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达默尔的诠释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论述了理解问题,使哲学诠释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认为理解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理解具有历史性;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而视域融合又是对效果历史的展示和具体说明。因此,理解效果历史原则是把握加达默尔理解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角度解读加达默尔诠释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达默尔以诠释学的理论方法来探讨历史理解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历史理解的过程是主、客体相互规定的过程,理解的对象也是主、客体相互规定的统一体;是理解行为使主体成为主体,因而历史对象是自己和他的统一体,这就是效果历史。历史认识就是解释与其解释对象之间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3.
分析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及其方法。加达默尔通过对艺术、历史、语言的分析,揭示出作为文本意义的完成同时正是此在基本存在方式的理解的真正含义,其拒斥自然科学方法的解释学方法是海德格尔之本体论的现象学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方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加达默尔看来,对普遍存在解释与理解的异化形成了解释学的普遍性问题;偏见与间距的存在不是解释学普遍性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解释学普遍性问题得以有效化解的中介条件;加达默尔解释学理论的实践转向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实践释义学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有关理解的下述几个观点对指导学生学习是有利的:1、理解是有层次之分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2、应从实际出发去强调理解;3、理解与记忆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4、训练既有赖于理解,又有助于理解。  相似文献   

6.
“历史”讲述大量的历史现象,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概括,形成历史观念,即由史实形成史论。中学历史教学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现象,使学生接受正确的历史观念,以此实现历史教育目标,建树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观察到,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对历史假性理解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历史教育目标的实现。要实现教育目标,就必须认真对待“假性理解”现象,彻底排除理解障碍。本文的主旨就在于此。一所谓历史学习中的假性理解问题,也即未能真正准确、正确了解和理解历史问题。学生对一些历史问题似懂非懂模糊不清,表…  相似文献   

7.
前理解是现代解释学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它与理解的客观性密切相关。文章试图通过对前理解概念及其它与理解相关的命题的分析指出,前理解与理解客观性并非矛盾的关系,相反,前理解是决定理解客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为我们探讨理解的客观性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阅读理解过程中,阅读信念的作用不容忽视的。本文介绍了三种相关的阅读信念:阅读的自我效能感;作者信息的可靠性;阅读理解过程的信念-理解文意,追索作者原义,强化自己的见解。这三种信念以及尚未被人认知的信念交织成一个信念系统,共同参与读者的阅读理解过程,影响着其阅读理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总体上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解观;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解观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它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客观而系统地分析出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解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科学内涵,这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透过对典型个案朱熹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古典阐释学理论与西方现代阐释学同样强调,理解之蔽的存在乃属必然而非偶然,不可能在一种无蔽状态中进行理解,更不可能在理解之蔽完全去除之后才进行理解。但中国古典阐释学理论认为,理解之蔽不止是成见,而是包括了知、情、意乃至个人气质与习性等多个方面;理解之蔽也并不是构成理解之前理解的本质成分,它只是“本心”的发见,但不能完全遮蔽“本心”,使理解成为可能的根据不是理解之蔽而是“本心”;正国有此、本心”,理解之蔽才应该而且可以去除。是否承认理解之蔽后面还有“本心”,乃是中西阐释学理论的一项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1.
理解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教育心理学层面上,理解的基本原则有:理解的普通性与主体的个体性相统一,理解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现实性与历史性,阶段性与循环接力性相统一,理解的主体和对象共时空,离时空,理解的稳定性,语言性,创造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曾国藩》一书的艺术成就,并对其中隐含的哲学与历史问题加以讨论。曾国藩与林则徐基本上是同一类人,在吸收外来新事物方面,曾超过林;无情的历史逻辑使其成为镇压太平军的刽子手。太平军夺取天京后,洪秀全等事实上已经形成一个新皇族;起义军内部和清延内部,双方都发生过内讧;太平军失败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圣经、上帝为信仰成了自我孤立的重大因素。  相似文献   

13.
训练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直坚持把背诵放到理解文章的首位,有的边讲边背;有的当堂成涌;有的先背后讲。文言文中的许多字、同和句式,意义和用法方面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学生理解这些知识本身就有难度。如果仅仅是在课堂上讲解一下,课后不复习巩固,很容易出现课内熟、课外生的情况,如果能背下来,效果就会好一些。下面我就结合《醉翁亭记》一文来看背诵与理解的关系。我运用的是边讲边背诵、当堂成确的方法。《醉翁亭记》文章本身生动,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全文的主线是“乐”…  相似文献   

14.
王强 《文教资料》2014,(22):69-70
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效果历史”这个概念强调的是理解的历史性,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视域:文本的视域和解释者的视域,视域融合成为“效果历史”的永恒任务。平等对话乃是为了推动视域融合,视域融合乃是要达到相互理解。历史教学其实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要把文本及作者的“原初视域”和解释者的“当前视域”交织融合,引领学生在历史的解读和探究中,认识历史,生成观点,构成理解,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学是以文本为中心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文本的理解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的理解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理解,而教师受到他的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影响。由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依赖教师的理解,因此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他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现代解释学的方法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来。新的教学模式关注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理解,强调教师在学生自我理解中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问题情景的设置是教学过程的关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我理解所出现的错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同样的价值,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不仅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必经阶段,而且也是学生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6.
审视理解     
陈晓华 《师道》2002,(10):32-32
小时候,我们渴望父母的理解。大一点,我们渴望老师的理解。而事实上,我们小时候不理解父母,大一点的时候也不理解老师。如今,我们理解了子女,理解了父母,也在尽量理解着学生。理解是一种感悟,而这种感悟是学不来的,她需要生活的积累,更需要人生风风雨雨的积淀。理解是一种人间情怀,思想、学识和生活经历越丰富的人,对人的理解也越深透,反之亦然。深沉的人,容易理解浅薄的人,而浅薄的人却是很难理解深沉的人。正如我们站在山腰上俯视村落,星星点点,袅袅炊烟,一览无遗;而向上仰视,山上景观以及山的后面,则不是我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7.
视阈融合     
加达默尔继承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传统,创立了哲学解释学。他恢复了历史的合法性,批判了启蒙主义和历史主义中的错误,纠正了美学主体化的倾向。视阈融合是加达默尔的核心概念,在视阈融合中,解释者克服了特殊性,获得了更高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职生函数概念理解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妍琴 《教育与职业》2006,(17):114-115
本文从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两个方面调查了中职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结果表明:中职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多种多样,在判断一个对象是否为函数时有的学生是根据定义,更多的学生是根据函数概念在头脑中的表象;中职生对解析式表示的函数掌握最好,图形表示的函数次之,对表格表示的函数理解存在困难;中职生容易忽视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经验化意识的裹挟下,教师面对学生“问题行为”时,往往缺乏理解的视域,无法把握学生行为的意向与意义。教师理解意识的缺失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以事实性代替“心理因”;二是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类型化评判;三是聚焦于事件或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人及其意向性。这导致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学生立场的缺失,消解了教育的意义。教师应成为理解者,有效地指引学生走出成长的困境。具体来说,在面对学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悬置外在规范,进行非判断性理解;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本质直观”剖析,抵达学生行为的意向性;在理解学生成长需要和探索学生行为意义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内在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一般所指的历史学,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史实的认知,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所认定的史实的理解和诠释。第一个层次属于自然世界,它是科学的;第二个层次属于人文世界,它是人文的。历史学之称其为历史学,全恃第二个层次赋给它生命。”而我们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正是推动有生命力的历史学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将研究性学习不断引入历史教学的今天,我们探讨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发生机制和创造功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