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民法理论,除了完整准确地真正弄懂最基本的民法概念和它们的法律特征以外,还需要以研究各种不同的民事法律制度为中心,在比较中系统地掌握民法学的基本内容.在专门研究了各种独立的法律制度以后,我们还可以针对某些制度中一些专门性的特殊规定,作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在了解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代理关系中的连带责任问题.民法通则规定代理关系中的当事人一定  相似文献   

2.
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民法教学工作,尤其是民法本科教学,在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民法本科教学中,应以让学生了解“民法是什么”为主要目标,使其系统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制度与基本理论,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任课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法思维,从“实然”层面准确解读民法典所设置的基本规则,以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谈我国民法中的典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我国民法中的典权制度章礼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立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应看到,我国民法的漏洞仍比较明显,许多民事法律制度整体性地欠缺,或者一项法律制度中的许多重要成分欠缺。典权制度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最高人民法院1984年《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  相似文献   

4.
《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定义为合法行为,一直以来都有许多学者提出质疑。从法理学上讲,合法行为说缺乏立法价值基础并违背了形式逻辑规则;从“合法行为说”讲,其理论的发展过程是逆潮流的;从我国目前民法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合法行为说”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导致民法一般规则与特别法具体规则之间的不和谐;从各国对“法律行为”的含义的理解来看,“合法行为说”会造成我国民法学对外交流的障碍。因此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应该将意思表示规定在概念中,作为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之一,至于合法性,则应当放在生效要件中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家庭共有财产制度在现代社会正逐渐走向式微,但因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与个体选择的不同,该制度在我国广大农村家庭与部分以家族式生产为主要收入形式的城市家庭中还占有一定比例,其作为一种社会现实,也是我国法律特别是民事法律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题,然因现行法的缺位与其他部门法律的冲击,该制度在我国面临着在民法中体系定位不清晰、制度规范不完善、判决结果不统一的法律困境。因家庭共有财产制度项下的各具体规则在现代社会的法律性质转变和矛盾纠纷的紧迫性不同,必须选择一种适合家庭共有财产制度的修法路径,给予该制度在民法体系中妥当的安置。  相似文献   

6.
民事法律行为居于民法的核心地位,其“不只是价值上确立全面私法自治的工具,而且还是技术上精确规范私法自治的工具”。民事法律行为据其效果,可分为有效、无效、可撤销及效力待定等,而各类行为界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法制的成败。因而理清各种行为的范围及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认识出发而考察我国民事法律所建立的有关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制度时,不难发现其存在的不合理性,文章将就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不时出现,民事法律关系中“宣告死亡”的法律地位日益突出和重要,特别是关于宣告死亡的法律程序、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等问题,更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本文就有关法律和几种教材中关于宣告死亡的法律程序及其它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促进民法和民事诉讼法教学。  相似文献   

8.
田麟 《华章》2007,(12):98-98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民法学理论的一项基本内容,它是联结权利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这三大民法理论的纽带,本文通过研究法律行为概念的由来、界定及其在民法中的功能,对法律行为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民办学校的私法性质是民办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立法将民办学校的私法性质规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学界也形成了多种学说。然而,不论是立法还是各种学说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因而,需要对我国民办学校的私法性质进行重新界定,这不仅依赖于未来民办学校专有法律制度的完善,从根本上讲,也必须依赖于整个民法体系中法人分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自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生效实施,我国进入民法法典化的时代。法学专业的教学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培养,处于法典化时代的民法课程教与学也应当反映民法法典化带来的深层次变革。我国民法典的颁行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与国情实际,民法教学必须深刻理解并反映民法典颁行的重要意义,应当以教义民法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对法科学生进行严谨的民法思维训练,使之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民法知识,并具备运用民法典的能力,在工作中实现法律理解与裁判案件的统一,培养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合格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1.
诉讼时效是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有效期限,如果超过法定有效期限,权利人就丧失了请求法院保护的权利。它是民法上的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民法通则》和其他单行民事法律也规定了各种不同的诉讼时效期限。如何理解和适用我国民法上的诉讼时效,这不仅是一个民法理论问题,也是民事诉讼中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为此,笔者仅就诉讼时效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和效力等问题,作一些分析探讨。一、诉讼时效的分类诉讼时效在传统民法上叫消灭时效,最早见于古罗马《裁判官法》,以后资本主义各国的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合同的上位概念民事法律行为及其在我国民法学理论体系中的逻辑位置的考察,并结合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说明,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相混淆的原因是由于上位概念没有澄清。因此,我国民法应采“法律行为”概念而非“民事法律行为”概念,以便从根本上区分合同成立与生效。  相似文献   

13.
占有是一项古老的民法制度,也是现代民法物权体系中一项特殊的、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民法迄今未对“占有”加以规定。为了完善中国民法典,必须规定相关的占有制度。笔者认为,通过追溯占有的起源,探求占有的发展、演进,明确占有的本质和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善意保护制度已经成为各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为大多数国家民法所明文规定。我国自从善意保护立法以来,已经将其主要旨意融入民法的立法精神中。目前,我国的善意制度保护在物权领域,法律行为领域和债权领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上取得了诸多成就。  相似文献   

15.
占有是一项古老的民法制度,也是现代民法物权体系中一项特殊的、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民法迄今未对“占有”加以规定。为了完善中国民法典,必须规定相关的占有制度。笔认为,通过追溯占有的起源,探求占有的发展,演进,明确占有的本质和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民法学博大精深,体系庞大,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在各部门法学中首届一指。面对这样一门课程,初学者往往感到很困难,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但如果掌握了民法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其各项制度和理论也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使你在民法科学的殿堂中,领略到它那无限的扭力。一、树立民法的基本意识——平等观念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平等是民法的基本理念,是民法与其他法律的根本区别所在。因此我们学习民法首先要树立平等意识,用这(碰一基本意识去审视各项民法制…  相似文献   

17.
合同的成立与否是一事实判断问题,合同的生效与否是一法律价值判断问题,各自均具有独特的、内在的规定性,在合同法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我国,由于民法理论对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理解的矛盾和冲突,将它们混为一谈,从而造成合同法律制度的混乱。建议在制定统一的合同法时,对它们作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行政法理论和民法理论的研究,运用民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体育彩票销售管理暂行办法》,从法律角度分析了体育彩票买卖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及其法律关系,以便于解决体育彩票买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我国体育彩票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法“法律行为”制度的现代困境源白干其原本含义的局限性。原初意义上的“法律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设权行为,而且仅适用于财产交易的民事法律关系领域。这一概念的原本含义及适用范围可以从其德语词源结构上找到线索。创制该概念的法学背景、社会经济背景亦能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诉讼时效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同于除斥期间.我国现行民法对诉讼时效的各项内容有必要作进一步补充.其中,诉讼时效的开始以“权利主体能够行使请求权时”为起算点更为适宜;其中止情形应作扩大解释;诉讼时效多次中断的有效性不符合民事立法的真正目的,对中断次数应加以限制;诉讼时效延长的法定情形太笼统,不利于司法公正,应对“法院认为”的情形作出具体规定;诉讼时效纵容了侵权人的行为,这也正是其“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