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1988年,哈尔滨市女子冰球队访问日本,4场比赛全部获胜,日本体坛为之震动,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女冰旋风”。1992年1月,第二届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亚洲区资格赛在中国举行,中国队以10:0、7:3胜日本队,取得了将于4月份在荷兰举行世锦赛的入场券。挟资格赛余威,中国女子冰球队在有丹麦(曾获首届欧洲赛第3名、本届欧洲赛第6名)、朝鲜队参加的瑞雪杯国际女子冰球邀请赛中勇夺桂冠。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我国女子冰球运动技、战术进步很快,整体实力较强,已称雄亚洲,闯入世界“女冰”四强。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女子冰球运动崛起有望!我国女子冰球运动,是否能继续称雄亚洲、走向世界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进而夺取冬奥会奖牌?本文力求从整体和战略  相似文献   

3.
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刻认识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的规律,对提高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理论设计与实验对女子冰球运动员的训练结构及负荷特点进行研究,试图完善女子冰球运动年周期训练结构理论,揭示女子冰球运动训练负荷的规律及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年周期训练结构和训练负荷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训练周期由年、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等构成,不同类型的训练周期由多个训练阶段与不同的训练时间组成;以小时、分钟、公里、公斤以及心率负荷的量度指标并分为最大、次大、中等和小4个等级建立负荷与训练评价体系。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设计在国家女子冰球队的应用表明,掌握女子冰球运动周期训练结构与练负荷动态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实现训练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女子冰球发展概况的分析,揭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显示缺乏独立建制的女子冰球职能管理部门、缺乏资金支持、球队比赛机会少、队员退役安置差、后备人才匮乏等因素是阻碍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冰球运动人口、设置独立建制的女子冰球职能管理部门、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运动员退役保障机制等相应对策来推进我国女子冰球运动的发展,使中国女子冰球重铸辉煌。  相似文献   

5.
第17届全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暨东南亚邀请赛于2000年7月23日至30日在汕头大学举行,经过42场的激烈比赛,汕头大学女子手球队获得冠军.纵观此次比赛,可以看出,高校女子手球运动发展较快,运动水平明显提高,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第六届冬运会的冰球比赛中,上场队员仍然是老将"黄忠"唱主角,小将新苗"跑龙套".此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笔者通过对哈尔滨市441所小学冰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造成我国冰球运动一线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小冰球运动开展的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冰球运动提高的需要.造成我国小冰球运动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就第12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女子冰球比赛而言,除哈尔滨队外,其他地方球队水平提高幅度较低,缺乏优秀运动员的涌现,未能使我国女子冰球整体实力得到有效提高。如何振兴我国女子冰球运动,重新回到亚洲霸主地位,走向奥运,是我们冰球界人士关心的大事,是值得我国冰球届人士探讨和认真思考的问题。认为运动员编制、经费和运动员转业安置的政策,赛事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难,女子冰球没有形成梯队建设,运动员过早退役,专项发展资金短缺,缺乏职业化和民间的普及程度的降低等是阻碍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采取敢于加大投入,打好基础、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建立国家型的人才培养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女子冰球运动向职业化、社会化发展等多项措施促进我国女子冰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现代女子冰球运动,比一百年前开始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为盛行并受到重视。但女子冰球一直沿用男子冰球的竞赛规则;1992年在芬兰坦佩雷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中,国际冰联制定了比赛实行无身体阻截的规则。这一特殊的比赛方式首先出现在女子冰球比赛中,主要是为了强调传球、滑行、射门和组织进攻的艺术性及保护女子队员的人身安全。本文对女子冰球比赛中易出现的身体接  相似文献   

