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晚清乌托邦小说创作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繁荣,将此阶段的乌托邦小说与当时的域外小说进行比较,便可发现晚清作家的这部分作品受到了西方乌托邦小说和日本政治小说的共同影响,其中又以《回顾》的影响最大。在列强环伺、国运衰微的特定历史语境中,《回顾》中的“拟乌托邦”思想由于切合了晚清知识分子急切渴望翻转现实的心态而在晚清知识界引起广泛关注,其创作模式更因此而成为一时圭臬,对晚清乌托邦小说的时空结构、叙述方式皆有决定性影响。而由于日本政治小说对晚清作家的直接影响亦同时发生,客观上便使得当时的政治小说、理想小说、科学小说等文类概念相互混杂。  相似文献   

2.
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这组笔谈的三篇文章 ,分别对晚清的狭邪小说、政治小说和写情小说做了研究。《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从社会与情爱两个角度 ,论述晚清狭邪小说的内蕴 ,认为前者表现为揭露社会弊端与暴露官场科场腐败 ,展现名妓名优的悲惨命运与肯定其人生追求 ,描绘近代都市生活现状与外来文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后者通过对名士名妓间生死相依的爱情、若即若离的交往和偏离正途的狎情描写 ,凸现人性的复杂。《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一方面注重梳理政治小说在英国的产生、在日本的盛行以及于晚清社会转型中在中国得到倡导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论述政治小说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而且体现在作家批评家对中外作家和中外作品的政治解读 ,论述了晚清小说创作的泛政治化倾向和知识分子看问题的政治化的思维方式。《晚清写情小说的主题模式与叙事特征》侧重于在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 ,研究写情小说的“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 ,并论述了受域外小说的影响 ,晚清写情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近代“新变”。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晚清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这组笔谈的三篇文章 ,分别对晚清的狭邪小说、政治小说和写情小说做了研究。《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从社会与情爱两个角度 ,论述晚清狭邪小说的内蕴 ,认为前者表现为揭露社会弊端与暴露官场科场腐败 ,展现名妓名优的悲惨命运与肯定其人生追求 ,描绘近代都市生活现状与外来文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后者通过对名士名妓间生死相依的爱情、若即若离的交往和偏离正途的狎情描写 ,凸现人性的复杂。《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一方面注重梳理政治小说在英国的产生、在日本的盛行以及于晚清社会转型中在中国得到倡导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论述政治小说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而且体现在作家批评家对中外作家和中外作品的政治解读 ,论述了晚清小说创作的泛政治化倾向和知识分子看问题的政治化的思维方式。《晚清写情小说的主题模式与叙事特征》侧重于在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 ,研究写情小说的“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 ,并论述了受域外小说的影响 ,晚清写情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近代“新变”。  相似文献   

5.
晚清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这组笔谈的三篇文章 ,分别对晚清的狭邪小说、政治小说和写情小说做了研究。《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从社会与情爱两个角度 ,论述晚清狭邪小说的内蕴 ,认为前者表现为揭露社会弊端与暴露官场科场腐败 ,展现名妓名优的悲惨命运与肯定其人生追求 ,描绘近代都市生活现状与外来文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后者通过对名士名妓间生死相依的爱情、若即若离的交往和偏离正途的狎情描写 ,凸现人性的复杂。《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一方面注重梳理政治小说在英国的产生、在日本的盛行以及于晚清社会转型中在中国得到倡导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论述政治小说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而且体现在作家批评家对中外作家和中外作品的政治解读 ,论述了晚清小说创作的泛政治化倾向和知识分子看问题的政治化的思维方式。《晚清写情小说的主题模式与叙事特征》侧重于在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 ,研究写情小说的“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 ,并论述了受域外小说的影响 ,晚清写情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近代“新变”。  相似文献   

6.
"林译小说"中删减、改译被后世非议甚多,其本质是在晚清这一特定接受语境中对文化缺省的补偿方式。晚清社会对陌生域外文化的渴求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促使林译小说以这样的独特面貌出现且在当时受到大众的追捧,这揭示了林译小说所采用的补偿方式符合晚清接受语境的需求,实现了翻译实践既定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7.
晚清小说理论对小说艺术的形象性以及为达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对小说的典型化问题的深入和系统化的论述,标志着晚清小说理论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由于急愤图强,晚清小说从整体上乃是认知压倒内省,辞意浮浅批判稚拙。人物形象则由于直露的形而下指向,缺乏空灵飘渺的形而上追求,无法构成人性所需的双重冲突,因此晚清小说人物普遍枯瘦扁平,人性内涵相对狭窄稀薄。晚清小说中的人性意识、人权观念均在苏醒抬头,从整体上看,晚清小说仍走在注重道德的社会性一侧,对人性的认识与近代人文要求还有质之差异。但晚清小说迈出的对人性的追求却是五四文学不可或缺的台阶。晚清近代小说理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兼收西方文艺理论与西方哲学,获得了相当的深入性与某种最初的现代性。近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将会围绕人性而展开。  相似文献   

