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书院制度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被废常令人扼腕叹息.不少新儒家学者认为书院制度可以弥补西方大学制度诸多不足,为此将在21世纪中国大学制度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经过仔细比较与分析考察后发现,虽然书院制度出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某些特质,但并未真正具备现代大学精神.因此,对于书院作用尚需采取更客观公正的立场,从而不至于走上矫枉过正的老路.  相似文献   

2.
文化就是人化、文化就是人的教化.自古以来,人类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了解古代中国与希腊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和文化精神之特点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究竟是什么?《大戴礼·保传》中写道:“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据此,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汉代的太学、隋朝的国子监都是中国古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古代四书之一的《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则可说是从某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和理念,但一般说来,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源于中古时期的欧洲大陆,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波罗那大学是最早的两所中古大学。大学自其出现始,就因为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上的特别作用而有别…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精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识教育是带有普遍性意义的人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它与专业教育相对而言。香港中文大学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之视野,培养其抽象与综合思考之能力,使其在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通识教育为大学整体教育之重要部分。”本文主要以香港推行的通识教育为基础,讨论通识教育对模塑大学教育精神的作用。一、通识教育的源起与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通识教育源于西方大学的博雅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注重人文精神熏陶,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院教育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到了21世纪的今天,当代大学正结合西方住宿学院制进行书院制建设的尝试。书院精神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晶,其中"尊德行"的德育教育、"精思善疑"的求是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教育等教育性特点更是书院教育的精髓和灵魂。对古代书院精神的教育性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对书院精神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而进一步有利于当代大学书院制建设从中寻求启迪,汲取借鉴,形成重视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配备全方位指导的导师团队和构建师生融合的学术型社区等当代大学书院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人的独特性表现在具有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即物性与心性的双重属性,人的精神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大学世界的主体构成是师生两类人,由此决定了大学世界的“属人”性,既然大学世界是一个有别于自然世界的属人世界,那么便可推断出大学世界的根本属性,即大学世界的精神属性,因此,大学的精神世界在大学世界中就具有了根本性、决定性的意义。大学世界是人的世界、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大学精神世界的构成;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是大学精神世界的根本构成,大学科学(求真)精神与人文(求善求美)精神为大学精神世界的支柱,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应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学精神教育便在相应的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精心构筑净化大学精神世界的人为环境,二是突显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教育,三是强化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意识和价值观念,科学精神直接影响到科学态度的确立、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科学知识的获取。科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培育科学精神,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初步分析了科学精神的内涵,并在对科学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是培育大学精神极其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核心地位远未确立。通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远未为社会大众、高校教育管理者、广大大学生甚至部分大学教师所认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大学通识教育所要达至的大学精神中所蕴含着的普遍主义理念和“大爱”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缓解目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9.
刘亮 《高中生》2013,(8):59-59
壁雍 3000多年前,周王灭商,迁居关中,建都丰京和镐京(今西安市)。在京都城郊,西周天子建起一所园囿.用于教育贵族子弟,这便是我国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大学”——璧雍。  相似文献   

10.
大学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大学人教育与大学精神这一主题,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现代大学人教育与大学精神失落的原因,人教育与大学精神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兴人教育与大学精神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精神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意蕴出发探讨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认为昂扬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教育的塑造和弘扬,并就如何实施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音乐在其发展的7个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它们在精微、风采、神韵、气韵、意境、节奏等中国文化精神上有不同层次的体现。远古时期音乐的神秘悠远,夏商时期音乐祭神的风韵,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仪礼气韵,秦汉时期律学开启精微之风,魏晋时期音乐的融合神韵,隋唐时期音乐的博大气韵,宋元时期俗乐的节奏,明清时期地方戏曲的滥觞等,展现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精神历时性征的多元丰富、兼容并蓄特点,潜藏于内并逐渐形成特色的是气韵生动和清微淡远。  相似文献   

13.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use of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VLE) i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It is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show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is technology, but the use of it fails to meet students' perception. In light of this,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with a view to enhance the use of VLE.  相似文献   

14.
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育是科学的更是人文的,主要是为生命教育服务.但是,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倚重竞技体育,过于程式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脱离,逐渐偏离了体育的主要育人目标.因此,应从教育观念、体育精神、评价体系的建立入手,实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育体"与"育心"的统一,而强化体育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文化发展的水平直接取决于教育质量的高低。故发展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阵地,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和动力,建构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兼顾发展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兼顾发展的理念,是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发展所必须的。兼顾发展的理念,包括规模与结构的兼顾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兼顾发展,精英与大众的兼顾发展,平等与效率的兼顾发展。要克服片面的主次思维模式,统筹兼顾地解决好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时间维度和价值维度上审思高等教育的发展谱系,高等教育的未来与未来的高等教育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指向未来发展路径的高等教育,技术理性与主体性的双向作用不可偏废:技术理性延展了高等教育未来的想象力,主体性纵深了高等教育未来的建构力;同时,技术理性是促成主体性的基础,而主体性引领技术理性的方向,两者共同作用达成高等教育的未来实现。其二,指向未来美好图景的高等教育,需要将主体性置于价值优先地位,以体验式的合作学习进行感入式的沟通对话,发挥主体创造性,超越技术理性,在未来的高等教育的未来中走向真理式的诗意生活。  相似文献   

18.
大学学习方法研究:缘起、观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大学学习研究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而大学学习方法研究是这一领域的主体性部分。大学学习方法研究最早起源于瑞典学者关于学习方法的深层方法与浅层方法的分类,随后英澳学者的大学学习方法量表开发引领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目前西方大学学习方法的研究正呈现出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方法更关注利用设计研究法进行扎根研究,研究对象越来越注重东方学生群体,研究视野逐渐拓展到更广泛的学习经验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是市场化的产物,具有自发性、自主性、非均衡性等特点;另一方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又得益于我国的政治思想解放、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完善与保障。从民办高等教育的属性看,具有市场主导性和"学校+企业"的特点。本文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现实出发,对其未来发展战略问题展开一些初步的思考,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传承中国文化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文化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传递和深化了文化本身。在高校教育中,尤其要重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效应。应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推广到高校大学生中去,使其得以传承、弘扬,同时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