9.
日本女子冰球运动的兴起是1972年在日本札幌举办了季李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当时由于奥运全的影响,使日本人对冰球运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由于这个高潮的影响,1973年,在东京成立了第一支女子冰球队,而后女子冰球队逐年增加。1978年,由于有关热心者的努力,日本举办了第一届日本女子冰球锦标赛,当时参加比赛的共有5个队。1982年3月,在日本冰联的支持和主持下,召开了日本首届女子冰球比赛。这次比赛共有9个队参加。队员无论是滑行技术还是杆上功夫都有了一定的水平。这次比赛是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尽快地发展我国女子冰球运动,提高技术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参加女子冰球比赛的运动员年龄大小不等,所以在比赛中的竞技水平也不相同.建议在今后的女子冰球比赛也应和男子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第三届全运会冰球比赛于1976年1月16日至26日在哈尔滨市胜利举行。这是检阅我国十年来冰球运动水平的一次盛大集会。来自祖国北方各地各条战线的冰球运动员,坚持政治挂帅,认真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冰球运动积极主动、勇猛顽强、敢打敢拚的战斗风格。通过这次比赛,充分地反映出我国冰球运动蓬勃发展的崭新面貌。参加这次比赛的有18个冰球队,333名运动员,其中成年组10个队,183名运动员,平均年龄20.3岁,最小的16岁;少年组8个队,150名运动员,平均年龄16.6岁,最小的13岁。这些运动员中有汉、满、  相似文献   

12.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冬季运动会决赛于3月1日至8日在吉林市举行。本届赛会是对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的一次全面检阅,参赛选手大部分是17、18岁以下的选手,年龄以20岁为限。大会设速度滑冰、短跑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冬季两项、跳台滑雪8个项目,其中女子冰球为表演项目。大会所设的58枚金牌中,有19枚由吉林市夺得,列第一位。哈尔市获93/4枚金牌,居金牌第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第18届冬奥会女子冰球参赛各队的实力进行分析,指出了各队之间实际水平的差距,并展望了今后女子冰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温哥华冬奥会之后,中国女子冰球队从世界强队之列迅速下滑到世界二流水平,中国女子冰球今后的发展道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文献资料、跟队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之后世界女子冰球的格局和女子冰球运动的发展趋势,针对中国女子冰球的现状及存在的人才培养、战术理念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中国女子冰球今后的发展体制、机制和建队模式等发展道路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女子学习传球、射门和停球等冰球技术的历史几乎同男子一样长,对于那些不了解世界女子冰球运动的人来说,的确会感到有些惊奇。 在19世纪60年代,当英国军人在加拿大冰冻的池塘上滑冰时,妇女们就曾来到附近,组织她们自己的比赛。现在女子冰球运动比100年前开始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为盛行。但它的普及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据称:第一次有组织的男子冰球比赛,在19世纪  相似文献   

16.
我国女子冰球运动虽已列入世界“四强”,但与世界前三名的队伍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对影响我国女子冰球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为职能部门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于亮  尚久华  高航  王亮 《冰雪运动》2009,31(5):33-37
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导致其不能出现好成绩,甚至过早结束运动生命的重要原因。对中国国家女子冰球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显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腰部扭伤和腰肌劳损是主要运动损伤,比赛与训练中的致伤动作依次为身体阻截、球杆阻截、对方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等,疲劳、带伤训练、意外伤、身体局部负担过重等均是女子冰球运动员常见的致伤因素。建议应结合女子冰球运动的特点进行医务监督,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90年3月25日在渥太华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决赛中,身穿引起争论的红白色相间服装的加拿大队以5∶2战胜了美国队,夺得锦标赛的桂冠.一个星期的比赛实践有力地证明了世界女子冰球运动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前景可观,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引起了很大反响.有8700多人观看了加拿大和美国这场势均力敌的决赛,据认为这是加拿大观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女子花样滑冰盛极一时,颇为时髦。然而,今天“挂鞋”告退这个热门的人数,却愈来愈多。她们转而蹬上那锋刃光洁的流线型球刀,试身于女子冰球运动的热流之中。美国女子冰球运动,起始于新英格兰地区,目前正在全美各地兴起。东北部地区的三十所大学,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一年十月五日至八日首次在我国南京举行国际男女花剑邀请赛。我国女子花剑获得了个人赛的冠亚军及团体赛冠军,这是击剑运动继第36届世界击剑锦标赛后又一可喜的成绩,进一步说明我国女子花剑运动员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铮铮誓言中她们跨入了行列。这次参加邀请赛的女子花剑队伍只有法国、英国和香港,澳大利亚队只参加了个人赛。法国女子花剑队是奥运会及世界锦标赛的冠军队,英国队是欧洲强队之一,澳大亚利队也是大洋洲的一支实力最强的队伍。尽管这次邀请赛中欧洲的和另外几个强队没能到会参加比赛,使我国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