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是当今中国的先进化,该化之所以先进,是因为有三大化资源作支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化是发展该先进化的自身资源;五四以来长期形成的革命化传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最有效的资源;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化成果则是实现该化优化结构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高地 ,而且也是文化地理上的高地。历史与地理的双重聚合 ,造就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多样性。而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又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文化气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 ,曾经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而形成多样性的中国西部文化 ,对全人类而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3.
章以中共十五大报告和江泽民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构建理论为逻辑起点,揭示了中国化的新理念和新境界。认为,社会主义化建设与精神明建设密不可分;在建设先进化过程中应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化和外来化;在各种化思想激励下,应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来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对此,高校担当重任等等。  相似文献   

4.
本回顾了农业发展的历史,分析与展望了跨世纪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和谐世界”的思想与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将指引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使中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全球化不仅对中国经济会产生巨大影响,也必将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对中国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带来消极因素。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文化应当积极应对,让古老的东方文明重现生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华民族理应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成果,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理应在文化垒球化浪潮中注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它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与化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全球化把各民族化带入了全面的交往中,使化的经济功能和政治渗透功能紧密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化,必须认真总结中国化发展的历史,正确处理外来化,传统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坚持对外开放,坚持从化的内容到体制的创新,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化产业,在新的世纪使中华化再次成为世界强势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综观当代化发展的趋势,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化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比较而言,素质教育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功能得到了新的阐释,但素质教育的化基础和化使命这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因此,关注化的全球化,认识并尊重化的多样性,警惕化殖民主义,弘扬民族化传统,促进化对话和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自然成了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化使命。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转型一方面要以传统为资源和根据,寻求传统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不能停留在传统价值观上,而是要突破和超越传统。只有立足于当代现实生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为依托,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反省、梳理、批判和发掘,并进而实现对它的继承和超越,才能使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开始产生了危机,直到今日,仍然存在着,并且愈演愈烈。时代和现实,国内和国外都向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在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时,中国传统文化应何去何从?它扮演的是主角还是配角?从小耳濡目染中国传统文化的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地看待它的内容、地位和作用?这些即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是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现实状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以及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共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之中。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要求,从时间、空间、受众群体和价值观层面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关系,使其形成以多元文化供给一元文化,一元文化引领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文化新格局,这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普遍探讨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实际问题,本文通过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阐述了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两个互有交叉但又相对独立的形态,繁荣文化事业靠政府,发展文化产业靠市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人人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权利的要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有力保障,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能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又共同影响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成长。二者有何区别,有何联系,如何实现有机融合与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内涵、联系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对融合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途径展开深入探讨,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现代化既有自己的特殊性,又要遵循人类总体现代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当代世界现代化发展理论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观到新发展观的不断渐进深化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也经历了从单一到全面、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论断有着丰富的理论蕴含和实践指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中的重要目标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显著优势,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包含着提高人民思想觉悟、提升人民道德水准、涵养人民文明素养和激扬人民精神状态等内涵要求。新时代新征程,铸就文化新辉煌,要建设文化内容强国、文化资源强国、文化创新强国、文化魅力强国,厚植价值底色,提供丰厚滋养,激发发展活力,提升品格品位,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潘懋元张应强现代化问题日益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研究现代化,高等教育学科领域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研究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科技的重大发展,迫使人类在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加上20世纪人类生活的苦难历程,使得人类精神不得不发生空前的大变革。在此基础上,西方和东方的文化自觉使全球文化的多元共存成为可能。在世界新文化的重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可能为人类社会作出特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该文回应了时下对五四文学革命典范性的挑战。从主体、传统、西方、文类方面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化转型对五四文学革命的根本性意义。最后,还探讨了对五四文学革命评价的流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