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时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一、从科学发展观看语言文字工作 中共中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来看语言文字工作,得到以下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基础教育工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教育工作全…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推动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教育工作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农村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14,(17)
正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特别要重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统筹协调。现在,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的最重要任务,是要把科学发展观有关国内的"和谐发展"与国际的"和平发展"的丰富内容,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外部世界。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学生该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怎么样才能把科学发展观和我们的教材知识联系起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人手学习。  相似文献   

7.
王晨 《留学生》2014,(17):8-13
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特别要重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统筹协调。现在,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的最重要任务,是要把科学发展观有关国内的“和谐发展”与国际的“和平发展”的丰富内容,;住确有效地传递给外部世界。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持续是由以人为本派生出来的。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全面是指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经济与政治同步改革、物质与精神同步建设,协调是全面发展的保证,持续就是要解决好当前与长远的矛盾。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基础教育工作全局,就是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10.
围绕科学发展观构建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企业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有活力、有动力、有凝聚力的生存发展之路,就必须要结合科学发展观和企业自身特点,构建具有战略性和策略性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1.
抓好班级建设是推进工会重点工作的重要基础,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实现班组管理水平,班组成员素质、班组工作质量、班组生产效率和班组创新能力“五个”提升,要围绕“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两大立题,  相似文献   

12.
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高校各项工作,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谋求学校的科学发展,首要的就是要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我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积极而深刻的意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现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强县富民的重要举措,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技工作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坚决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使科学发展观落实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一、坚持教育工作的“八字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1.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21世纪前二十年是我们国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  相似文献   

16.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准确的办学定位,坚持人才强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其次要在办学实践中,优化工作系统,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学校整体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发展.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文化建设,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的辩证法,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教师节前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讲话中,强调教师工作要做到"三个必须",要求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加大对师范教育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这些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指导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紧迫要求,是教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时俱进探索的伟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就是要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是极为重大的,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期应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党思想理论的又一次重要突破和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以科学发展观为准则。重新审视各项工作。可以发现目前存在的许多认识误区和工作失当之处。从而,帮助我们提高认识,纠正偏差,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