10.
晚清小说主要以报刊杂志为载体,其广告宣传方式已具近代特色。传播者在各大报纸上登载征文广告;或在杂志上开辟广告专栏做各种广告宣传;或者在随报附送的单页小说上登载广告;或者在单行本的封底上介绍小说作品等。晚清小说的传播者通过广告,宣传救国救民的办刊宗旨、阐明小说理念,指导作家借鉴中外小说艺术规则,提倡千奇百怪的小说类型,强调版权、标明稿酬,或者在杂志上登载与小说无关的商业广告来扩大经济来源。晚清有关小说的广告宣传,推动了小说的发行,对晚清小说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醒世姻缘传》是研究明末清初语言的重要语料。考察该书的并列连词使用情况即可窥视出明末清初山东方言中并列连词的历史风貌。此期山东方言的并列连词没有明确的分工,仍处于大量涌现的时期,"和"、"合"并存。  相似文献   

12.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是晚清讽刺小说的一部代表作。但不同于其他讽刺小说的是,它同时也可以被视作一部历史小说。《孽海花》体现出的“史传”传统——记录历史的责任,撰写史书的意识——不仅让这部小说具备了历史小说的特性,而且影响了小说讽刺的方式和效果。《孽海花》这种历史与讽刺的高度融合,使小说的讽刺达到了那个时代应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晚清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萌芽和产生时期。对晚清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在学界已经形成了一股较大的潮流,研究的方向主要定格在:1.对晚清图书馆产生原因的研究;2.对晚清单个人物与图书馆的研究;3.对晚清图书馆个案研究;4.其他一些突出问题的研究,如对晚清图书馆分期、图书馆法规制度、图书馆建立状况、图书馆社会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这些多方位、较全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至于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理论、方法、内容、史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中国学术界产生过重大影响,对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仍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唐浩明的历史小说《曾国藩》通过全面审视传统文化,透视晚清封建末世所面临的深刻的历史困境和文化困境,突破陈旧的历史观念,进行人的还原,给现世以理性关照,显示出了极大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涵秋的小说客观的反映出了各阶级、各阶层在那个时代的心灵史和社会的历史变迁,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近代狭邪小说也有自我的独特价值,它将小说的表现对象由繁琐的家庭故事改为特殊的社会故事,将展现感情为主的清代人情小说转变为展现士人生活为主,确定了自身的历史地位。但由于表达"情"与"社会"范围的限制,狭邪小说对比于社会言情小说有着巨大的缺点,从而导致了它无可挽回的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16.
邹容《革命军》成稿于1903年3月,是辛亥革命的代表著作之一。仅在晚清时期,《革命军》正刊本、合刊本、伪装本、合辑本等版本多达二十余种。通过对晚清时期邹容《革命军》版本的叙考录,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革命军》文献价值与思想内容的重要性认识,也有利于厘清晚清古籍善本与民国新善本的历史演变进程,有利于把握晚清民国时期革命文献的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傅秉鉴作为清末一名中下层官员,由科举起家,从中央到地方,历经庚子国变、清末新政等清末重大事件,其丰富的经历对于我们认识晚清社会复杂面相,理解历史进程中人物的复杂与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戴承元  邓军 《安康学院学报》2001,13(3):19-22,33
《Tao杌闲评》是我国清朝初期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可惜学术界对这部小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从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对《Tang杌闲评》做了较为详细的探析。《Tao杌闲评》通过魏忠贤一生的行迹,再现了晚明病态的社会,总结出了明朝衰亡的原因。艺术上也颇有成就:结构严谨,主次分明,前后照应;塑了不少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借用,吸纳传统诗文的艺术技巧,体现出文人小说的新作风;叙述语言简炼,人物语言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19.
清初学者谷应泰主编的《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纪事本末体名著,在清代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书取材广泛,突破了以往纪事本末体史书专据一部史书改编而成、史料来源单一的局限,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明代历史之大势。书中大量的史论,反映出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经世致用的宗旨,见解深刻,也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