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刘心武为标题挑毛病1993年10月8日,上海某报出现这样一条标题:《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首添汉语教授》。一般读者看不出这条标题有什么错,而作家刘心武却挑出了毛病。他在一篇,“随笔”中指出,“汉语教授”的说法不确。理由是:一、消息中没有说出这位“汉语教授”是谁;二、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学院院士评定,严格地说,院士不好称为“评委”。该机构的院士是终身制,死一位方可补一位;而现在18位院士无一在1993年逝世,怎可能“增添”出一位来?三、退一万步,就算今年添了一位“汉语教授”吧,那也绝非“首添”,因为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早在8年前就被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92年他还担任评定诺贝尔文学奖的执行主席,也就是说,瑞典学院院士中早就“首添”汉  相似文献   

2.
秦牧谈题目的学问秦牧在《艺海拾贝》一书中,谈到题目的学问。他说:“搞文学工作的朋友,很多人都有这个体验:给作品起题目,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虽然题目一般并不能使已经写好的作品内容变好或者变坏,然而一个好题目,却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我们只要举这么一两个小例子就够了。”“鲁迅回忆他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生活的那组文章,陆续在《莽原》杂志上登载的时候,总题目本来叫作《旧事重提》,等到1927年结集出版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柯灵的“得意之笔”作家柯灵同志解放前编过好几个出色的文艺副刊,蜚声文坛;他在上海《文汇报》主编的群众性副刊——《读者的话》也十分出色,特别是他为这个副刊文章制作的标题,笔锋饱含情感,所爱,所恨。态度都十分鲜明,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控诉,更是情见乎词。这里略举数例:洋场余痛今犹在,扰民德政又翻新  相似文献   

4.
少帅姻缘悲壮图1964年7月,张学良少帅和赵一荻即赵四小姐在台北举行婚礼。台北一家报纸在报道这一新闻时用的标题,笔饱墨酣,孕强烈爱憎于字里,寓无限情思于行间,其激愤处读之令人起舞,悲壮处催人泪下,委婉处发人深思。原题如下:卅载冷暖岁月当代冰霜爱情(引)少帅赵四正式结婚(主)红粉知己白首缔盟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副)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这则标题,通过三题搭配,寥寥五  相似文献   

5.
上海自鸦片战争之后,迅速发展为东方的大都市,成为我国文化经济的中心。这里文人蔡苹,学者云集,书画家风聚,他们在书斋中,挥笔绘书画,援笔著宏文,……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名人书斋如今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拂去岁月的尘垢,“游大于无数闪闪烁烁的智能星座之间”,品味沪上名人书斋的趣闻轶事,探索名人书斋生活与其生平事迹的关系,自能领略“生命的盈亏缩胀”,时代的风云变幻。(-)康有为与“天满堂”近代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1858-1927年),虽生于南方珠江流域,但晚年喜欢在长江南北生活.1914年他回国不久,就来上…  相似文献   

6.
日本曾在我国画报上发表一张大庆炼油厂反应塔的照片,他们首先根据反应塔扶手栏杆旁边站着的人的一般高度,估计扶手栏杆的高度约有一米多点,从扶手栏杆与反应塔直径的特定的规格比例,得知反应塔内径为五米,由反应塔的容量和数量,估计大庆油田日加工能力为19.6吨,年加工力为21万8千吨。已知当时大庆油田有820个油井,年产360万吨原油,估计到1971年  相似文献   

7.
名人与题目     
标题战斗的艺术在旧社会编报,制作标题,往往就是一场战斗。在言论没有丝毫自由的旧中国,一个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抓住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时机,考虑如何把标题作为刺向敌人的匕首、投枪。而在使用这一武器的时候,又不能过于显露,要使敌人感到刺痛而又无可奈何。这就必须讲究策略,要学会用标题战斗的艺术。1946年,重庆《新民晚报》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就曾用标题打过一次漂亮仗。旧政协闭幕后,国民党当局  相似文献   

8.
名人与题目     
王蒙推荐的题目王蒙在《是警策,也是精神财富》的一文中说过,“《历史在这里沉思》这本书的题目起得好极了,历史需要在这里认认真真地沉思一下: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荒谬、这样丑恶、这样野蛮的事件?为什么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亿勤劳勇敢的人民,竟然在那10年被一些丑类搅了个天翻地覆?浸在血泊里,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搞得几乎翻了车!”  相似文献   

9.
名人与题目     
摄影作品点睛的艺术摄影作品的标题,是构成摄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主题、强化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不好的标题,甚至会抵消作品的感染力,令人有味同嚼蜡之感,而一个好的标题常常成为点睛之笔。《天津日报》曾发表过一幅题为《寻故居》的作品,这是一幅以天津市城建飞速发展为题材的摄影作品。作者通过一群鸽子在一幢幢高楼前飞翔,显示出该市城建风貌。《寻故居》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主题,鸽子的“故居”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这里,作者没有直接说出什么楼房建设如  相似文献   

