举手了)生1:阮恒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献血,我很佩服他。生2:阮恒关心别人,自觉地为朋友献血,很了不起。生3:阮恒献血时虽然害怕了,但他比我强。我感冒打针时都哭得很厉害。学生说到这里,按理说,应给予肯定,但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以期待的目光在同学们中间边搜寻边问:“其他同学还有吗?”这时,一个同学(生4)慢慢地举起了手:阮恒…  相似文献   

16.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因此,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为了较好地突破重点、难点,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上,我做了深人研究、细致打磨。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而又尽职尽责的教师,曾经对少年时代的徐虎有着较大的影响;他是上海市街头无偿献血第一人,并把献血获得的荣誉奖杯、奖章送去“义拍”来回报社会;他是第十一届普陀区人大代表,曾对政府工作提出铮铮建言,为很多普通百姓解决就业和生活难题出谋划策;今年,他又获得了上海市儿童工作的最高奖项——第七届“儿童工作白玉兰奖”,并将2000元奖金捐给了“儿童成长基金”……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人民教师”这个词在他心中沉甸甸的分量。  相似文献   

18.
吾师亦吾父     
2003年11月17日,我因献血在家休息。手机响了,是金老师来电,他问我是否一起去听名师讲课。我问他都有哪些名师,一个名字让我心动——于永正。第二天,我第一次见到了于老师——他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高校献血工作的特点与高校社团的发展特点,探讨与志愿献血工作相适应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一位老师执教了人教版四年级的《她是我的朋友》一课。这篇精读课文描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孩子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误认为献了血就会死去,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教学进行到阮恒为朋友献血正犹豫不决时,教师问: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办呢?大多数同学都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为同伴献血。可是却有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我不会给她献血,如果我死了多可惜呀,妈妈会多伤心啊!”老师在课堂上没做任何评价,就让他坐下了。下课后与其他教研员谈起此事,有位教研员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