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中学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诸多弊端。要克服这些弊端,中学教育理论研究应当摆脱经验的藩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开展以研究课题为切入点的研讨性教研活动,使中学教育理论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交往理论科学阐述了交往的性质与特征,是我们理解人类有关交往的一把钥匙。本文从马克思交往理论中交往的主体性出发,分析马克思交往理论中对主体性的界定,并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提出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14):27-28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三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当今,在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理论对于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小学教育内容等方面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必然遵循其内在规律.借鉴和吸收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审视当前研究生德育的指导思想、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必然遵循其内在规律。借鉴和吸收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审视当前研究生德育的指导思想、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主要强调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要打破书本与实际生活的界限,要带给学生活生生的教育,以培养他们生活的能力。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也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建构活动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并且教学应该是“情境”的,认知活动应该是“真实”的,也就是在实际环境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以现代的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反观生活教育理论,这些观点在今天的教育事业中仍有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教育把发展人的主体性作为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其根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发展人就要发展人的本质属性.教育作为发展人、培养人的途径、手段,必须以此为指导,才能完成自身肩负的社会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历了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从教学论层面纵深到本体论;从义务论、能力论意义上的教育系统主体性回归到权利论等几个转变。为深化研究,须进一步从当前的知识状况,个体的自我意识及自主权等角度出发,夯实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心理学、尤其是法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9.
张晨曲 《文教资料》2011,(17):111-113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动机理论目前正成为学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研究动机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及方法的创新,激发受教育者更好地将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工作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借鉴动机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将理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明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实践共同体"的关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教育理论是先生教育思想遗产中的精华,在现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它给我们带来了教育的深刻启示,并对我们反思当前教育现状、改良语文教育文化生态具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隐学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自6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实验研究,内隐学习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证据,揭示了无意识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和特点,极大地冲击了以理性思维为中心的“学习观”,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突破日,激起了教育工作者浓厚的兴趣。因此,回顾和总结内隐学习的研究,促进该理论在教育中的移植和内化,对于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是大有裨益的。一翻开中外教育史,可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各种心理操作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由于忽略了环境因素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使得实际操作中取得的效果有限。而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四个明确的子系统,扩大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控制环境因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根本上讲,“教”要受制于“学”,因此.学习理论的变革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再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人类学习的实质,虽然所持观点不一.但这四者却存有一共性,即它们都认为学习是一种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有意识的活动。可以控制。可以操练,可以观察。然而。学习除了这种“外显学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类型——“内隐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对实践的作用不能简单地从理论指导实践推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而应该是以对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的特殊性分析为基础.教育理论对实践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拓展实践主体的视域、给实践主体以启发、作为实践主体反思的依据及作为教育实践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5.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社会理论是建立在惯习、资本、场域这三块基石之上的。布迪厄对教育场域内的等级分析和以及他教育公平的思想对于我国教育公平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寻求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仅仅致力于"教育理论"的变通或二者"关系"的调整,并不能真正解决理论与实践隔膜的问题,因为这里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这就是实践本身。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发挥教育理论的价值功能,首要的问题必须对教育实践作深入的考察,在真正理解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教育理论,才能被教育实践所接纳,与教育实践相交融,否则难免会发生实践亟需理论的缺失和理论之于实践的错位现象。考察并理解实践也并非让理论完全听命于实践,考察教育实践的特性,既可为教育理论准确定位——因为什么样的实践必然对应于什么样的理论;亦可帮助教育理论确立自信——因为教育实践有其"二重性"。在此基础上可望促成相互走进,达成双向提升,理论因实践而得以价值彰显,实践因理论而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7.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值得一读。关于主体性教育已成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热点的今天,不能说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主体性教育都有了深刻的本质的把握:,本文不仅阐明了什么是主体性以及主体性形成的机制,而且明确提出构建主体性教育的设计:主体性学校管理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育工作模式和心育机制.因此,使我们有洞然开朗之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如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育本质问题成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大实践课题。我们有必要对精神分析的始祖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为我们的教育寻求一些借鉴。正如弗洛伊德所发表的看法一样:“在今天,我们必须从一个很不同的方面,来看待在教育中应用精神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多元智能理论对个性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培育的共同目标应是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创造才能。这与个性教育的主旨不谋而合。并且,加德纳创立多元智能实验学校用以实践、完善自己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使人本主义教育观更具有生命力,也给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许多借鉴与启迪。 一、尊重学生及其个性,正视学生智能的多元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论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 ,创新是思想理论教育的生命 ,发展是思想理论教育的主题。构建和发展主体性思想理论教育 ,是思想理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性以思想理论教育自身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前提 ,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保障和体现 ,以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