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历史事实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但历史事实的本体己永远消失人们的视野之外,不可复制,是一种存而不在的历史事实.现在我们研究的历史事实只能说是存在于史料中的事实.面对数量繁多、良莠不齐的史料,研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自古就有自己的一套研究历史的方法,伴随着向西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愈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对于历史学而言,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或语言现象,它还是史学研究的逻辑骨架,属于理论建构性隐喻。与科学隐喻一样,历史学隐喻也具有共识性、参与性、完整性和统一性,这是它区别于文学隐喻的重要特征。把隐喻运用于史学研究之中,这种做法不仅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还具有必然性。这是因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它能够与史学证据保持一种内在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述及了历史学认识受历史学双重性质的决定和制约,所具有的相对科学性与绝对局限性,局限的成因、表现和造成的社会影响;陈说了科学认识历史学双重性质的必要性与价值;提出了站在促进本阶级事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高度,为人民谋福利角度,创造促使历史学避免非科学认识,做出有益于现实发展,未来进步的认识,实现历史学应有社会功能所必须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过去的事实都是历史。但能不能真正成为历史,还要取决于后人如何记录。从这个角度讲,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历史,都有其主观性,因为它都是人所记录的。既然是人所记录的,就不可避免地受记录者本人的思想感情、方式手段的影响。历史事实没有改变,但是记录的人变了,记录的观念变了,记录的手段变了,历史重心就会发生转移,但是无论如何,过去一切的事实都成为历史是绝对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史学是一种理性分析,它最关注的是规律,通过对以信人们所经历的事实进行严谨的反谨的反思,把历史的巨大投影沿着时间之维刺穿今天并继续射入未来,使我们从以往的事例中获知今天的位置和未来的命运,历史总是以动力或阻力的形式影响着现实,人们总是为了满足现实的某种需要而去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6.
教育史作为教育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式与教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范式之间既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依据中外教育史学者对教育史与历史学关系的观点。以及我们对西方教育史与历史学研究范式各自演变历史的考察,着重探讨教育史研究范式与历史学研究范式之间的共同特点,目的在于为我国教育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新诗百年,只在文革期间陷入危机,此外,仅遇到问题、难题,且均能化解。世纪之交,新诗亦未面lI占危机。提出“新诗二次革命”不合时宜。诗论、诗评无法左右新诗发展方向。新诗正处于转型中,之后,将更见生机。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方法的应用,可使行政管理学教学和研究更为客观、辩证、具体而全面。比较李广和程不识的不同带兵风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现代行政管理活动中领导者不可或缺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思想的问题。运用历史学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对中国行政管理现实的理解,丰富行政管理经验,而且还可以改进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9.
心理历史学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是人创造的,它一方面是指人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另一方面也是指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与思考.所以,历史研究本身就是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一种选择和判断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历史学的发展应将全球化、人文与进步等因素注入唯物史观中,将精神的追求与知识的生成看作是历史学的功用,将整体系统的观点与文化史的观点作为认识论,将比较的方法作为普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学经历了百年曲折、走到了今天的繁荣,然而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深层的发展危机。国内学界从理论及学科研究范式、学术合法性危机、综合整体危机、"内裂"和"外解"双重危机等方面表述了中国教育学面临的困境,在危机面前也表现了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更多的研究者从破解"密码"、回归生活世界,重建理论、学科及研究范式,重新建构教育学研究对象,创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派等方面进行了"突出重围"的尝试。基于对上述研究的评论,本文提出要从寻根问底、对话"域"外和反求诸己三条路径寻找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转机,昭示了中国教育学可以在与教育变革实践的互动中、在与他国他学科的对话中、在回扣自身的反思与重建中得以光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的史学面临着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这种复杂性使得史学面临着种种危机,史学的有效性越来越遭到人们的怀疑。史学家面临的挑战来自于各个方面。这些挑战要求史学家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养,创作出有力的作品以证明史学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13.
刘宋元嘉时,山水成为崭新的审美对象进入诗歌创作,迎来了诗歌抒情特质的回归,并开始重视对诗歌艺术特质的全面探索,导致五言古体诗向近体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中国美学史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本认为:(1)中国美学史不仅是哲学美学思想史的研究,而且也是审美艺术史、审美化史和审美风尚史的研究;(2)范畴和命题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3)研究中国美学史,必须以研究主体自己的思路对历史事实进行重构,以达到与现代美学的思维性沟通,从更深层次发掘中国美学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而且可以起到开发学生智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是在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繁荣交替中前进的,由危机向繁荣的转化表明资本主义尚有能力容纳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深化和扩张不仅成为资本主义转移经济危机的手段,也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准备了条件。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载体和指示器,世界市场的扩张与资本主义的阶段性发展基本同步,其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极端不合理性的体现。社会主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只有在积极利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成果,并化解其危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的背后是经济危机,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聚集与流动意味着实体经济中资源的整合与配置。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源配置失衡,周期性经济危机是经济运行机制在一定技术与资源限制条件下,使经济增长规模、速度、结构与其限制条件相适应的一种自我调节。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导致资源配置失衡产生与积累。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是由于生态系统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性。经济危机总是在经济繁荣的顶峰时期爆发,说明了生态阈不可逾越的严酷事实。人类无限欲望与生态系统有限资源的冲突,使经济繁荣与危机总是并存。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限制着经济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生态危机的爆发将是毁灭性的,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还在于人类不合理经济行为导致地球所无法重负的过度消费。  相似文献   

18.
农民史、农战史研究面临严重危机 ,本文认为 ,该研究应从出发点转变入手加以振兴。现在研究的出发点应是结合稳定农村秩序 ,发展农村经济进行 ,把研究古代农民史、农战史和解决今天农村、农民问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加兹达诺夫的创作和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将生活感悟、文学思想、哲学思想、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都反映在自己的独特的"加兹达诺夫式"创作中。短篇小说《第三种生活》标志着加兹达诺夫在经过剧烈的思想危机之后,开始享受精神重生后的"第三种生活"。  相似文献   

20.
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可以让初学物理的学生染濡前辈科学家之灵气,对他们进行科学方法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发现力、设疑力、分析力、迁移力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