10.
名人与题目     
周恩来的非凡手笔1946年,当东北民主联军解放长春时,4月16日、17日,重庆和上海的《大公报》,先后登了一篇题为《可耻的长春之战》的社论,为国民党张目。周恩来同志立即责成重庆《新华日报》起草一篇社论,并对草稿作了大量修改。原稿题为《驳大公报》,他圈去了这个题,挥笔写下针锋相对的8个大字:《可耻的大公报社论》。这篇社论在18日发表,有力驳斥了《大公报》的污蔑和攻击。  相似文献   

11.
名人与题目     
郑拾风回忆两个标题《新民报》60周年报庆时,老报人郑拾风撰文回忆45年前标的两个标题。《新民报》招收工作人员时,要经过一场严格的考试,主考人是经理张恨水。张要求郑拾风尽快处理好一堆原始稿件,包括选稿、删改、拟标题、画版面,一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新民报》的标题讲究文采,稿件内容是报道重庆朝天门一带吊脚楼年久失修有倒塌情况。郑拾风提笔写下这样一则标题:  相似文献   

12.
名人与题目     
张友鸾信手拈来老报人张友鸾,是我国新闻界老一辈中的“多面手”。40年代,他在重庆主持《新民报》编辑部工作时,经常亲自撰写标题,设计版面。他制作的标题,隽永幽默,含蓄清新,别具一格。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的,是他在有关气象预测山城苦雨的一则标题:  相似文献   

13.
名人与标题     
演员度蜜月标题起风波1957年“三八”节前夕,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结婚了,中新社约她写了篇文章,题目是:《新中国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幸福家庭》文章发向海外。香港《大公报》刊登时,将标题改为:我的丈夫我的蜜月该报编辑这样改,是为了使标题更富有生活情趣,万没有想到从香港传入内地却引起一场风波。上海《解放日报》转载时,标题一字未改,全文照登,并配有照片。见报后,当天就引起人们议论纷纷。短短几天,《解放日报》收到责难信竟达百封。  相似文献   

14.
名人与标题     
前言我和《新闻三昧》结了不解之缘。自1984年起,我就为她撰稿,先后写了《标题一得录》、《标题求疵录》、《标题对比录》。《标题一得录》1991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到去年底已第四次印刷了,这与《新闻三昧》主编的支持、读者的鼓励是分不开的。最近,《新闻三昧》又约我再写一个系列。我勉为其难,推出第四个专题——《标题趣闻录》,这是对前“三录”的补充。《趣闻录》是根据从书刊上搜集到的材料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  相似文献   

15.
名人与标题     
华君武三易画稿和标题漫画大师华君武,不仅对漫画创作一丝不苟,对标题的制作也精益求精。他写的题目和他的漫画作品一样,寥寥几笔,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的漫画标题大都带有民族特色,亦庄亦谐。如:《磨好刀再杀》、《叶落而知秋》、《对影成四人》、《涮羊肉还是涮羊毛》、《死猪不怕开水烫》等。  相似文献   

16.
名人与标题     
斯诺《西行漫记》书名趣话关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名著《西行漫记》的书名,有一段饶有趣味的故事。1936年6月,斯诺只身前往陕北访问。他采写的30多篇通讯和拍摄的70多幅照片,先后在上海和美国的有关报刊上发表,轰动全球。翌年3月,斯诺把自己的原稿、照片、资料等,交给北平的中国朋友译成中文出版。为了避免麻烦,斯诺给这本书起了个不显眼的书名《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10月,英国兰戈兹公司出版了斯诺的这部名著。该书出版前,斯诺拟了五  相似文献   

17.
名人与标题     
徐铸成拟题的艺术老报人徐铸成在谈到标题艺术时曾说过:制作标题不要一览无余,要有内涵,耐人寻味。要研究读者心理,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下结论。如在1947年初,孙科和蒋介石曾一度发生矛盾,孙科突然离职了。对这一新闻如何处理好呢?如果用《孙蒋发生矛盾》或《孙科拂袖而去》这种直截了当的题目,一下子就给这件事下了结论,不仅在那时的新闻检查制度下通不过。也近乎武断,因为孙蒋如何发展难以预料。于是,徐铸成拟了《孙科何事消极》这个标题,引起读者的注目,并使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借代美]为了使奥运会新闻标题增色,富于变化,各报编辑有时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即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名称来代替它,使标题形象生动,产生联想,以收到新奇夺目的效果。例如:  相似文献   

19.
1995年的美国之旅,曾会晤几位同行。回国以后,他们又不时寄来美国报刊,提供一些资料,促使我在中、英文报纸标题方面作些探讨,这就是我写本文的契机。下面就将中、美报纸同一条新闻的标题作些比较,供读者浏览:关于美国空袭伊拉克的新闻标题△U.S.launches Cruise missilesagainst Iraq(主题)Attack is punishment for incursion(副题)译文:  相似文献   

20.
第26届奥运会的圣火在亚特兰大熄灭了,让我们回过头来检阅一下当时部分报纸的标题,鉴赏各路编辑是怎样瞄准亚特兰大构思点睛之笔的:[对称美]在奥运会开幕之际,有些报纸为了营造气氛、强化版面,在专刊上打出双行大标题,好似一副“门对子”,十分引人注目。它是编辑用来统率整版的新闻内容和体现主旨思想的。写出这样的“门对子”,是颇费一番苦心的。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